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咏明妃
文/王俊海
题记:
明妃,即王昭君,西汉时期秭归人,字王嫱,汉元帝宫人。《京西杂记》中云“汉元帝宫女众多,就叫画工画像,看图召见宠幸。于是为了求得皇帝的早日宠幸,宫女们就都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画像被画的最差,因此始终得不到汉元帝的宠幸。后来匈奴来求亲,汉元帝就按图选了王昭君,临行前才发现昭君优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来就把毛延寿等许多画工都杀了。”王安石认为“意态由来画不成”,意思是说,王昭君这种美谁都画不出来,因为她太漂亮了,怎么画都不如她本人风韵。
![]()
昭君和亲事,
载史几千秋。
不知胡虏风情,
前路是忧愁。
此去心知难返,
着尽汉宫衣袂,
大漠一孤舟。
昭君露初面,
美貌盖神州。
脱汉衣,
入毡屋,
穿胡裘。
故乡远去千里,
为国我须留。
风送心声南去,
带上匈奴归顺,
塞北再无忧。
一任明妃在,
汉帝卧高楼。
![]()
附:《明妃曲》 王安石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
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
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
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
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
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
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
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
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
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
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
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
尚有哀弦留至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