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惊了谁
作者:曹春梅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节气总是随着年轮的辗转周而复始,时光年轮上又一度春秋寒暑,转眼间立春已去,雨水也匆匆而过。
今天是虎年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清晨,我从睁开眼那一刻起,侧耳倾听,生怕错过一声雷声,然而,整整一天,没有雷声。
起床前,我依然和懒惰对抗与恐惧抗争后,去晨跑。晨跑的人们已脱去厚厚的冬装,常年晨跑的几名健将身着运动背心短裤,依然汗流浃背。跑道上每天都有新的面孔,跑地比较缓慢或干脆步行。
回家路上,我特别留意观察周边的变化,迎春花开了,玉兰花开了,小草破土伸展,柳条由黄泛绿,放眼望去“草色遥看近却无”。我试图在树下,草丛中,路边石缝处,发现一只蚂蚁或者毛毛虫,然而没有。
回到家中,我竟然用铁掀翻了翻院子树下的土,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只蚯蚓或者不知道名字的小虫虫,就是想看到微小的昆虫现身,来证明这个节气的准确和神奇。然而没有。
上班路上车水马龙,踏入庄严肃穆的法院大门,首先经过第一道门卡,将身份证放在冰冷的仪器上,面对仪器正前方镜头,自动识别后,进入第一道栅栏。疫情期间,多一道屏障,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走出第二道门,进入宽敞的大院,经过10多米的泊油路面,登上第一个15级台阶,接下来3米多平台,再拾阶而上第二个15级台阶,6米左右平台正前方,矗立着玻璃门,北扇进口,南扇出口。推开宽敞明亮的玻璃门,一条只能容一人经过的狭窄金属探测安检门,三四个表情严肃的保安。进入人员把随身携带物品放在安检设备中,检测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再经过一个铁栅栏,立正接受X设备仪器监测后,这时经过检测的携带物品正好检测完毕,认领自己的物品后,登上一层楼,把携带物品和手机放到指定的橱柜里,才真正进入法院审判区域。这是外来人员必不可少的检测程序。
我一直低头寻找,径直来到办公室,抬头看看四周墙壁上也没有壁虎之类的虫虫。低头看办公桌台历上清清楚楚写着2022年3月5日惊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惊蛰即上天一雷声,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我喃喃自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但是,真正感知时间的跳动,把握好节点,深谙古人智慧,候时而动,蓄势而“蛰”,应时而“惊”的人又有多少呢?
种田的人都知道“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麦到芒种谷到秋,骑着霜降刨芋头。”这些人都是掐着节点完成每一件农事。而我是个不会种田的人,混迹在喧嚣嘈杂无序的生活中,茫茫然,浑浑噩噩不知度过了几番风雨几度春秋,不惑之年已过,到了知天命时才开始对二十四节气感兴趣,聆听《二十四节气知识讲座》,知道七十二物候,五天一微,三微一著,原来成语见微知著出自二十四节气。才知道立春解冻,雨水消融。实际上惊蛰北方不打雷,打雷要在春分后10到15天之间,真正惊醒冬眠动物的不是雷声,是温度。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昆虫结束冬眠,惊而出洞的原因。立春之时,那些冬眠的动物也将渐渐苏醒,开始睁开惺忪睡眼,舒展身姿,探头探脑,摇摇欲试,准备出洞。
农谚有云:“到了惊蛰,耕地不能歇。”田野阡陌处处有辛勤劳作的农民。惊蛰一候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草长莺飞,万物萌动,蛰伏了一季凛冬的花草虫蛇,终可破土而出,大自然以雷为号角,鸣醒蛰伏已久的芸芸生命。
这是一个饱含深情的世界,每个人对二十四节气的感悟不同,每个年龄段对二十四节气的体悟也不尽然。每一个节气,都是万物与自然的默契和约定。二十四节气,犹如娉婷于季节枝头上一朵朵风情各异的花儿,到了时节自然如约盛开。人也如是,美好的遇见如期而至,候时而动,过时不候。每个人的内心都穴居着一只猛虎,追逐着功名利禄,嗅一下蔷薇会被扎哭。电影《赎罪》里有这样一句话:“人,归根到底是一个物质存在,很容易受伤,却不容易修复。”
大自然是最好的疗愈场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只有唤醒良知,保持并露出内心的光,才能走出黑暗,返璞归真,行所当行,抬头永见天空蓝。
春去冬来,自然界纷繁变换,这美好中深藏一种人尽皆知却极易忽略的秩序存在,正如生活中要遵守法律、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甚至人内心的秩序是建立在对外界环境正确的意识当中,总而言之,秩序是有条不紊的,打破纷扰和秩序的冲突,感知自然时令的同时还要听从内心的声音,让生活过的有节奏才有质感,才能将柴米油盐烹煮出诗情画意,不骄不躁,才能将冷暖四季临摹成最美好的风景。
伴随着惊蛰的到来,春天的气息将愈发浓厚,听不到自然界的雷声,那就让思想的雷鸣唤醒沉睡的心灵,让春雨洒向心田,滋养生命之根,让春风荡涤粗粝的灵魂。走向春天,去赴一场盛大的花事,听花开的声音,眼里有绿意,心上有花香,尽情地接受阳光的洗礼。
作者简介:曹春梅,笔名,嘉卉,山东省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济宁分会理事,作品散见《青年文学家》《都市头条》《西散原创》《济宁晚报》《齐鲁文坛》《济宁散文》《邹城文艺》等报刊及网络微信公众平台。
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