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年前县上民兵连长集训
我是真的吃错了药
文 李建印

确实,48年前参加全县民兵连长集训期间,真正吃错药,而且险些要了我的命。
1974年我在生产大队担任民兵连长,7月份到县城参加全县民兵连长集训。接到通知,我是真正高兴不得了。因为一个公社办高中毕业生能够到大队工作,就已经十分兴奋,现在要到县城参加集训,更是喜上眉梢。

按照通知时间,我带着自己那点可怜的行李,来到集训地点“澄城中学”,在武装部安排的学生宿舍窑洞里住下。当时我们公社总共17个大队民兵连,全是民兵连长参加。报到后我开始与这些同志熟悉,一听他们真正是个个不凡。既有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姬丙成同志,也有50年代入伍的白新奇同志,还有参加过1964年大比武获奖军官复员的张增虎同志,又有如王建康等经过部队大学校训练的同志,他们大多数40岁左右,个别也已年近半百。我是他们中间年龄最小,经历最少,基本知识最弱一位。但当时也下定决心,刻苦训练,力争跟上他们学习步伐,搞个好成绩回去好向大队汇报,给民兵们做个样子。

第二天跟上大队人马到了刚刚收过小麦来不及犁的麦茬地,教练员下达课目《利用地形地物》,根本没有听清楚是什么,这就展开了。当时教练员是从驻我们县47军141师422团请来的官兵,绝大多数是湖南人,声音特别宏亮,震慑力特别强,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但乡音特别明显,对于北方人来说,基本听不清楚。只好看着教练员示范动作开始训练,我仅有的一件洋布衫子,也就是现在人讲的衬衣是我走亲戚才可以穿的打扮,加上一个腰带,背了一枝三八大盖,基本像个民兵的样子。

但集训3天之后,我病了发烧不止。因为当时天气特别热,又加上集训第二天下了阵雨,地上蒸的利害,头上30多度高温,可能肚子受了凉,浑身难受无力。就步行往返3公里多到城关镇诊疗所,医生询问之后给开了药,让回去吃药休息下就好了。原来一直在农村生活,有病一直扛着,现在有这样好条件,自己感觉到吃完药一定就会好的。回到宿舍,马上将药喝了下去,然后就躺下休息。迷迷糊糊中感觉到有人打我屁股,硬撑着把睁开眼,看见我们集训队最高领导,身着军装显得特别威武的武装部胡部长站在床前,也有几位随从包括我们公社当时武装干事周润通。这是一位抗日战争期间入伍老同志,身高大约1米7多一点,身板比较壮实,说话声音特别宏亮,我们大家都害怕他,在县里比较有名。他问我你怎么不去训练,我报告病了吃完药刚睡下。他和蔼的说,年轻人,你已经睡了快30小时了,赶紧起来。我只是感觉到脑子昏沉沉,眼睛仍在打架,但无奈得回答他的问题。他问我你吃得什么药,我告诉他是“笨海拉明”。你吃了多少?我报告按照一小时一次,一次6片这才吃了一次就睡到现在了。胡部长笑了笑,告诉我,你一定是吃错了。人家是6小时吃一次,一次吃一片,你是大大吃错了。怪不得你睡了这么长时间不起来,原因在这里。这时候我才又看看医生给的药代子上写的吃法,是自己一时心切,把二者搞反了。

集训15天时间,内容比较丰富。既有兵之初队列等基础内容,也有当时流行的“三打三防”,还有步兵最为看重的五大技术,射击、剌杀、投弹、爆破、土工作业一项不少。就连当时准备反对苏联入侵打飞机“320”爆破法也学习与实际操作了,像点个导火索这算是小意思。参加集训,锻炼最大的是麦茬地里进行匍匐前进,衣服扎烂了,手与胳膊上不少地方出了血,也要坚持,不然胡部长与那些科长参谋们一直在后边监督。射击瞄准练习,爬在雨后湿地上,你得坚持,包括身体与枪枝夹角,必须符合教范规定与教练员要求。到县城西侧部队靶场进行实弹射击,每人5发子弹,运用手中武器,我这个菜鸟三八大盖打了49环,成为全县246个大队民兵连长加上澄合矿务局几十个民兵连长,我获得第二名。站到前面亮相,领导进行表扬,感觉到特别光彩。直到入伍后一位战友的爱人,看到我仍然记得我是当年与他一起集训,站在前面受到表扬的小伙子。我们也有幸冒雨参观了兰州军区组织47军在冯原壶梯山地区进行步兵团进攻战斗演习,感觉到真正是开了眼界。

集训过去快半个世纪了,我记得当年学习的不少知识,为后来四十多年军旅生涯打下的坚实基础。多少年来射击不论是什么姿势,也不管是长枪短枪,一直是优秀成绩。当然,记忆更为深刻的是吃错药!


《作者简介》
李建印,陕西澄城县人。1957年出生,1974年参加工作,1976年2月入伍,服役41年多。经军队初、中、高级培训及赴俄罗斯留学,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历经基层部队带兵训练,后在兰州军区机关工作至退休。少将军衔。长于战备、训练、装备、管理工作,文字新手。
(图片来源网络)

2022年3月19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