
张志兴
中国人对读书的心态是矛盾的。一方面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方面又讲“百无一用是书生”。显然,书有用而书生无用。读书是博取功名的敲门砖,是职务晋升的垫脚石,而一旦成为职业的书生,则近乎成为废人。比如范进,虽老年中举,但若不是发疯,也足以光宗耀祖。但如孔乙己,虽懂得“回”字的多种写法,仍被人们当成笑柄。
读书人所以“无用”。一是因为读书人往往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从事不了体力劳动。二是因为书上讲的为人处世之道,与现实中的规则或者潜规则往往迥然不同,甚至恰恰相反。如果按书本上教的去做,则会处处碰壁。
但是,书生正因为傻,才显得可爱。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如果哪个商人爱读书,马上让人多出几分信赖。于是,有人便把自己包装成了儒商。
人生如走路
世界上的路有直路,有弯路,有平路,有坡路。多数情况下,人们更愿意走直路和平路,因为这样的路省力、省心,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但是在建设园林时,人们往往把直路和平路故意建造成弯路和坡路,即所谓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如果对前景一览无余,且能很快到达目的地,反而索然无味。我们每天上班下班,总是选择捷径去走,以便尽快到达单位和回家。但是当休闲旅游的时候,我们更愿意去走崎岖的山路,体验超越与发现的快乐。我们每天选择平直的路去上班,莫非就是为了在节假日能去走那崎岖的山路?
人生路上,当我们走上坎坷道路的时候,其实也不必过于悲观。不妨借这个时机,多看看周边的风景,多踩踩脚下的沙砾,甚或练一练自己的脚力。而一旦走上平直的大道,我们便难有闲暇,又得匆匆奔向下一个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