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28

【诗艺天空】感谢两位 老师题词
倪进祥: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吴继生:柬埔寨王国中柬文学交流名誉顾问 ,柬埔寨中元诗社创始人 。

【顾问】倪进翔 吴继生 海涵 沐子
【责编】心海
【推送】诗艺天空
【图片】沐之 听雪 网络

【推送语】心海有幸又结识一位阳光快乐的老师,如老姐姐般温暖,感谢,祝您永远健康快乐相伴!

【作者简介】李华笔名自勖,退休教师。现居天津市,河北区作协会员。

清明吋节忆双亲
文/李华(自勖)
儿时过春节,家中年画满墙的挂。父亲得闲时,卷纸筒成望远镜爱细看那些山水画。
父亲工作是模范,下班歇一会极少见。一生襟怀坦荡,以传统美德律己教后人,影响周围人。人称李大个子相貌堂堂的山东大汉父 亲,临终时都面带微笑怕后人伤感。
儿时偶听父亲洞箫深沉悠扬,那只是子女们的奢望。为工作为生计,父亲终在忙碌。退休后带孙辈,依然院子里果疏,鸡架边忙。
晚年父亲银须飘飘,仙风道骨,不曾驼背弓腰。家事、邻事,贯为他人着想,政府年轻工作人员常来取经。父亲听新闻,练身。病两个多月就逝去。
太想老人家健在,我陪他观光,游历名山大川,任父亲洞箫声天涯海角传遍!
父亲逝去二十多年的背影渐行渐远,常在梦中见,我思念。
当年只顾事业家庭子女流汗,眼见父亲到暮年,未了愿, 己成我今生心念。
母亲把父亲交来的工资合理支配,克勤俭,和父亲一样遇借钱不还反说:前生定欠过人家的!
母亲逝后,父亲那支最爱的洞箫不见了,不时取出母亲最后为他做的鞋和衣服念叨:没人能做出这样的好针线了!
那些年,冬天母亲包饺子冻后装进小缸放在我家那棵大柳树下,每天给父亲吃一顿;晨起,两个鸡蛋,一匙奶油、两匙白糖、两匙奶粉沏一大碗,就两块点心做父亲早点。不时念叨:你爸爸太辛苦,整天不得闲……
母亲让全家人随节令单的、夹的、棉的利利整整换,人见夸赞:衣服有腰有褃,做得板板正正;棉花絮得用笤帚扫不起茬;拆洗干净的旧布都剪得方正留打衬,鞋底刀切般齐。她逝后有两双鞋底我随身三十多年不舍弃,后来完成鞋帮烧给母亲。大姑娘小媳妇每带着母亲裁的衣料绞的鞋样满意离去……
母亲逝去两年,我和弟先后被招工!母亲坟上洒泪祭告,母亲多念叨:哪管有五元一个月的工作让我老闺女做,老儿子男孩拖几年还差点着急。又说:这些学生都下乡,过几年岁数大的人退了用你们!母亲总料事如神,我不安排不谈恋爱。
一九六八年,我毕业后侍母病,母亲反安慰父亲和儿女们:知足,儿女双全,又不是少亡……
母亲寿命仅五十九,自家、亲邻及认识她的人无不惋惜江南女母亲高质量的生命。逝去半个世纪,往事如昨。父亲凡事一丝不苟,而母亲无可挑剔。在男权势力为主的家乡,人们称母亲姐、姑、姨而不称嫂子、婶子、大娘。邻居有婆媳、妯娌丶姑嫂吵架都来找母亲哭诉,母亲总是规劝到她们破涕为笑;三年困难时期,家遇乞讨母亲飯菜都盛好端给,人走了还感叹:不到万不得己舍脸要饭?外来租住后院人家的女主人病着,仨孩子饿得直哭,母亲带我端了小米,提了菜送去。几天后,那家人跪地认干娘……
母亲告诫邻里:粥不禁饿,肚子倒撑大了。少点也得吃干的。母亲把一年四季每个节气吃食做出节令特色。只说端午:除粽锅煮蛋,还据每人喜好或蒸或煎;一正月的火食翻花样。
人们称我家是东城第一户。 母亲喂养猪和家禽,与父亲辛勤侍弄院里菜疏。无论多忙也不让我们插手的,还说念书就是活儿,看着爹妈做长大都会了。饭桌上大碗菜围着各样小咸菜是母亲用十几个小坛分装决不混淹的,她说各是各的味儿。母亲淹的鸡鸭鹅蛋各个流油;常听人说一走到大门外就闻到了酱香;成家后我学母亲的样子做红烧肉、酱猪肘和猪头肉、多法做鱼、炒菜、炖大菜终是做不出母亲做的味道,兑不出母亲饺馅的鲜美、烙不出母亲千层饼纸样簿软、面条的匀称,卤的开胃。
人迈进门第一句话总夸:“木见本色,铁器发光,″卧病的母亲依然白内衣裤,不时要洗头擦身。每当需要我接便时她说:没用人早点走了好,不拖累你,我也不受罪。我安慰:走了妈就沒了; 母亲说:死了啥也不知道了,不要想不要哭。
母亲逝后一个月,悲痛中的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累了,母亲如从前摩娑头发促我入睡;工作后面对复杂社会,母亲在耳边说:没有过不去的坎……我奋发、我向上!和我的后代们努力做着父母希望的人!二老似在我身边从没走远。


《2022年中国优秀诗人作品选》开始征稿了
微信sclg6954中国新时代诗人档案库官网www.21poet.com《2022年中国优秀诗人作品选》开始征稿了拟定中国文艺出版社。诗歌:一页30行。诗词。绝句:一页面6首。 律诗:一页面4首。散文:一页面700字。10页码做编委,20页码做副主编二页面码起投,一页面赠送一本书,此书可赠送全国各地图书馆珍藏
中国新时代诗人档案库官网www.21poet.com一次入会终身会员,会员库作品库。中国新时代诗人档案库官网www.21po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