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朱熹故里,与山水人文隔着时空对话
文/蓝月亮
如果朱子巷还有灵性,五夫古镇也没老去,该有一位身着莲衣的奇世女子,从南宋穿越而来。一定谙达朱子文集,造访过紫阳楼,赏过这里的万亩荷塘,喝过莲子羹, 也品过武夷山的大红袍、金骏眉……
她一定曾为这里的奇山秀水惊叹过,被这清流溪水所洗礼,被这里的茶香所折服,陶醉于青山绿水,陶醉于“白莲之手”的天然氧吧中。来时,定会手捧一杯香茗,坐在紫阳书院聆听朱熹的后人授徒讲学,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或于荷花池边迎风起舞,或莲步轻移,荡舟轻恙,陶醉于荷塘美景之中。
风儿拂着岸边的垂柳,路旁高大的香樟树抖动着臂膀,排着队夹道欢迎。不远处的潭溪水也静静陪伴,细细聆听潺潺水声里,还有耳语、鸟鸣、蛙声……
如果有幸,月下漫步在荷塘,或宋风浓郁的兴贤古街,你可寻一幽境之地,从商肆密布,名者云集的纷繁中抽出身子,喝一碗茶叶莲子羹,返璞寻觅南平深山古村落,静静与这里的山水人文对话,你是否也会有斯人已矣,莲香如初的感受?
一方净土之上,五夫子镇经历了千年的沧桑,至今仍保留着它特有的时代气息,并遗留下极为古朴、纯厚的民风民俗。牌坊林立,崇东首善、五夫荟萃、天地中秀,赠予它“邹鲁渊源”的美誉倒也不为其过。
翻阅这千年古籍,那些历史斑驳的过往,触碰着心灵,从纤纤指尖划过,流淌在狭长的街头。问那河边长长的柳树,为何那棵朱子亲手栽下的树,至今繁茂!
回眸一笑,曲折蜿蜒的街道上仍然古意盎然。望一眼那莲衣女子,汉服早已滑过天际,在眉宇间化出一道亮丽的彩虹。朱子文化的遗迹还未抹去,千年的历史至今还在延续!“ 用一颗不老之心守住五夫古镇,灯火通明仿佛又回到了朱子的笔尖。

☆作者简介:
蓝月亮:女,教师,真实姓名:宁功芬。诗词爱好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四川会东人,河北曲周诗社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蓝月亮诗刊创办者。现有四百余首诗歌在各网络平台和纸刊发表,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江山文学》 、《诗韵墨语》、《中华文学》、《世界名人会》 、《诗天子诗刊》、《华夏思归诗刊》 、《中国爱情诗刊》、《世界爱情诗刊》、《文学百花苑》、《川滇明珠》等。荣获2020年“华语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三等奖;第七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二等奖。2021“百年回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诗文大赛征文铜奖; 2021年“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征文金奖。

☆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作品思想内容健康,力求宣传正能量,不违反囯家法律法规,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

投稿群号: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
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注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