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兴
沈巍,这位曾经名噪一时的“流浪大师”,如今已经离开了大多数人的视线。尽管最新消息显示,他仍然在某平台进行网络直播,且粉丝有80万之众,但他如今的受关注程度,与最火爆时期相比,只能说是天壤之别。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就因为如今的他,与普罗大众已十分接近,每天只是做直播赚流量,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特立独行的“流浪大师”。
沈巍1967年出生于上海,父亲航海专业大学毕业,在远洋货轮上当大副,母亲是一名历史老师。1986年,沈巍高考落榜,遵父命进入上海大学审计培训班学习,一年期满被上海市审计局徐汇分局录用,成了端“铁饭碗”的公务员。沈巍小时候受外婆影响养成了捡拾废品的习惯,后来又接受了书中关于资源浪费会影响社会发展的观点,更加坚定了他捡拾废品的决心。
入职审计局后的沈巍,依然坚持在垃圾桶中翻找废品,不久被同事举报、领导谈话,最终被父母强行送进了精神病院。后来,以参加侄子满月酒的名义逃离了精神病院。之后,单位给他办理了病退,他遂开始了专职捡废品的生涯。由于他总是将废品堆满房间,结果两次租房两次被房东驱逐,最后他选择了流浪街头。这一流浪,就是26年。
流浪的沈巍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他,经常席地而坐,一丝不苟地翻看《左传》《尚书》等古代典籍。有路人好奇与他攀谈,才发现这个流浪汉与众不同,他不仅能将书中的内容娓娓道来、细细解读,还有自己的见解与心得。此后,沈巍被众多网络主播包围,一时间名满神州。
沈巍能够出名,固然离不开网络主播们的力推,但是根本原因,则在于他本人的独特价值。世上的流浪汉并不少见,但是流浪汉能阅读《左传》《尚书》等古书者,目前仅发现了沈巍一人。当人们对其身世进行挖掘后,才发现他竟然还是一名公务员,而且每月都有2000元的病退工资,其实不必靠捡垃圾生活。 沈巍独特的个性和经历,再一次使人们脑洞大开。从他的身上,人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困窘者看到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通达者看到了再背不过如此,只要意志不倒,你还能奈我何。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人的价值在于不同。我们尊重某个人,往往是因为他身上有某种特质。假如人们都像工厂里生产出的产品一般,有着同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那么世界将变得毫无色彩,毫无生机,而且可能也并不和谐。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个性,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特点,每个人都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世界才能变得五彩斑斓、活力满满。
沈巍如今仍有众多粉丝追随,这不仅因为他身上有着“流浪大师”的光环加持,而且因为他的才学仍在许多人之上。也就是说,他的身上仍然有着许多人所不及的东西,有着许多区别于普罗大众的鲜明特点,仍然有着自身的独特价值。
当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特点,变得越来越与大多数人相同,乃至泯然众人的时候,他的价值也就到了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