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街寨门史话
文/蔡宁武
(原创 乡土文学白杨礼赞) 2022-03-25
题记: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无论多长多久,永远都使人萦回百转,放心不下。
——作者
家乡的白杨树街,位于锦屏山南的一个偌大盆地里。它北依厘山(又叫枞山、半壁山、半坡山),南伴顺阳河,西眺露宝寨山、黑山;东望龙门山。交通顺畅,平莲路贯通东西,南接荆襄,北达汉关。自古就是商贸集散之地,也是秦楚古道、晋楚孔道的重要节点集市之一。
白杨树街的由来,一是说沼泽洼国时代,白杨有一棵高大的白杨树,余辉夕下,鸹雅群聚,行旅商贾,盯着白杨树,紧走慢赶,去寻住宿地;二是清时吳琏督督剿灭葛尔丹,带着蔡、林、陈、周四参将及360余名亲兵,屯戍白杨、漫流、南流和草场,因白杨树的树与戍谐音,久而久之就叫白杨戍为白杨树了。随着岁月更替,时代变迁,白杨树因商业群集已成街市,又叫白杨树街;因人口众多有规模,又谓白杨镇;十九世纪二丶三十年代,因防盗匪、刀客打家劫舍,打起了寨墙,故称之曰“安全寨”。
白杨树街从什么时候起叫起了白杨镇、安全寨?恐怕要追溯到白杨树街开始打寨墙那个年代。由于白杨是秦楚古道、晋楚孔道的必过之地,逐渐居住人多,经营生意人多,招来外地客旅商贾越多,白杨树街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早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白杨街本地的外地的商户就有200余家,大的钱庄、商号十多家,光骆驼店、骡马店、干店和打铁钉掌店就有40多家。所以东西长5里,南北宽3里的白杨,每逢集日(隔天一集),从四邻八乡到街上赶集的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自有一番热闹火红景象。可那个年代社会治安不好,盗匪横行,刀客从生,打家劫舍抢人钱财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时有发生。当时白杨树街归属伊川管,行政为伊川二区,区长是白杨人,叫吴礼堂。为了确保一方安宁,吴礼堂动员乡绅富豪多拿点,穷苦百姓出点力,在毁弃不用、断断续续的土垛子寨墙基础上,围绕白杨树街四周,打一道椭圆形的寨墙来。连续多天,几名区丁拎着一小锣,边走边敲打边说:白楊树街2000余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要为打寨墙出点力,流点汗。寨墙打成后高3米,顶宽2米,其间有垛口,有瞭望哨台。寨壕的护城河宽6米,深3米。东、西、南、北四个寨门,东北、西北丶东南、西南都留有小豁口,以为百姓出去劳作方便。寨门楼为2层,一层留门洞、更夫房,供行人车辆通过,更夫巡逻歇息;二层高5米,五檩歇山式结构,并有望楼一个。四个寨门有区別:北寨门与南寨门一个样式,东寨门和西寨门相同。
再说四个寨门吧:东寨门为正门,因为白杨树街当时隶属伊川县二区,平莲路是通往荆楚、晋陝的重要通道,也是去伊川县城的主要通道,来往人多事也多,所以护城河上架有吊桥,一旦有事,就拉起吊桥,与外边隔绝;北寨门面北是半坡山和宜阳乡民,活跃着几杆子刀客和盗匪,所以寨门楼建造的坚如磐石,任凭外敌攻侵,在当时冷兵器年代,有高耸的寨墙,又宽又深的寨壕河,也是很难打进街里去的。寨门建成后,北寨门上有一幅对联,是白杨树街的清末抜贡、曾当过陜省某县知县的魏余庆撰文,白杨树街著名书法家蔡天贡丹书,西马村石匠镌刻而成。对联上联为“名拟长城檀道济”,下联是“功比管钥寇莱公”,门楣是”壁峙洛萦”。意思是:修好北寨门,犹如南北朝宋之檀道济的千军万马筑成的钢铁长城,坚如磐石;其功甚伟,好比宋朝名将寇准拒守边关之管键,牢牢锁住北门门户,确保白杨树街万民生命财产安全。“壁峙洛萦”,“壁”指半坡山,“峙”即高耸屹立,“洛”即洛水,“萦”即萦绕缠阻,意谓白杨树街既有半壁山耸立为屏障,又有洛河水萦绕相阻,实为安全之地也。北寨门面北门楣下,又一砖石镌刻的门楣:上书三个大字:安全寨,此即所谓安全寨之名由来是也。北寨门面南也有对联,上联是“前看伊水观鱼跃”,下联为“后靠半壁青鹿鸣”,横披是“安全寨”。南寨门与北寨门建筑风格一样,只是少了雕刻的对联;东寨门是吊桥,因为是去平等、伊川县城的主要通道,东寨门城墙上曾悬置为纪念谢区长戒堵戒烟一事的“清官靴”有近10年(杜建欣老人语)。西寨门和东寨门都是吊桥,好多好多发生的事,时人都已淡淡忘却了。
