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一出诸葛亮的大戏
(上)
文/孙宏恩
(原创 《家在山河间》 )
2022-02-26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诸葛亮举世闻名,他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典范,又是廉洁的表率,教育的先驱,千百年来受人崇拜敬仰。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22年元旦文艺晚会就演了一场诸葛亮的大戏,有京韵大鼓,有京剧和各种地方剧种的不同剧目的诸葛亮戏,让人们在欣赏之余受到思想的熏陶,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引经据典,把诸葛亮精神作为党员干部的培训教材,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我们临猗县孙吉镇天兴村世传是诸葛亮的出生地,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诸葛亮故事独特而神奇,曾经的武侯庙历史悠久,建筑宏伟。这是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值得我们挖掘、传承。正是基于此,我们在家乡这片具有悠久传统文化历史的热土上,搭起了广阔的舞台,上演了一出以诸葛亮为研究主题的文化大戏。
2019年,在临猗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由省人大代表原孙吉医院院长严耀国、原孙吉镇人大主席孙青贤、天兴村支部书记等有识之士牵头,一批情系乡土的退休老干部组成了临猗县诸葛亮文化研究会,这是一个纯粹的民间组织,研究会克服困难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保护武侯庙遗址,搜集当年庙宇的遗物,研究论证武侯出生地的依据与真实性,挖掘武侯文化内涵,规划设计武侯文化博览园, 三年多来,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积极发声,奔走呼告,组织人员联系全国诸葛亮文化研究会,多方考证,研究人员不断夯实史料、发表研究论文,利用各种渠道向外扩大河东诸葛亮文化的影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世传武侯生于天兴”的探索,大致是从传说故事、民俗民谣、信史考证和辅助依据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与论证的。
正史《三国志》明确记载:诸葛亮,琅琊阳都人。古代名人的祖籍、郡望与出生地不相吻合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武则天的女史、史上唯一的一位女宰相上官婉儿,《 旧唐书》上记载陕州人,后来考古发掘的墓葬有“陇西郡上邽人”的记载,能说《旧唐书》写错了吗?显然是祖籍与出生地的问题,上官家族在隋唐以前就是陇西大户,上官婉儿是陇西人不错,是陕州人也正确。琅琊阳都,是西汉初年的司隶校尉、诸葛家族公认的始祖诸葛丰的籍贯;而我们临猗天兴村世传乃是诸葛亮的出生地,这二者有关先贤诸葛亮籍贯的表述是不矛盾的。 相传诸葛亮出生的年代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其家人逃亡到天兴铺暂住下来,诸葛亮就出生了。由于后来诸葛亮名气太大,有关他的传说故事都带有几分神奇的色彩,他得到了三部天书和半颗红丹,有了法力,施法玩火,失火惹祸,被抓入狱,乘龙逃脱,卧龙南阳的系列故事在天兴方圆百里口口相传,经久不衰。另外,浪池斩妖、计挖壕沟和宗儿破塔的民间传说在天兴周边的村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在我们当地流传甚广的民歌、民谣,也反映出诸葛亮是天兴人:“张仪村里出宰相,天兴出了个诸葛亮。”“薛稷庄的驸马排成行,后土娘娘她老妈在东丁王”。
民间的许多习俗,都与诸葛亮有关,比如老人穿的大棉袄就叫卧龙带;老人临终要戴一顶诸葛亮帽;产妇月子里不能吃馍馍只能吃“薄脆”;十月一送寒衣,送完寒衣上天兴会,天兴会上唱大戏,就是不能唱《黄鹤楼》等等。
还有各种戏剧台词,例如:“我皇叔说起他的孔明先生,本是荣河天庆村人氏,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道号卧龙。”
民间史料中的歌谣云:荣河县里出汤王,后出一人诸葛亮,善理八卦火烧曹。
还有一个版本:荣河县内出汤王 ,后出一人诸葛亮,万里八卦晓阴阳。
如果说这些属于民间的东西,不足以证明诸葛亮的出生地就在天兴,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嘉靖17年版的《荣河县志》,她是荣河县现存最早的一套县志,其实,修县志始于唐代,其修订的严格程度也是很高的。志,为古列国之史,志者记也,记其事也。方志的修订是中央诏修,官员主持,文人乡贤参与,这样的规格,足见统治者的重视。“小而一邑,大而天下,皆有之,不可缺。”方志其实就是缩小了的国史,其真实性、可信度堪与国史比肩。而明嘉靖17年版《荣河县志》是由当时的县令唐镕、教谕周晟主持编修,生员武思忠搜访记录的,具体操刀成书的是猗氏儒学教谕宋纲。就是在这套县志中,有“天兴铺”的记载,这是因为天兴处在汾阴古道这个交通要道上,所以才成为一个铺舍,这些铺舍仿佛国家机器的末梢神经,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曾经为封建统治者管理人民起到过重要作用。
《荣河县志》中还载有: 诸葛武侯墓在城南三十里天兴村。岁久,尽被乡人平做耕地种植,止遗看墓寺底庙在焉,今名寺底村。
其实,早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天兴的武侯墓已找不见了,寺底庙还在,是用来供看墓护墓的人居住的。时代有变迁,寺底村名却没变。
就在这套县志中的“祠祀”部分,有这样一段话:“诸葛武侯庙在县城东南三十里天兴村,世传武侯生于天兴,长在寺底。即今庙址在寺底村。亦谓看武侯墓之庙。”这段话是到目前为止,古往今来,南北纵横,正史野闻中唯一的一处明确记录诸葛亮出生地的文字。主编宋纲还加了按语:亮生于天兴,长在寺底。及考通鉴:琅琊人亮,寓居襄阳隆中。谓之曰“寓居”,则生斯长斯或可信也。
宋纲也不是轻信之人,他参考古籍,给出了理由:襄阳隆中是诸葛亮的寓居之所,那么世传他生于天兴,或许就是真的了吧。他的按语中还有这么一句话:一说天兴村古亦称琅邪,称琅邪,荣耆宦所述者。还有一种说法,古时候的天兴村也叫“琅邪”,这种说法是我们荣河的一位年老的官宦提供的。


作者简介:孙宏恩,女,60后,临猗孙吉人,从教30多年,好读书,业余以码字为乐,不想成名,纯属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