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奸臣严嵩的爱情(故事)
作者:陈建国(山东)

严嵩(1408-1567),字惟中,号介溪,老家是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今江西分宜县)。
在很多影视剧里,严嵩都被描绘成大奸大恶的形象,撇开他的人品不说,单从他的才华和对感情的专注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首先说才华,严嵩的父亲是乡间穷秀才,虽然饱读诗书但命运不济,他的人生之路与《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很相似,屡试不第,后来,自己都心灰意冷了,认为自己不是当官的材料,于是,把全部精力放到儿子严嵩身上,寄希望他能实现自己夙愿。
严嵩呢,确实很争气,他五岁启蒙读书,九岁进县学堂,十岁就顺顺当当通过了秀才考试。
得,这下子好了,小小年纪就和父亲站到同一个起跑线上了。
严父有一个老友欧阳,此人是个商人,商海浮沉多年,积累了万贯家私,他有一个女儿,叫欧阳淑端,这女孩比严嵩大一岁,因为两家经常走动,两个小孩也经常见面,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家长看在眼里,一交换意见,便给他们订了娃娃亲。
谁料想,没过几年,欧阳淑端不慎感染天花,这可是当时的医学无法克服的恶疾,搞不好就丢了性命,好在欧阳家有钱,经过名医精心治疗,小女孩命保住了,可留下了满脸的坑坑洼洼,成了麻面。
欧阳淑端照镜子后,心痛如割,她自惭形秽,觉得配不上帅气的严嵩,就主动提出解除婚约。
严嵩坚决不同意,他对欧阳淑端说:我喜欢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的脸。
情深深雨蒙蒙,这句话让欧阳淑端感动不已。
几年后,两家老人为他们举行了婚礼,因为严嵩家贫瘠,生活全靠岳父家帮衬,欧阳淑端对丈夫说:家里的生活支出你不用管,你只需要用功读书就可。
身为富家小姐,欧阳淑端毫无一点架子,每日孝敬公婆,照料丈夫衣食,洗衣做饭,忙里忙外,毫无怨言。
严嵩不负众望,二十五岁以二甲第二名也就是总成绩第五,被赐进士出身,进翰林院任编修。
初入官场的严嵩,因为不擅钻营,遭受到上司和同僚的打压排挤,他愤怒之下,退官回籍,颓然病倒不起。
欧阳淑端心急如焚,她从娘家要来金银,不惜重金,遍请名医,为丈夫诊断医治,自己衣不解带,在榻前伺候,端茶倒水,喂饭熬药,一连十多天,不曾睡个安稳觉。
严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暗暗发誓,日后一旦自己有出头之日,一定不能辜负妻子的情意。
不久,严嵩病愈,他再次重返官场,这回,严嵩似乎变了个人,人活泛许多,也会主动和上司拉近关系增进感情了,妻子给他准备的金银也派上了用场,他的仕途越来越顺畅,官越做越大,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嘉靖二十一年(1524)63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二十七年(1548),因诬害首辅夏言,再任内阁首辅,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
欧阳淑端也近水楼台先得月,水涨船高,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这时的她,早已人老珠黄,全无姿色可言,可是,严嵩仍然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百依百顺,从不违逆。
按理说,严嵩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混得如此风光,有个三妻四妾也属于平常,欧阳淑端也默许他纳妾,可是,严嵩很自律,他认为,倘若没有欧阳淑端,自己早就病死在分宜老家了,作为男人,既然曾经立誓,要一心一意对待妻子,就不能自我放纵,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下属进献美女的好意,每天和欧阳淑端琴瑟和谐,恩恩爱爱。
欧阳淑端喜欢书法,尤其喜欢练习“六必居”这三个字,可总觉得写不好,严嵩就不厌其烦,一次次地手把手地教夫人练习,直到写出满意的字为止。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当欧阳淑端突然病逝后,严嵩的官运也到了头,隆庆元年(1567),被罢官抄家的严嵩贫病交加,无处可去,只得寄食于墓舍,捡拾点祭祀用的食物苟延残喘,没几天,在寒风刺骨中,他一头栽倒,凄凉死去,享年87岁。
死后,既无棺木,也无人吊唁,其大名在后世挤入《明史.奸臣传》。
严嵩的一生,跌宕起伏,落差之大,令人嗟叹!

作者简介

陈建国,青岛,策划师,系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北京微型小说研究会、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在海外和国内发表小说、散文、故事、童话等1200多篇,出版有小说集《陈建国传奇作品选》、情感美文集《允许我尘埃落定》等,约计150多万字。

签发/陈百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