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这样的秋果,已红得发紫,色浓多汁,小脸多情,尝了一颗,甜味很正,新鲜欲滴。我是听卖葡萄的大姐说已罢园了,仅此一次。从胃不舒服到现在,很少驻足留连瓜果前,看看也好,给丫头买点。
喜欢附近农人的菜,想起我曾经劳作的田园。而且,他们大方无欺,不缺斤少两,果蔬往往带着清晨的露滴。有位大哥已在挑,只是他在筐里拨拉来去,基本已见底,好像还不满意,一看便眼光极高,很有品味。

可能他一贯如此,不然可得有忍受腹诽的勇气,和他人隐含的鄙夷。都想要好的,挑拣得适度,不能影响其他还待售的。卖葡萄的大姐陪着笑意,也不愿与他缠事。我来得晚,已秤毕,他还在磨叽,不甘心地摆来翻去。终于挑好了三串,还要把他认为不好的摘去。六元五角,一般卖东西的都喜欢凑个整,欲给他添,五角钱他也坚持要入眼看上的。大姐估计不想让他再拍续集,坚持不凑够七元了。
他开始慢吞吞地掏钱,这不是手脚不麻利,而是不甘心的眼角余光还在看有没有“余辜”的,如有可能,似乎还想挑拣挑拣。而且,既然这样了,又拧下一个,剥皮吃了,能揩一点是一点。他这么细致,计较,惹不惹他都会睚眦必报。然而他忘了,现在市场上的农人也阅人无数,个个小小狡黠不说,且心若烛火,洞明一切。不过他这种做派常有,也不惧别个人言高低,也不在乎他人问候他祖宗于心里。

世上太多大丈夫、真君子,但也有很多道貌岸然,仅仪表堂堂的刻薄吝啬之男子,勿以出身、富贵、相貌论。市井之中,莫以妇人、弱卑论,她们的大气、豪气已足以让某些人汗颜。也有的男子身残志坚,弱肩担道义。世相百态,一个人的素质修养,有时还不抵一串串葡萄,已被自己无情出卖。
不想因为一点东西被人憎恶、唾弃,葡萄虽好,甜也吃得,酸也吃得,那种不吃一点亏,即便一碗水,也想榨一两油的形象太难抹去。皆是凡人,即便不能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起码有个分寸,对物的尊重,对卖主的尊重,才能获得对自己的尊重。
熙熙攘攘的早市,川流不息的人群,菜贩菜农穿插其中。每天这里发生不同的故事,但不用斗智斗勇,如果日子窘一点,捉襟见肘,就保留一丝爱自己的尊严;如果小富即安,那么就不要计较添堵,自己心里也畅快点。葡萄好消化,甜度也要沾一点。

作者简介:
拙兰,河南洛阳人。业余喜欢码字读书,作品见诸于纸刊,微信公众号。生活简单随意,内心自由丰盈。只是想,有人可伴,有书可读,有荫可蔽,有暖可取,人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