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82章 天时地利人和
九月的川江一中校园,云淡风清。阳光已不像夏日那样燥热难耐,先前深绿欲滴的树叶,此时和着秋的节拍慢慢换装成斑驳的黄绿色。偶尔间,两三片梧桐树叶,穿上金黄色的衣服,悄然落入地上,好似要在冬日来临之前,早早地排着队儿,希冀经过冬的休眠,能早日化作春的香泥。
教学楼前水泥台前屹立的旗杆上,五星红旗精神奕奕,迎风起舞,和广阔的操场浑然一体,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形成了一道金秋的美景。
“铛、铛铛”的钟声在校园悄然响起,那清新略带厚重的声音,成为了这所学校最显著和最有生命力的标志。
川江一中办公楼四楼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校长韩志忠、副校长刘勇强及川江一中全体教师就座。“热烈欢迎坎家福同志和新教师到川江一中工作”的欢迎会正在举行。
坎家福站在主席台上发表他的“就职演说”,“尊敬的韩校长,各位老师、同志们,大家好。十多年前,我到川江二中上高中的时候,心里特别羡慕那些到川江一中上学的同学,当时我觉得,上了一中,就等于有一只脚跨进了大学的门,所以,在二中,我很用功;我更仰慕那些在一中教书的人民教师,我想,他们每个人一定都很有学问,很有涵养,他们每个人都非常优秀,所以,在五中工作时,我很用心。今天,我来到了你们中间,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也很光荣。大家的热情、友好和期待,让我心潮起伏,倍受鼓舞。以后,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也希望在我们川江一中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携手并进,一起加油。谢谢大家。”
“好,好。”韩志忠带头喝彩鼓掌。随即全场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和掌声。
刘勇强看了韩校长一眼,见他精神奕奕,于是向台下摆了摆手 ,“各位老师,同志们,看得出来,今天大家都非常高兴,也非常热情。想必韩校长也应该和我们大家的心情一样。下面,请韩校长讲话,大家欢迎。”
韩志忠微笑地看着大家,“同志们,刘校长说的是啊。看得出来,大家今天都非常高兴,精神振奋。我也和大家心情一样,首先,我竭诚欢迎坎家福同志到我们川江一中工作,他的到来,给我们领导团队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我也热忱欢迎刚从华中师范大学、西安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毕业,分配到川江一中工作的五位青年教师,他们的到来,为我们川江一中教师队伍输送了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他带头鼓掌,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韩志忠向大家摆了摆手,“借此机会,我讲“三个字”:第一,“爱”。教师这份职业很崇高,也很伟大。冰心先生有诗云:‘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定做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目标,更加热爱教师这项崇高职业。第二,“效”。几天前,刘智英老师向我提到了‘教学效能’的概念,什么意思呢?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在实施教学行为的过程中,能运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讲授学业,同时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能理解、领悟、接受、消化教师传授的新知识、新观点和新方法,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刘老师提出的这个概念,发人深省,值得我们在座每一位深入思考,认真研究,并切实体现到我们每一节课的教学实践。第三,“襄”。《说文解字》对“襄”解释是,辟地为“襄”。这些年,我们一中上重点大学和一本线的学生,在全省同类学校中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却凤毛麟角,有好些学生距离北大、清华校门就差最后‘一公里’,说来很可惜呀。从今天起,我们川江一中全体教职工,要戮力同心,群策群力,开辟一片新天地,共襄川江一中教育大业。”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韩志忠摆了摆手,“最后,我想用家福校长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在我们一中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携手并进,一起加油’,一切奇迹皆有可能。谢谢大家。”
“好,好。”人群里又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随即是热烈的掌声。
韩志忠说完朝刘勇强和坎家福两人看去,“刘校长、坎校长,县教委王主任说有贵人到我们学校,我们去迎接一下。”他起身匆匆走出会议室,刘、坎二人紧随其后。
三人来到一楼向操场一望,只见王炳林和一位中年男子,在校园内边转悠着边说着话,他不时地用手指指画画,中年男子频频点头。他们的身后跟随一位俊朗的小伙子。
韩志忠等人走出楼的大门,老远便喊:“王主任,王主任。”他边喊边跑着迎了上去。
坎家福一看微微一笑,高兴地喊,“家和,家和。”随即他和刘勇强一起迅驰地跑上前去。
坎家和听见喊声,扭头一看,见是二哥,高兴地喊,“二哥!”他随即向他跑了过来。
王炳林见韩志忠等人跑上前来,笑着向中年男子说:“任董,韩校长来迎接我们了。”他上前高兴地握住韩志忠的手,“韩校长,我陪新中华集团任跃进董事长在贵校转一圈了。”
韩志忠上前,紧紧握住任跃进的手,“欢迎!欢迎!欢迎任董事长!我们怠慢贵客了。”一旁,刘勇强紧紧握住王炳林的手。
任跃进呵呵一笑,“韩校长客气了。我们四处转了一下,整个校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秩序井然,一尘不染,足见韩校长治校有方啊。”
“过奖,任董过奖了。”韩志忠转身指刘勇强,“任董,这位是学校刘勇强校长。”
刘校长上前握住任跃进的手,“欢迎任董光临一中。”
任跃进“呵呵”一笑,“刘校长,好啊,好啊。”
韩志忠向坎家福看去,只见坎家福和坎家和两兄弟正高兴地说笑着。韩志忠指着兄弟俩问,“唉,坎校长,那小伙子是谁呀?”
