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藏,这一年
作者/刘孟志
经朋友介绍,我和宋师傅去双河农场污水处理厂干活。四点多吃完早饭,我骑摩托来到屯北公路,宋师傅如约而至。我俩沿着卧双公路大概跑了二十多分钟,很快来到双河团部疫情卡点。把摩托车停在路边等小周和小孟。也许缘分让我们走到一起的,在县医院干活认识的朋友。

小宋掏出手机打电话告诉刘经理,我们已经到双河疫情卡点,等一会人到齐我们就过去。我跟守护卡点的警察打声招呼,顺便问一下污水处理厂怎么走?警察上下打量一番,看我俩穿着打扮是农民工。很热情地指着前面说:走外环前面不远就是污水处理厂,正说着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下,一眼认出小周开车拉着小孟。谢过警察我们各自上车,几分钟的路程眨眼就到了。污水处理厂好大呀!大门面朝公路,我好奇地环视一下工地四周,高大的门楼上写着施工单位名称。大门右侧临是时停车场,左侧整齐摆放四个施工项目公告牌子。厂房北侧有许多枝繁叶茂参天大树,西侧一片小松林紧挨着池塘,碧水蓝天好一幅水墨丹青太美了,可遇不可求的美景。南侧绿油油的树苗在风的簇拥下波浪起伏。污水处理厂被树木环环相抱,好一派北国风光。
此时正是上班时间,院里站了好多人,刘经理满面春风迎出大门,他言谈举止落落大方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他先介绍了工地规章制度和工程的基本干法。然后对老郭说,现在没电让几位师傅先干点别的活吧!老郭是现场安全员,拿来安全帽让我们戴上,电工师傅正在安装发电机。老郭用手指,墙角那边有钢丝,你们先做几个掐子,库房有靠尺长的短的应有尽有,你们自己选吧!一会来电咱从东边开抹。围墙是铁艺围栏五米一个垛,我们的业务今天就是抹墙垛。老郭摆手叫过来一个女同志,小袁你给几位师傅搓灰。小袁家娘家是我们那里的,也算是老乡吧!她干活手脚麻利一看就是勤快人,她去库房领来两把锹和几个灰槽子。库房保管员也是女同志,叫小关工作矜矜业业,工具、各种零配件出入库房记得清清楚楚。

一阵马达轰鸣声,唤醒工地一夜的寂静。发电机开始发电了,眨眼间沙灰搅好了。搅拌机师傅叫老五人挺好,他开铲车把灰端到我们面前,我抹一下沙灰霹雳啪啦掉一地。水泥青砖砌筑号小抹不住,老五又加了一些水泥。这次沙灰好使了,我们轻而易举抹完一个垛。刘经理和张会计面面相视,脸上流露出一丝微笑。这时监理骑着破旧自行车晃晃悠悠来现场,他中等个头斜背一个黑色包,没等站稳脚跟开口就问,你们几位师傅今天新来的吧?看你们活干的不错,我把最后希望都寄托在你们几个人身上了,不求你们描龙绣凤,做到尽善尽美就行。小周不加思索地回答放心吧!那是必须的。
第二天小孟把小姨子芳子也叫来了,两个美女供我们沙灰儿也累不着,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我们紧锣密鼓,七天已砌的垛子全部抹完。还有两面墙空空如也 ,为确保工程进度顺利进行,刘经理让李师傅和刘师傅带领他们原班人马,加班加点以最快速度把地梁打完,尽可能把梁上两层大砖砌完。

