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作者越青2017年重返防化团营房)
编者:
今天是三月一日,是我们原籍清江市360名战友应征入伍奔赴原南京军区防化团46周年的纪念日。越青战友创作了一首激情昂扬的诗,奉献给战友、奉献给军营、奉献给青春。诗人尘清也曾经是位军人,他懂诗、懂军营、更懂人生。他的诗评,佳作也!
一九七六年,我人生的意义(组诗)
——献给同年入伍的南京防化团战友们
越青
成年之心
那一年
我将一颗心脏郑重地放进
即将远行的背包
黄色的背包带
像地球的经纬线
将心脏裹进了
向往已久的军营
从此
不再浪漫
不敢丢失
更不会变节
走进成年的心脏
以拳头的形式宣誓
将不再属于某个个体
它是长城的一块砖
是疆域警惕的一朵云
是遍地稻黍的保姆
也是亲人们祥和的安慰
热血在沸腾
滚烫的心脏
将滚烫的血泵出
每一寸毛细血管被焐热
血的流速胜过射出的子弹
血的膨胀与手榴弹的爆炸声
媲美
还有
核裂变的原理走出了书本
点燃了通红的火球
火球蘸着血液放射激情
诚然
年轻的身体还不够坚韧
必须在那片靶场反复摔打
稚嫩的心脏还不够坚硬
必须接受“爱”的熔炼
意志和信念在摔打和熔炼中铸就
闭上眼睛
必须辨别前行的方向
从那时起
时刻准备着
告别城市和乡村
时刻准备着
告别父母和亲人
时刻准备着
聆听祖国的号令
时刻准备着
将热血激情抛洒
所有这些
正是沸腾的终极意义
震动与警惕
那一年
我们很年轻
平凡的生活
已搁不下
诚惶诚恐这个词语
三月的飘雪
在新军装上飞散
六月的震动
总觉得是一次意外
九月,就在九月
星星和大地一齐落泪
我们成为新的生命
震动使脑电波变得更加活跃
震动在心中聚集千万个“为什么?”
震动让手中的钢枪握得更紧
在震动面前
我们只能保持表面的镇静
答案在十月公布
那又是一次巨大的震动
颠覆了山,颠覆了水
生活中熟悉的面孔
顷刻之间变得狰狞
我们警醒
更加警惕
生活中还有多少虚假
等待我们重新长大后去识别
2022年3月1日

附诗评:
放飞青春的坚守
——越青先生组诗《一九七六年,我人生的意义》赏读
尘清
青春是美好的,每一个青春都会刻在记忆深处。青春的价值在于无限的可能性和无数个不确定性。可是,对于和越青同年代的我们那一代人,青春成长的空间是局限和局促的,没有生命绽放的环境温度,木然活着的一群人,放眼望去,四下萧瑟,天际线迷茫。所幸,我们懵懂的青春后来都踅进了一条在当时看起来还算光鲜的路——参军。
越青先生的组诗《一九七六年,我人生的意义》,记录的正是特定年份个体生命的羽化和感受。一九七六年之于越青先生到底有什么不寻常意义呢?他用三首诗,实际上是三个分节诗篇进行了传递。首先讲述了《成年之心》。那一年,青春的心被放进了被包,踏上了远行的路。从此/不再浪漫/不敢丢失/更不会变节。青春被一个决定定格了方向,并快速成长,如同一枚被摧红的柿子,具备了奉献的色泽。自在的青春被经纬线规范为服从和服务,他成了一名战士。
在《热血在沸腾》一篇中,他把青春奉献的决心写在靶场上,写在共和国惊天一爆的辉煌中。他是战士,是防化兵,是核爆试验的参与者,年轻的生命与共和国安危有了紧密的联系。因此,他写道:滚烫的心脏/将滚烫的血泵出/每一寸毛细血管被焐热/血的流速超过射出的子弹/血的膨胀与爆炸的手榴弹/媲美……。虽然年轻,虽然青涩,虽然幼雅,但生命自觉的意义巳然有了皈依,并在那份坚守中获得了信念的定力。
对越青先生而言,一九七六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个年轻人的生命在这一年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样,共和国的命运也在这一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颠覆。这一年,祖国涅磐而生。作为身历其间的年轻战士,思想和灵魂的震撼是难以想象的,并且在震撼中坚定了手握钢枪的誓言。由此,决定了一名战士和国运相守的誓言。我们警惕/更加警惕/生活中还有多少虚假/等待我们重新长大后去识别……
这就是越青先生的一九七六年,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九七六年。欣赏他的这一组诗篇,我们仿佛走进了上个时代那一群人的情怀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秉持,虽不及高山流水之奔腾磅礴,但那份坚守的力道仍然泻地有声,延绵不绝。
2022年3月1日
《放飞青春的坚守》诗评作者简介:
尘清,本名张建龙。男。中国检察官作家协会会员,江苏作家协会会员,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