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石
文‖柏右
最近不时有人问我:感念去逝的父母养育之恩,也想在坟头立个纪念碑,可是老人家都是极普通的农民,没当过官,无政绩彪炳,何以立传?不经商,不办企业,没挣过大钱,何以立传?没教书,无桃李芬芳,何以立传?写什么呢?.…
我说,儿不嫌娘丑。就是这位母亲给了你生命,尽管她穷,但舔犊之爱与为宦者一样。虽然你的襁褓布上有着补丁,但她用吃糠咽菜变来的乳汁哺养着你;她叫你狗狗,旦旦,认为是最好的名字;你伊伊呀呀的学语只有她听得懂;知道你要吃要喝,知道该换换尿布了:你的灿烂的笑容她最欣赏,知道你对妈妈慈爱的感谢。你有病了,她抱着你彻夜不眠;你高烧惊厥,她会发疯似地抱着你去找郎中:你跌跌撞撞学步时,不嫌你笨,鼓励着,赞赏着的是她;你牵着她有着补丁的衣襟走向人群时,最自豪的是她!
她与父亲患难与共,唱随有致守护的是你。也许你读书不是最优秀的,但父母会发现你潜在的另一方面的智慧,指出并资助你的发展;茫茫人海何枝可依?好在有柴米油盐浸渍了的祖训:求人不如求己。你上路了或者创业了,你的事业磕磕绊绊,他(她)不斥你无能,只轻轻地说:跌倒了爬起。你成家了,他们成了祖父母,对你的孩子倍加呵护:在奶奶怀里依偎,在爷爷脖子上看社火,管吃管穿陪读书,让你无有后顾之虑一心干事业。
你成功了,要领他(她)出去旅游,节俭了一生的他们会说:常将有日思无日,不要胡花钱!你给他们钱,他们舍不得花费,积攒下来以备你有什么急需。..
父母虽然平常,但他们靠诚实的劳动,诚信的人脉经营了你生长的环境,潜移默化中培植了你刚正做人的底色。他们为儿女们承受了人间的艰辛和忧伤,树立了责担的标杆。
上善若水。他们为人宽厚,事事吃亏,但这绝非软弱,至少他(她)觉得给别人有占便宜资质。一个人无利他的价值,便无颜面对乡邻或者亲友!
他(她)觉得靠勤耕勒织,富有烟土气息得来的血汗钱用起来更可靠更踏实,因此,虽然累弯了的脊梁则显得更加坚硬,没有低三下四的媚颜和奴骨,无形中坚定了你百折不挠意志。
他(她)柔情似水,上敬父母,下抚晚辈。他们曾经青春的脸庞刻下了道道绉纹,其中的苦衷唤起你跪乳反哺的感恩情怀。他们的目光永远是和煦的春阳,是暗夜中航海的灯塔,不论儿女们天涯海角,朝阳的向心力,或者叫乡愁永远不会消失。即使父母逝世,总觉有慈爱的目光长久地在注视着哺育过的家乡赤子。

已经为人父母为人祖父母的你,给平凡的父母为什么不可以刻石永怀呢!
我在墓地里看过不少的石碑碑文中大都有这些雷同的句子:劬劳终生,含辛茹苦,……能不能变换一下。毕竟汉语的词汇量是非常丰富的。
2022.3.13于故乡
作者简介
作者,冯西民。笔名柏又。扶风县法门镇冯家村人。作品有《黑沟梁烛光》,《不倒翁》等散见一些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