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琐记
文/枫
我所记住的和过过的“三八”妇女节实在算不上很多。
唯一印象最深的那一个“三八”,己经是四十多年前了。
那是在唐山大地震之后。那时,我回城工作时间还不长。虽然被分在商业系统,但那时的唐山人几乎大部分都在干着同一种基建的活儿…建设新唐山。
我们每天工作强度之大,时间之长,令人久久难忘。
就在那一个大年之后的,乍暖还寒的日子里,在一阵突然而来的霏霏细雨中。我人生的第一个“三八”妇女节,就那样悄悄降临了。
记得那天下午。大家夲来正在搬运石棉瓦,单位领导突然叫停,临时通知:女职工可以收工了。一会儿集体去看电影。
同伴们一阵欢呼!我也将“抢”到手的电影票看了又看…
后来,我还是毅然决然的把电影票让给了別人。这件事虽然不大,但对于己经好几年没有看过电影的我来说,也是经过了一番又一番的艰难抉择之后,才作出决定的。电影不看!回家——干活!
那时,对于地震中失去了父母亲人,又初为人妇,初为人母的我来说,孩子才刚刚几个月大。我和我丈夫同时上班。我们一家三口,居住的这间小小简易房的日子,过得并不象其它有老人帮衬着的那样井井有条。当时,我的孩子只能托邻居临时带带。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时候是处于忙乱之中的。
每天都似乎有做不完的家务……我是多么需要这个额外的,可以由自己支配的宝贵时间啊!哪怕只有半天……
所以,当别人成帮结伙前往不远处的,简易电影院去看电影时,我却一个人,朝着相反的方向,一路顶着雨,一路往家赶。
记得那天气温骤降。我身上那件条绒外衣己经完全湿透,头发也滴着水…我内心依然是兴奋的。一路上己经盘算好,回家干活的所有程序。
等生着了炉子,洗完了衣服,然后迅速跑去抱回了孩子。然后边逗孩子,边做饭…一切都是那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等我丈夫下班。我们终于比平日里任何一天,都更及时的吃上了一顿,真正熬夠了“火候”的大渣子粥。
那一晚,我也终于能拿出一点时间,练习了我的珠算作业…那是单位几天后就要考核的。
那一晚,我也终于能夠早些上床,安安心心的依偎着孩子,并好好的犒劳了一下自己早己透支的睡眠。
第二天到单位。我发现场面好热闹啊!原来是看了电影的这帮人儿们,一个个还都处在极度兴奋之中。大家还在兴致勃勃讨论着电影女主角“阿信”。她们一遍遍描述剧情。绘声绘色模仿演员…笑声一阵接一阵…我,只有跟着傻笑的份儿…
之后几年的时间里,孩子渐渐长大了。唐山人己经住上了明亮宽敝的新楼房。生活和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后来,家家都有了电視机,影碟机。
一次不经意间我又想起了《阿信》。于是,我丈夫跑了好几家音像店,专门为我去踅摸《阿信》的光盘,未果。他还是不罢休,好象这也是他的一个遗憾似的……
我虽然没有机会再看《阿信》,但是同伴们口中描述的那个小女人,我己经记在心里,我确信她是聪慧而能干的。她的“形象”,常常在我脑海里浮現……
时间过得好快。
不知多少个“三八”匆匆过去了。
可是我,仍然难忘那一个“三八”。
2022年3月6日


作者简介:李叶芬,网名(枫),1968年至1976年上山下乡,1976年后在唐山商业系统工作至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