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兴
读了王志光先生《官员为何愿听称呼“老板”?》(《杂文月刊》上卷2022年第1期)一文,受益匪浅。但是笔者以为,王先生揭示的原因仅为表层原因,而深层的原因尚未揭示出来。
王先生在文中讲官员愿听称呼“老板”的原因概括为三点:一是少数官员羡慕老板优渥的生活条件;二是少数官员羡慕老板的权力;三是老板群体社会地位的提高(羡慕老板的社会地位)。窃以为,少数官员所以更愿意被称为“老板”,上述三方面原因显然是存在的,但远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官员为“仆”,老板为“主”,官员姓“公”,老板姓“私”。
实际上,仅就生活条件、享有的权力以及社会地位而言,老板未必一定比官员高。当然,官员拿的是薪俸,老板获取的是利润,如果企业效益好,老板自可以一掷千金。而官员除非贪污受贿,否则在这一点上无法与老板相提并论。但就享有的权力而言,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板权力再大,但仅限于自己的企业,出了企业就是平头百姓一个。而官员权力大小,则要看所在部门及具体岗位。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曝出,安徽省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原工作人员张雨杰,3年间侵吞公款达6900多万元。张雨杰只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就有如此大的财权,所以说官员权力一定不如老板,是不符合实际的。一些老板千方百计接近官员,正是看中了官员手中的权力。所以仅就权力大小而言,官员与老板之间究竟谁羡慕谁,不能一概而论。至于说到社会地位,就更难说老板的社会地位比官员高了。
尽管如此,为何少数官员仍然羡慕老板呢?根本原因就是官员是政府雇员、人民公仆,官再大都要退休,权再大都要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说官员是“人民公仆”,一方面是说官员是吃公家饭的,一方面则是说官员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官员手上虽然有权,但要受到各种制度、机制的制约,并不可公然随意行使。而老板则不同,老板就是企业主,企业的所有人,在企业里当然是他说了算,相对于官员,对其权力的制约要少得多。老板即便不在企业担任职务,但如果他是最大股东或全资股东,企业仍然是他的,仍然是他说了算。而官员一旦退休,虽然地位还在,待遇也有,但权力基本上就没有了。所以,少数羡慕老板的官员,羡慕的是老板的资产和权力私人所有、终身拥有。当然,老板也并不好当,也是有赢有亏,有赚有赔,一些官员看到的只是老板光鲜亮丽的一面,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在此暂且不表。
一些官员更愿被称“老板”,其实是他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他们不是把当官看作为人民服务的机遇,而是看作获取私利的平台。他们与老板比较的不是谁的社会贡献大,而是谁的权力大、地位高、生活好,完全是走偏了方向。这种倾向是完全错误的,必须高度警惕。官员一旦怀有这种想法而不加制约,久而久之难保不会走上损公肥私、化公为私,乃至贪污受贿的腐败堕落之路。
当官即不许发财,官与商自古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如果有官员真的羡慕老板,完全可以辞职下海。切不可人在曹营心在汉,耽误了公共事务。但是如果还在官位,就不要做老板梦,就要一心为公、勤政为民。而且应当与老板保持必要界限,建立“亲清”政商关系,既要为老板等社会主体服好务,又要坚持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否则,如果既想要官员的荣耀,又想要老板的实惠,到头来恐怕什么都得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