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原淮阴市委书记李绶章
胥全迎
今天《掌上淮安》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消息:《淮安与南林大合建南林大淮安校区》,令我高兴。南京林业大学是中央与江苏省共建的著名的大学,已经在我们淮安建成并运行了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现南林大直接在淮安建校区,公办本科,意义大不同。淮安,是农业大市,南林大将淮安作为教学与发展的重点,前景无疑是双赢的。
读此消息后,脑海中自然浮现出一个领导干部的形象:李绶章。他就是南京林业大学(原名南京林学院)的毕业研究生,曾在省农林厅当处长,后任省农委副主任,1983年当选江苏省副省长。1984年8月,以副省长的身份来淮,接替丁铁兼任淮阴市委书记。当时,李绶章的农学研究生的学历和副省长的职位,引起淮阴干部群众的高度关注。也说明,省委对淮阴发展的高度重视。
1984年的12月初,江苏省首届人才交流大会在位于南京市山西路的南京军区俱乐部举行。当时我在清江石油化工厂政工科工作(当时组织人事工作仍在政工科)。这个大会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那天,我正在摊位招揽人才(应届毕业生和有职称有学历的专业人才),我厂党委书记何寿凯也在现场指导。会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此时,有两个人来到我厂的摊位,竟是淮阴市委书记李绶章和市长徐燕。两个人都戴着眼镜,精干、儒雅,典型的知识分子气质与模样。因徐燕原是清江化肥厂的副书记,所以同何寿凯书记很熟,当场聊了起来。李绶章书记平易近人,问话轻声慢语,了解企业的人才情况和经营情况。我感觉他没有架子,很亲切。我也没想到市委书记和市长都来交流现场,同他们有问有答直接对话。因此,对李绶章印象很深。
后来有一天,我在淮海北路的汽车总站附近,看到李绶章书记一个人,朝车站走去。我纳闷,他去干什么?还能坐班车?
黄冰书记接任后,李绶章回省继续担任副省长。那时候省一级领导干部研究生学历的,堪称凤毛麟角,他是中组部重点培养的高知领导。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88年7月11日,李绶章在南京病逝。淮阴干部群众为其扼腕叹息。要知道:这一年,他只有47岁啊!
后来,一位领导同志在淮阴日报发表的悼念李绶章的祭文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段:“李绶章同志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清政廉洁的有关规定,多次自己去汽车站自费购票,乘客车回南京……”一位副省长、市委书记,自费买车票乘客车回南京,这样级别的领导干部能做到这一点的,在当时也是少见或者是惟一的。我对李绶章在淮的工作无法全面评价。但仅凭这一条,我认为他就值得淮阴人民的称道。
1984年胡耀邦来淮阴市视察。李绶章当面汇报,请求胡耀邦同志同意沂淮铁路的建设。胡耀邦说:“你们要建沂淮铁路,我不反对!”正是这句“我不反对”的“金口玉言”,冲破了重重阻力,打通了审批最后的关口,才有了沂淮铁路的诞生。又仅凭这一项政绩,李绶章书记就值得淮阴人民永远的纪念!

2017.1.18发表于《淮安文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