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兴
买车买车!不买车这日子没法过了。
其实没有车在城里倒还没有什么,我家地理位置不赖,公交四通八达,要是运气好,还能打上出租车。但是一回到乡下老家,脸面简直没地方搁——人家当农民的亲戚朋友,差不多都开上了小卧车,就我这个在城里当干部的,走亲戚还骑脚踏车。看着老母亲对亲戚家小车那艳羡的目光,我心中暗暗下定决心:砸锅卖铁,也要买车。
其实细论起来,我家买车还是有必要的。我虽住在单位,家离办公室也就一百米,但是上次同学聚会,只有我一人是乘公交前往。我爱人的单位虽说距家步行也就十分钟,但是据说单位没有车的也只有她了。最需要车的当然是宝贝女儿,每天上学要挤三四站路的公交,早就想开车送她上下学了——虽然她已上到高中,已过了最需要接送的年龄。
于是召集紧急家庭会议,研究讨论买车事宜,没想到受到全体成员的一致拥护。女儿在讨论发言中强调,每次看到人家家长开车接送子女,心中就不由生出自卑感来,总盼着父母也能开车接送自己。会上,“财政部长”——爱人,做了全家财政收支情况的报告,并将购车预算确定在10万以内。
于是我和爱人一边学照一边看车,我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上网恶补汽车知识,短时间就由车盲变成了车通。老家亲戚们虽然都是农民,但是都在做生意,上网一查,开的车都不便宜。但是他们的车均为日韩系,我们要想不丢面子,只能出奇制胜——在车系上做文章,最终选定德系。
终于盼到了驾照,立即奔赴4S店提回看了又看的爱车。一忽悠两忽悠,低配手动成了高配自动,车价当然超出了预算,好在可以贷款。虽然房贷尚未还完,但是债多了不愁,虱多了不痒。
车刚开回来,正赶上老家过事,于是衣锦还乡,风光一把。看着亲戚们故作镇定但略带讶异的眼神,我的心里哪个美呀。老母亲也是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仔仔细细把我的车打量了个够。忽然,母亲盯着车标问:“你这车多钱?”我说:“15万呀”。母亲又问:“那你黑牛哥的车和你一个牌子,为啥人家的车才5万?”我哑然失笑:那哪是同一个牌子,虽然都是圆圈里一个蓝色的图案,但我那是德国品牌,他的则是国产品牌。
有了车,爱人每天早早起床,送女儿上学。女儿也是兴高采烈,上学积极性空前提高。我没事也开车去郊外兜几圈,全家人都沉浸在有车一族的喜悦中。
新鲜劲一过,爱人说她早上有些起不来了,问我能不能接替,我当然义无反顾。但是我没有早起的习惯,几天下来就有些吃不消了。还是女儿乖巧,主动要求不让我们送了。她说,坐我们的车要比坐公交车起得更早,而且看着我们把车开得歪歪扭扭还得为我们提心吊胆。我说,起得早那还不是要热车、要擦车、怕堵车嘛,再说,就我们这水平哪里敢和公交车赛跑。
女儿上学不再送了——小孩子多吃些苦也好。但车闲着也不行,闲着容易坏。于是爱人每天开车去上班。但是开车比步行每天要早出发至少半小时,我十分不解,难道是为了显摆?一问方知,去晚就没有车位了。
这阵子,爱人上班又恢复了以前的“11路”。爱人说,走路又锻炼身体又自在。我家的车就静静地停在楼下——不过,车没浪费,回老家还要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