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随笔)
朱三奇(甘肃)

北方的柳,故乡的柳,远望淡淡的金色于阳光蓝天融为一体,近看丝丝金条或金线婀娜多姿,积雪还未消去,寒风还在耳畔,初春的柳让人感到了春的讯息。在北国春柳仿佛春的代名词,有春无柳无生机,有柳无春不精神的感觉。春让人想到柳有惜别之情。李白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感慨,更有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惋惜,还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无数诗人用诗来赞美柳,直抒胸意。
我对柳产生别样的情结,不是春来绿如烟的美,唤来春鸟枝上啼,也不是夏来凉风习习,柳絮飞扬,婀娜多姿之美,更不是秋来斜风细雨的美,。而是她极强的生命力,不是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说吗?在故乡柳树是最多最普通的树种,山山峁峁,沟沟畔畔到处都有她的踪影,春天玩皮的孩童,常用她做笛子,编凉帽,闲不住的老农,用枝条打笼框……但丝毫没有降低他顽强的生命力。数年来,小柳长成参天的大树成为故乡的标志,为故乡遮蔽风雨。昔日玩皮的孩童,离开故乡成了远方的游子,逢年归来见到了故乡的柳树,仿佛见到饱经沧桑的老人,无限的感慨,噢,故乡的柳树就是留守的老人,见证着游子的成长,树下有游子的童年,柳树与老人游子有一段难入割舍的亲情。

出外漂泊的游子,每到春天老人在柳浪闻莺的地方等你归来,怀念故乡,怀念童年。

作者简介:朱三奇,甘肃省镇原县人,农民,好学上进,与生活挑战。三奇:绘画、书法、写作。这三门都独有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