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兴
这几天,每次看见这只凳子,我都不由得心生暖意。
这是一只普通的凳子:一个圆面,三条铁腿,较高的那种。主人细心地给凳子套了一个透明塑料袋,并在凳子上面放了一张A4纸,纸上用大字写着:“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朋友,你们辛苦了,凳子已消过毒,可以坐在上面休息或把物品放在上面”。这只凳子就放在我们单元11楼的楼道里,一户居民的家门口。
我们这个单元被封控已接近半个月,这半个月里,我都在单元里做志愿者。本单元共23层,115户,实际居住109户,居民284人,退休老人占一多半。我们这五六个志愿者是单元里的居民,平均年龄54岁,在单元里已算是比较年轻的了。小区刚封闭时,大家看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都很辛苦且人手不够,就都报名在小区里做了志愿者。单元被封空后就只能在单元内活动了。单元里的居民被要求足不出户,大家的食品、药品等生活物资就由我们几个转运进来。居民们每天还要做一次核酸,我们就协助医护人员上门进行。每天上上下,忙忙碌碌,也挺辛苦。尤其遇上分发政府蔬菜这类“大活”,大家一趟趟运送,回到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记得刚开始的一天,上午10点左右,我们和医护人员一起来到11楼这家居民门前,准备做核酸。护士像往常一样举起棉签采样,可能是居民站得稍远了一点,护士说,“麻烦你稍微往前一点,我腰疼得厉害,实在不想动”。大家一问,原来这位护士早上3点多就起床了,兜兜转转,8点多才来到我们小区采样。她来自陕南,到省城都二十天了,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且长时间站立,身体确实有点吃不消。谁料这位居民十分有心,第二天再来他家时,门口就多了这只凳子。
对于我们的工作,绝大多数居民都是理解和支持的。有些居民还时常对我们说“你们辛苦了”、“谢谢”等话语,我们虽然知道是居民客气,心里依旧暖洋洋的。但也有个别居民配合不够积极。比如有一次做核酸,我敲开一户家门后,居民一脸的不高兴,说是我敲门声音太大,把她吓着了。我确实敲得声音大了点,但开始时是小声敲的,敲不开才逐渐加大的。但我只能向居民道歉,只求不影响做核酸的速度。每当这个时候,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11楼的那只凳子,它能给我勇气和力量。
其实这只凳子,大家并未使用过几次,但它对于我们却弥足珍贵,其中包含着居民对我们的理解与支持。有一次我终于忍不住,对这位居民说:“谢谢你的凳子”。居民说:“没啥没啥,能为你们提供一点便利,也算是我为抗疫出了一份力嘛”。的确,疫情是一次淬炼,使我们更加坚强不屈;疫情是一场洗礼,使我们更加团结凝聚。有这样的居民,有这样的医护人员,再加上我们这些志愿者,小小病毒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在这寒冷的季节,一只小小的凳子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更坚定了我们奋战到底的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