沧海桑田,世事更递。走过冷兵器时代的白杨树街寨墙,越来越失去防盗防匪保安全的功能,逐渐被毁弃不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移风移俗、破四旧立四新,各寨门楼都被扒了;七十年代,因为道路扩宽,寨门楼的墙砖石块被彻底清干移净;八、九十年代,土路变砂石路,砂石路变沥青路,没有寨门楼的寨门又一次被拓宽、拓宽;八十年初,北寨门西侧,白杨五区二队借颓废的土堆,挖坑砌窖,盖了个储氨水的大窖,将闲时用人拉牛拽回的氨水储藏于内,以备追肥和施底肥之用。时至今时,随着社会变化,人们生活愈来愈富裕,白杨树街人迁居在四个寨门外安家居住的人更多,早已不是长5里、宽3里所能行居得下,而寨墙寨门也被人们相忘于淡漠中,逡巡四周,依稀还可寻得孤芳无依的一段矮小、委琐不堪的寨墙,羞于见人的兀突的站在那里,不怜人爱的默默的注视着曰新月异的社会变化,还有人们心满意足的幸福生活。
峰回路转,斗转星移。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优民惠民政策、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布署,从服务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出发,打出了一套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规划纲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今年是“2018一一202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国各地的新农建设如火如荼。白杨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增加责任感、使命感,趁势而上,开启了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的行进力度。白杨树街有幸,也有了再发展再辉煌的好机遇,北寨门也遇到了以新面孔再视新时代的好机会。平展崭新的柏油路,从寨门向北一路逶迤通向县城,两侧的人行道边,植以花草嘉树,风景美丽诱人。寨门通向大街的路面,一改昔日凹凸不平、坑洼叠加难以人走车行的状况。如今走在平整美丽的道路上,身体轻盈,步子平稳踏实,很有安全感。而寨门口耸起的高6米、毛宽20米,正门宽6来的徽式牌坊门,又成了白杨树街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牌坊门上由著名书法家李进学先生用魏碑题写的“白杨树街”四个大字,遒劲有力,着笔沉稳,线条粗犷中透着一丝浓浓的乡愁味怀旧情,红艳鲜亮的红,又把人们对新农村建设发生的变化,人们对现代富足、美满生活的获得感、充实感、知足感和幸福感,表现的淋漓尽致,酣畅快意。
新农村建设,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甚础,生活富裕是根本。如今,白杨镇白杨树街,生态宜居环境好人,乡风文明建设好,治理有效得以彰显,生活富裕普遍上了新台阶,产业兴旺早发展在又一个节点上。每回一次家,都能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给老家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新生活。如今,环顾白杨树街,低矮丑陋不堪的房屋不见了,街道巷弄到处是水泥路沥青路面,平整、无坑洼,管线入地了,通上天然气管道可以用上气了,一个村一个文化大舞台、图书室、娱乐室,可以跳舞、练剑、读书、唱歌、娱乐……。
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更美丽,新农村建设在向世人证明着:中国富强了!人民富裕了!是啊!看如今的白杨树街,修旧堡,建新村,农民勤劳,政策引领,党的领导,既保护了遗存,又发展了新生,先有村村通,再有精准扶贫,这些,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当你看到,广场上舞动的靓丽身影,当你吃着大米白面鸡鸭牛羊肉,当你坐在小气车里准备出行,你是否会真正体会到:这才是我们要的生活,这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明显大变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白杨树街寨门的变迁,就是白杨树街人由贫变富走向幸福、安康、快乐生活的历史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