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兴
写了一篇《西安公交站名之我见》,不想成为热文,点赞者众,评论者众。于是,想顺势谈一谈我对公交站命名原则的一些认识。
给公交站命名,首先应当简洁明了,容易记忆。一条公交线路,每天会有许多乘客乘车,你把站名起得冗长抽象,乘客记不住,就会影响大家的出行。而以某某路某某路口命名公交站,最主要的问题就在这里。其实有些路名,并不为群众熟知。比如我家门口的几条小路,我住了几十年并没有怎么留意它们的名字,突然拿它作路名,就会使人如坠五里云雾。公交站名严格说也是地名的一种,而各地的地名大都是很简洁的。比如县名,大都是一两个字。香格里拉县是个例外,这个县原叫中甸县,是在香格里拉出名之后才改的,不然仍然会给大家在记忆上造成困扰。至于一些由少数民族语言音译过来的地名,那是没有办法的。比如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齐齐哈尔等,但是当地人很少有叫全称的,一般都叫简称,如乌市、呼市、齐市等。如果公交公司非要将一个站名改得冗长抽象,想必时间长了,群众自己会总结概括出简洁明了的叫法,那时官方的站名就只存在于书面,而从群众的口中消失了。
给公交站命名的第二个原则,应当是精确,即位置、地点精确。比如原来钟楼、南门的公交站分别就叫钟楼站、南门站,但有的车在钟楼南停,有的车在钟楼北停,坐错车或下错站就要步行很远,现在改为钟楼南、钟楼北、南门外、南门里,就精确了许多,就是个进步。但是这次公交站改名,将西影厂站改为西影路西段站,将老植物园站改为翠华路南段站,则就是由精确改得不精确,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从这一点讲,某某路某某路口的命名法,倒是十分精确的,因为两条线交叉必是一个点。但是这样的站名只适合于用来命名没有明显地标或地标不适宜作为公交站名的情况,以及用来命名新建区域的公交站名,对于有明显地标且地标并不存在不适宜作公交站名的情形,就应以地标命名。尤其对于群众已经习惯且并无不当的地名不宜以路口命名。用路口命名虽然精准,但也不可大量使用,更不能滥用。
给公交站命名的第三个原则应当是优美。真善美、信达雅,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追求个美。比如吴家坟站,听着就不美,明明就是陕师大站,但即便是吴家坟村早已不存在,依然不愿改为陕师大站,不知为何。再如肿瘤医院站,听着也不美,这一站其实与美术学院站是同一站,而且美术学院的人流量应当是远大于肿瘤医院的,但仍然不愿改为美院站。桃园南路锦园小区站就在丰庆公园门口,完全可以改为丰庆公园站,既更加优美,也方便游客。地铁站在命名时很注意这一点,比如北门站、南门站分别叫安远门站和永宁门站,就显得更有文化。
给公交站命名的第四个原则应当是方便市民游客。这一点的意思就是市民游客能够根据公交站名找到地方。比如小区门口有一条商业街,以前的公交站名就叫商业街,想来商业街采购的市民看着站名就到了,而如今改为路口站,则需要翻译成商业街站才能下车。再有就是一些公园、景点应尽量写进公交站名里,以方便外地游客。
给公交站命名的第五个原则应当是公益性。这一点在这次公交站改名中应当说是有进步的,比如以前,一些民营小医院出了一点钱,就将公交站以医院命名,听上去不美,也使公交站的公益性丧失。但是在这一点上也不可矫枉过正,对于一些规模大、信誉好、历史久的企业,若已经以企业命名了站名,而且群众已经习惯,我看就不必改了。
公交站命名的第六个原则,就是要相对稳定。公交站名牵涉千家万户,关乎群众生活,对其命名和改动一定要慎之又慎,万不可操之过急。对于一些可改可不改的站名,不要轻易改动,否则就会给群众出行造成不便。比如我家门口的公交站刚改时我没有注意,有朋友来访,我就说坐某某路车在某某站下车即可。朋友就按我的交待按图索骥,谁知上车后朋友打来电话,说是这一路车没有我说的那一站,我感到十分惊异,便让朋友将站名一一报来,才发现站名已改,于是告诉朋友在某某路某某路口站下车即可。如果没有我的遥控指挥,朋友可能要费更多的周折。
公交站命名的第七个原则,就是要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我在这一点想说的,就是公交站名要尽可能把城市的名片、城市亮点彰显出来。西安市是一座历史古都、文化城市、科教城市,也是一座旅游城市,有许多文物景点、著名高校和文化单位,在命名公交站时应尽量把这些干货亮出来。把这些东西亮出来,一方面可以使城市看起来更有文化底蕴,一方面也可以方便游客旅游。比如原来的翠华路站,后来改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站,就改得很好。只可惜,改得太迟了,应该历史博物馆一建起来就改。记得去年吧,两所高校为了争夺一个地铁站名,打得不可开交,但不知公交站名为啥没人争?西安市许多高校门口的公交站都没有以高校命名,比如音乐学院门口的站叫南二环长安立交南站,陕师大门口的公交站叫吴家坟站,美院门口的公交站叫肿瘤医院站等等。再比如西影厂站改为西影路西段站、老植物园站改为翠华路南段站,以及锦园小区站不愿改为丰庆公园站等,都是埋没了城市名片,都是有粉不往脸上搽。还有一些比较老的小区站名,我看也可以保留。否则,翻开西安公交地图一看,不是路口就是村子,土得掉渣,一点文化气息都没有。
公交站命名的最后一个原则,就是群众认可。说一千道一万,群众认可是关键。站名起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如果你起的名字群众叫不习惯,那么群众仍然会按自己的习惯去叫。随意改名除了给社会增添混乱,毫无益处。所以给公交站命名时,还是要多听听群众的意见。群众不满意,不买账,改了也可能是白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