伙食点设在团部街里,我们每天吃饭都坐小周师傅的车去。做饭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切菜刀法就像小说里讲的,大头鬼“方树安”的小片儿刀反正就那两下。饭做的一般脾气不小,有时说话酸机尿臭。时间久了工人们都习以为常,俗话说:好男不和女斗,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整的面红耳赤犯不上。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隔三差五我们哥几个就去“久品家常菜馆”改善一下,小店儿不大可是物美价廉。老板娘热情好客,每次来吃饭她都亲自沏一壶香喷喷的茶水,并且赠送两个小菜,看是平凡一点小事,确体现出老板娘心胸开阔为人善良。给人一种热乎乎感觉。
时钟不停地碾压着季节的年轮,秋天悄然而至,大雁即将南归去,一夜知秋落叶黄。小孟家黄豆基本都能收割了,明天不来干活,芳子也去帮忙收地了。小袁被派到老马那打去了 ,只剩下我们三个被抛弃的人。刘经理说:院内停车场和院里院外的路面,马上动工迫在眉睫。老郭让小周抓紧找几个打地面的工人,力工没找到,只找到两个瓦工。李增才、小葛和小周是一个屯的好哥们儿好搭档。好说歹说勉强答应来干两天。农民春种秋收是自然规律,没办法我们三个也加入打地面的队伍。队伍并不浩浩荡荡,只有五个土瓦匠,虽然比不上狼牙山五壮士那样轰轰烈烈,可是地面还是错错有余。技术员前面打点小周跟着放线,余下的攃拳磨掌开始支膜板,为明天打地面做好准备工作。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刘经理让人买来几双棉靴子,一切具备只欠东风。一辆板车拉一台小型挖掘机进院停在大水池旁。我心里暗想真讲究,打地面还给配一台挖掘机。随后又来一辆大型吊车也停在水池旁。过一袋烟的工服什么情况?挖掘机被吊车提起来放进九米深的池子里,大池子里的水早已抽干。池子四壁用混凝土浇筑一体墙。我谎言大悟挖掘机是来清理池底淤泥的,白欢喜一场。真有能人智商赛过小诸葛,想出用四轮车斗往上提淤泥,一车二车接连不断。
八点半水泥罐车终于来了 ,我们井然有序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增才说:刘师傅年纪大你放灰,体力活交给我们年轻人。我搬动手把柄混凝土瞬时涌出,他们拿起耙子、铁锹干起活来如狼似虎,看他们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气,我自愧不如。一罐混凝土很快用完了 。小周和小葛负责混凝土振倒,我和小宋用铁滚子把混凝土压平压实,增财打地面可是一把好手,在后面挥舞手中的刮杠找平抹面。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一个个汗流浃背。领导说看人少活不少干,半天干了八十多立方混凝土。下午上班开始压光、拉毛,一系列工序缺一不可 。跪倒爬起累得腰酸背痛 。多亏我们五个都是瓦工,不然可惨啦,接连三天已胜利告终。在场的人都暗暗竖起大拇指。当然活干的漂亮老板也高兴。

有地的都开开心心的回家收秋了。我和小周没种地,留下来和老李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两伙人加在一起总共四个人。老郭传达刘经理的话,经理希望大家团结一致,没有力工天气还极其恶劣,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早日完工。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与期待 ,我们四个人分工明确俩个砌墙的;俩个供灰供砖的,我们四个人干得热火朝天。西墙很快砌完了,整齐的墙垛站成一排,多像威武不屈的钢铁战士,屹立在刺骨的寒风里。
还剩北大墙,如果不出意外七八天肯能干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气说变就变,北风席卷的乌云,仿佛要把大地吞食,瞬间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大地被积雪盖的严严实实。有人说这下彻底完啦!不能干算账回家猫冬吧!雪下了两天天就晴拉,老郭打电话通知来干活,并叮嘱雪天路滑注意安全。
一路走来银装素裹美轮美奂 。工友们从四面八方看来,雪地里留下他们辛勤的足迹 。没想到今天来两个力工而且都是女同志,有一个非常熟悉的面孔,朝我微微一笑,刘哥。我一眼认出是前几天在这里干活的芳子。另外一个戴口罩脸捂的严严的,身穿一件浅蓝色羽绒服,没等我说话。师傅还认识我吗?我一脸亦或地看着她,你还记不记得前几天有个找老陈的?哦,我恍然大悟记得,五天前我在水池旁看刘经理带领工人堵池底漏洞,突然门外来位女士,骑一台红色两轮电动车,穿装打扮很时尚,进院仿佛旁若无人直接奔我来了,哪来的美女干啥的?我正在胡思乱想。她下车就问:我家老陈在哪呢?那声音如银铃般悦耳 。你家老陈是谁?我不认识。她用怀疑的口气问我,你不认识老陈你们一起干活的?我新来没几天你在问问别人吧。她嗓子里发出轻微的哦,转身找老陈去了。其实工地人面孔都熟,就是不知道尊姓大名。今天她来干力工我很意外。

这几天可把女同志累够呛,绑钢筋笼子就像梳头那么熟练,别看她俩都是女儿身,干起活来比爷们儿还爷们儿。小关看得目瞪口呆,对女同袍顿时刮目相看“我看你们干活好像不费劲?没有点体力这活真干不了”。小关性格豪爽爱说爱笑长的又漂亮,用李师傅的口头语儿说:我的乖乖,哪个男人不多看两眼。北方的天过了秋天也是嘎嘎冷,两个女同志强坚持把地梁打完,梁上两层大砖砌完,无论谁说的天花烂醉也不干了。刘经理只好在别的工地调来三个人俩男一女,说是让女同志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女同志也不甘落后。刘老五赌气囊囊地说:搅拌机出口都冻死了料都吐不出来了,这活还能干吗?老郭让老五起早加班烧热水,等工人上班水也热了。老五开铲车把料运到墙跟前,大家伙七手八脚很快把灰和好了,师傅们咬紧牙关把寒冷抛到九霄云外,各自亮出看家本领,最后一轮冲刺终于大功告成,大家伙是皆大欢喜,我暗自决定珍藏,这一年。这就是农民工苦中有乐的生活。


作者简介
刘孟志,网名平安。
爱好散文诗歌,文章发表多家网络平台,多篇文章获奖。喜欢用文字抒写无怨无悔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