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崩于长安,尸骨未寒,匈奴单于就对吕雉示爱,言语极度羞辱:“汝丧夫,吾甚怜汝,长夜漫漫,孤枕难眠否?吾欲自荐枕席,汝意下如何?”
吕后看到信后,火冒三丈,蛮夷之地,粗鄙之人,焉敢如此?当即令人杀了送信的使者,又召集大臣,目的就一个,商议着要出兵讨伐匈奴,以报辞羞辱之仇。
众臣议论纷纷,都言单于冒顿言语太过放肆,这表面是羞辱太后吕后,其实是轻视大汉,欺我大汉无人乎?!一帮文武大将都义愤填膺,要给匈奴点颜色看看。
但是嘴炮无敌,语言上蔑视匈奴,却无人敢真的领兵去攻打匈奴,匈奴骑兵甲天下,谁敢一较高下?
吕后见众人议论纷纷,却无人出战,就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妹夫,莽夫樊哙。樊哙一看大姨子受到了欺负,那目光分明是让自己帮她出气啊,当即站出来怒道:“匹夫冒顿如此无礼,臣愿请兵十万,踏平蛮夷之地。”
有了出头鸟,文官武将们都松了一口气,都夸赞樊哙英雄无双、战阵无敌,定能一战而胜,拿下冒顿的项上人头。反正马屁不要钱,一帮人把樊哙夸的是天下无双,世上无二。
正在樊哙喜气洋洋的时候,有人怒道:“莽夫樊哙,欲坏君王大事,应当处斩!”此话一出,朝堂上鸦雀无声!
谁敢如此说樊哙?他乃开国功臣,又是吕后妹夫。当年刘邦快死的时候,让陈平和周勃二人去杀了樊哙,二人都不敢动手。如今,刘邦不在了,吕后这个小心眼的毒妇掌权,谁敢虎口拔牙?
众人回头一看,就见中郎将季布周围空出一遍,都在躲着他,生怕被误会一样。
季布是楚国人,乃是项羽五虎将之一,以守信重义著称,所以又有“宁得季布一诺,而不取千金”一说。
楚汉战争期间,季布是与刘邦正面冲突最多的一位楚将,而且每次都将刘邦打得灰头土脸,惶惶逃窜,因此也有“数窘于汉王”一说。后来刘邦不计前嫌,重用了季布。
吕后眯起眼睛,问道:“汝何出此言?”
季布不答,却接着厉声质问樊哙:“当年高祖亲率三十万精兵,军中猛将如云,其中就有你这莽夫,尚且被冒顿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如今你却说给你十万兵马,就能踏平匈奴。是你飘了,还是欺君王提不了刀了?欺君当斩!”
樊哙本来怒发冲冠,现在听季布此言,才大吃一惊,暗叹差点上了大姨子的当。自己要是去了,白白的肉包子打狗,回不来了。毕竟白登之围icon,确实是大汉王朝难以启齿的痛。季布一席话刚好提醒了众人,别好了伤疤忘了疼。
满朝文武大臣都沉默不语,大汉是弱势的一方,装逼也需要实力。吕后却不甘心被冒顿白白羞辱,就问季布有何良策?
季布说道:“高祖新崩,国基不稳,当以国事为重。匈奴乃是蛮夷,不服教化,我们不必因为他们赞美而欢喜,更不必因为他们的羞辱而动怒。”
季布分析了两国的形势,敌强我弱,还是要争取和平,稳定发展,等国力雄厚了,匈奴自然不敢如此放肆了。总之就是一句话:“猥琐发育,别浪!”
吕后看了满朝文武大臣,都低头不语,就意识到报仇无望。吕后心情平复一下,听取了季布的建议,先稳定发育。
吕后命季布以吕后的名义,写封信给冒顿,婉拒了他的美意。季布言词谦卑地写了一封信。
信的大概内容大意是:“承蒙厚爱,让我受宠若惊。感谢单于看得上我,要我服侍您。但是我已经老得腿脚都不利索了,牙齿都差不多掉光了,陪在您身边,怕是有损您的威名。念君千遍,不敢轻汝。特献上薄礼,还请单于笑纳。”
冒顿见吕后如此低调,就认为自己果然是威猛盖世,连大汉的太后都不敢和自己较劲。又听闻吕后又老又丑,牙都掉光了,要来也没啥用,就此罢休了。
因为季布的建议,大汉和匈奴避免了一场战争,赢得了和平发展的机会。两国继续保持和亲政策,汉朝得以休养生息,匈奴则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从汉朝得到大量的财物。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季布的建议确实不失为双赢之举。
季布辅佐了大汉三代帝王,是为数不多得善终得名将,更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位降将。低调而不奢华,威猛而不露锋芒,在我看来,比万人敌韩信强多了。
韩信落魄时能忍胯下之辱,成名时却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这样的人,放到哪个朝代,都不会有善终。大家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