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与境界
文/雨下罗加
中国文化艺术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其中也凝聚着文艺收藏的风云沧桑,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是文艺创作繁荣的体现,也离不开文艺收藏的蓬勃发展,二者相互辉映,珠联璧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同样,作为收藏,它也有这样的三重境界,是物与幻的相互转化与升华,它自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意义,它承载历史,也联接当下,随着时代风尚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

收藏,它不仅是收藏的财富,更是品味修养以及地位的象征。收藏在改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艺术修养,也传承了艺术和文明,使这些珍贵的、无与伦比的艺术得以为后世所见,这是收藏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喜欢收藏的人必须有高素质的品质和鉴赏能力,对每个藏品的色调神韵,都了然于胸,而且熟知它的故事和传奇。它的得与失,它的来与去,它的聚与散,它的内在和延伸,可以说,每一件收藏品,它都有历史的见证,它的身上凝聚着无数的风云和故事。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同样收藏也有此三境界,一可以陶冶情操,二能修身养性,三会提升境界,它要求收藏者具备理性的经济头脑的同时,还要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品位,与人生的修为!

我喜欢收藏,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文物的亲近,会使你变得谦和待人,荣辱不惊。收藏所必须具有的文化涵养和鉴定知识,比如观石的,‘皱,瘦,漏,透’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观赏石的纹理美,不是诗,胜似诗,不是画,犹如画,身在其中,乐在其中,品在其中,此番过程,恰如人的修行,修到最高境界,便是身心变得安静而坦荡,心态得到最大的松驰与安逸。
收藏于人所妙之处在于——在沉静又灵动的藏品面前,有时能看到人内心深处的污浊,通过收藏能洗涤灵魂,荡涤尘埃与市俗,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的思想、三观在这浮躁的世界有良好的沉淀和升化,从而达到人物相通、人物和谐的境界!

【作者简介】
雨下罗加,北京双马云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影视艺术顾问、策划、制片人,业余喜欢诗词创作。

主播简介:
柔荑,于喧嚣的尘世中,在文字里安享旷世的清宁,愿在清浅的岁月里用诵读守护我们内心最初的本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