坎家福牵着弟弟的手跑了过来,高兴地说,“韩校长,这是我弟弟家和,现在任董身边做事。”他转身向弟弟,“家和,快过来见过韩校长和刘校长。”
坎家和赶紧上前拱手,“韩校长好,谢谢关照。”他又向刘勇强拱手,“刘校长好,谢谢关照。”
韩校长眉开眼笑,“好啊,好啊!两兄弟都是青年才俊,前程无量啊。”
坎家福向任跃进张开双臂,任跃进高兴地上前热情地拥抱他,随后,他微笑地扶着他的双肩,“家福啊,好家伙,我是不是该叫你坎校长了?”
“任叔叔,您还是叫我家福最亲切。”他走到王炳林跟前,热情地伸出右手,“王主任,您好!”
王炳林呵呵笑着握住他的手,“好家伙,你可是一中最年轻的副校长。”
韩校长指着他俩问,“王主任、坎校长,你们两人认识啊?”
王炳林又“呵呵”一笑,“是啊,我们俩十多年前就认识了。”他抬头看了韩志忠一眼,“唉,我说韩校长,家福这副校长,可是他自己的本事啊,可没有我的一点人情在里面。”
众人一听,“哈哈”笑了起来。韩校长笑着说,“王主任,你这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啊!”大家又“哈哈”笑了起来。
任跃进、王炳林、坎家和随韩志忠等来到办公楼三楼接待室,大家分头坐下,一名女老师给大家端茶。
任跃进看室内窗明几净,又见墙上挂着几幅装裱过的字画,高兴地说,“学校的文化氛围很浓啊。我到了这,心里面就有了敬仰之心啊!”
韩志忠“呵呵”一笑,“看得出,任董也是崇尚教育、颇有文化涵养之人了。”
王炳林用手指了指韩志忠,“韩校长,算你说对了。不瞒你说,任董的儿子北京大学毕业后,国家公派去美国留学了,他女儿现在清华大学读大四了。任董觉得两个孩子,都是老师培养的结果,所以,他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唉,我说任董,把你的计划说说吧,也让我们开心开心。”
任跃进看了坎家和一眼,“家和,你来说吧。”
坎家和看了大家一眼,“韩校长,是这样的。任董打算在川江一中建立一个教育基金,专门用来奖励一中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扶持帮助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学生。首批启动资金为伍拾万元。任董还决定在川江城兴建一家购物广场,今天,已经和县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购物广场的筹备工作由我负责,预计明年春节前便可开业。任董说了,川江购物广场开业后,所赢利润的一半,将用作教育基金。”
韩志忠和刘勇强,还有家福一听,三人惊喜地对视了一眼,然后,热烈地鼓起掌来。
韩志忠起身走到任跃进身边,任跃进也赶紧起身。韩志忠拉着他的双手,兴奋地说,“任董情系教育,慷慨解囊,真令人钦佩不已呀。我代表川江一中,向你深表谢意!谢谢!”
任跃进微笑地握住他的手,“韩校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陶公说过,‘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我只是为川江一中教育尽点锦薄之力,锦薄之力。”
王炳林呵呵一笑,“好啊,任董确有气度,也非常有眼光。任董在川江一中建教育基金,将载入川江教育史册。”
韩志忠频频点头。他扶任跃进在沙发上坐下,自己也在旁边沙发上坐下说,“和任董虽是第一次见面,但我对任董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
任跃进“呵呵”一笑,“哦,是吗?任某洗耳恭听。”
“六个词,十二个字:自信、乐观、睿智、务实、大气、顾家。”
任跃进一听,“哈哈”大笑,“哎呀,韩校长,你这眼睛太厉害了,不过还是有点言过其实呀?”他看了王炳林一眼。
坎家和嘿嘿一笑,“韩校长,您可真是阅人无数啊。这十二个字说的太对了。唉,您怎么就想到任董‘顾家’呀?”
韩志忠笑了笑, “这个简单,所谓‘家业、家业’,任董的这个‘家’一定很温馨、很幸福,他的妻子一定很漂亮、贤淑,这样才成就了任董的事业,才培育了两个这么优秀的孩子。”
大家一听,都高兴地点头,对韩校长十分的佩服。
任跃进又呵呵大笑,“哎呀,韩校长你说得太好了。这温馨的家呀,既是一个幸福的港湾,又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坚强后盾。你这番话既让任某高兴,又给任某很大的激励呀。谢谢你。”
“任董过谦了。任董到一中来的次数多了,说不定我们会成为知己。”
任跃进高兴地起身,握住他的手,“好啊,一定多来,一定要多来呀。”随后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告别了王炳林、韩志忠等,任跃进随坎家福来到他刚搬进的教工宿舍的家里。
坎家福喊,“钰馨、钰龙。”
坎钰龙打开门,高兴地跑出门来大声喊,“爸爸。”坎钰馨也跟着跑了出来,高兴地上前喊,“爸爸。”
坎家福跑上前去,牵着女儿和儿子的手说,“钰馨、钰龙,你们看谁来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