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深厚与浅薄
文‖ 周大策
“自家好处掩藏几分,这是涵蓄以养深;别人不好处掩藏几分,这是涵容以养厚”。
这段话,出自何人之口,我不记得了,但我却把涵养“深厚”之意铭记在心。

去年11月上旬,我曾在三篇(首)散文和诗中说过: “人生是一种建设”。
我领悟,在“人生建设”中,应该注重“涵蓄和“涵容”,培养“深与厚”的德性,刬割“浅与薄”的根性。。
人类的智慧,多半是凝结在沉思中。
一个有教养的人,往往是沉默寡言的。但他不笨,心里明白嘴不说。
他寡言,但他不愚笨,心里明白嘴不说。
他沉默,但他不寂寞,因为他与真理同在,与宇宙共存。除了空气、阳光和一些维持生命的物质外,他不需要更多的东西。
这样的人,有“我”存在,但他那个“我”,不是自私自利的“我”,而是利人利世的“我”。
到了这种境界,也就是所谓“忘我”的境界了。自己既无所求,“深厚”自在其中。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夸耀自己的好处,更无须揭露别人一般的羞丑了。
可是在现实社会中,有一些人“自我”太盛,常常为了一己蝇头小利,互相攻讦,争得脸红脖粗,头破血流,甚至你死我活。尤其是有些子女与父(母)之间、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对布公堂,其实这都是愚不可及。
细想想,即使你争到了手,又能怎样呢?伤了和气或亲情,臭了名声,失了品德,这些负产品还是不留下来为好!

说到这儿,使我联想到了幽兰和蔓草两种植物。
从古至今,幽兰多半生长在深谷或空静处,从不与群芳争奇斗艳,因为它具有“深厚”的美德。
芳心慧质,静水滋润。
深谷相融,浑然天成。
静静开放,不肯惹尘。
清香风晓,彩蝶访巡。
蔓草,从古至今,不分场地到处丛生。它的长处一是生命力旺盛,二是能绿化植被。但是它也有令人烦恼与厌恶之处,从不被人重视。究其根原,在于它有“浅薄”的“根性”。
做人,应该注重涵养“深与厚”的德性,刬割“浅与薄”的“根性”。不要让蔓草蒙住双眼,缠住双脚!
请你走向空谷清静处,去寻找几株幽兰,换换被腐草污染了的空气吧!

附言:
学做人,应该读读《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由20篇的片断篇章集合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与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作者简介
周大策,祖籍山东高唐县,出生于吉林磐石市。现年八十三岁,从机关退休。爱好文字,喜欢动笔。自2020年初入井冈山二群开始习练诗文,成为群友中一名老龄小学生。我的诗观是: 力求书写贴近生活,并让人能读懂、有共鸣、有情怀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