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联刻挂凤鸣亭”有记
沈俊杰
前不久,我收到由鄂州市洋澜湖亭閣征联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寄来的、长江出版社出版的、罗炽教授主编的《鄂州市洋澜湖亭閣征联作品集》书一本,书中刊登了余2019年参与应征的12副对联作品,录如下:



联题鄂州市洋澜湖周边亭阁
定涛亭
筑便民仓,建惠民亭,已是民安邦定;
常平水患,高培水坝,终成水顺涛宁。
古陶亭
罐钵盆缸,冶出千年厚重文明史;
田园山水,描来百代辉煌锦绣图。
呼雁亭
湖中凫雁呼明月;
镜面鸳鸯羡美人。
伏虎亭
惟信西山曾伏虎;
方知左侍可降狼。
问梅亭
野梅哪得清香远?
骚客常吟紫陌幽。
青莲居
世间诗酒无双士;
天下文章第一家。
观澜台
登台远眺狼烟熄;
扶杖静观风浪平。
宗公亭
蚕桑说,源自于江浙;
宗公绸,惠施乎武昌。
百花廊
春夏秋冬常润色;
风霜雪雨总留香。
陶柳亭
官柳依依,应晓关乎百姓;
世人碌碌,当知计惜分阴。
凤鸣亭
梧荫其台,福延鄂地;
凤鸣于野,声震楚天。
孟宗亭
哭竹笋生而尽孝;
寄鱼鲊退以传名。

从书中得知,这12副联中的一副题凤鸣亭的对联“梧荫其台,福延鄂地;凤鸣于野,声震楚天。”被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选录镌刻,并永久性地悬挂于鄂州市政府东侧洋澜湖畔的凤鸣亭上。知道这个消息,令人十分欣慰。前几天有事到鄂州,余就有心想抽时间去看看悬挂着吾亲自撰拟对联的那个亭子。

3月20日上午,在儿子、媳妇的陪同下,一家人开始了找寻那个亭子的行程。天下着濛濛细雨,洋澜湖边的湖风吹拂着,还真有点春寒料峭的感觉。即或如此,也没有阻止我们寻觅的脚步。我们沿着洋澜湖边的人行栈道漫步找寻,终于在一片花木林中,看到了一处翘檐飞角的亭子,仔细一看,亭子朝北的中上方正好镶嵌着一块“凤鸣亭”的牌匾,找到了、找到了!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在来找之前,我儿子还专门打电话问了洋澜湖亭閣征联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问“凤鸣亭”的具体位置在哪。工作人员说他也不知道具体方位,并答应帮问问。而且说在这之前也有作者要看悬挂着他自己撰拟对联的亭子,有个作者找了两天才找到。我们今天运气还算不错,没费多大周折就找到了,幸运之至矣!

来到亭边,我们仔细端详牌匾下两边的亭柱,一副木刻的黄底绿字抱柱联悬挂在大红油漆的亭柱上,显得格外大气端庄。一副由我撰拟的、书家张志勤书写的“梧荫其台,福延鄂地;凤鸣于野,声震楚天。”的对联印入眼帘,顿时把鄂州的人文景观、历史风物推演开来,并赋予鄂州这座新兴城市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由此并想到,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不能光有高楼大厦,还要有人文情怀。一个城市的人文情怀、文化底蕴,大概就是由这无数个不太起眼的小景点来点缀、装扮而彰显出来的吧?!吾辈信然。
2022年3月23日
作者简介:
沈俊杰,字圣通,湖北孝感人,汉族,中共党员,咸宁市商务局副处级退休干部。曾任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华诗词网》执行坛主兼联版首席版主十年;咸宁报业集团所属咸宁论坛之“咸宁诗联”版首席版主十年。2020年(含)前,先后担任《咸宁诗词》《咸宁诗联》《潜山诗词》《潜山诗联》主编。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咸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咸宁市潜山诗社社长;咸宁市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有《联言对语》《以言集》《以言又集》《以言再集》《漫谈对联艺术的诸多讲究》《赋体入门指要》《散曲概述》等专著面世。还曾参与《鄂东南女子诗词选》《古今诗人咏咸宁》《咸宁市对联集成》《诗咏香城泉都系列丛书》的编纂工作。并主编《庚子壮歌》《风雨同舟》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