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创 首 发

前 言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抗美援朝,对于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经历了艰难的18天,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终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毅然决然派遣中国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战 。
1953年7月,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在这场血与火的生死大搏杀中,志愿军指战员高度发扬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楷模和功臣。他们以自己的英勇奋斗、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创造了一桩又一桩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浩然正气歌,以壮丽的青春铺垫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以宝贵的鲜血浇开了和平与幸福的鲜花。他们的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的功绩将万古流芳,与世长存!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先后有三十多万名英雄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如今,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他们的形象,可是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这个世界最可爱的人。他们打出国威、打出军威、打出骨气,谱写了中华民族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为了英雄不被忘记。特创作抗美援朝英雄谱诗词71首,讲解那些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1周年。
抗美援朝,
伟人决策。
雪百年耻,
立开国威。
英雄輩出,
中华军魂。
功彪千秋,
万古永垂。
抗美援朝英雄谱
系列诗书连载
首 刊
(诗两首)
文/王嘉平
(一)
伟 人 颂
抗美援朝毛泽东,
力排众议坚出征。
开国打得一拳开,
免得列强百拳来。
运筹帷幄操全盘,
指挥天兵缚苍龙。
美帝折戟朝鲜岛,
中国人民唱大风。

作者注释:毛泽东决策抗美援朝--党史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抗美援朝,对于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经历了艰难的18天,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终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毅然决然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没有充分胜利的把握,出兵还是不出兵?军情紧急,压力巨大,决策异常艰难,毛泽东思之再三,夜不能寐。10月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中国出兵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10月4日至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再次讨论出兵援助朝鲜问题。会上仍有人主张不出兵或晚出兵,甚至建议摆出出兵的架势,把美军吓退。当时在党内外,甚至党内高层中都存在着“抗美援朝是不是会影响和平建设”的顾虑,对此毛泽东考虑得更为深远。毛泽东说:“如果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国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下。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向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所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毛泽东的“三把刀”比喻,形象地揭穿了美国亡中国之野心不死,显示出毛泽东高超的政治洞察力。“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更是体现了毛泽东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经过充分讨论,权衡了利弊,分析研究了参战的困难和有利条件后,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最终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二)
赞 彭 德 怀
横刀立马彭司令,
力挺主战毛泽东。
共谋軍国攸关事,
单骑虎穴察敌情①
不负重托彭德怀,
干掉美国十三星②
美帝建国二百载,
不胜条约首莶名。

作者注释:①朝战前,彭总为了掌握前线最真实的情况,他带着自己的秘书杨凤安以及几名随从和警卫人员,“单骑”深入异国,亲自勘察敌情,这样的胆识
着实让人钦佩。也正因为彭老总“单骑”勘察,准确掌握了敌情,才能在指挥作战中正确调整部署部队,在与美联军的第一回合交手中大获全胜,打懵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人,彭总充满凶险的北韩探险之旅,颇有古代侠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大智大勇,彰显了他甘为抗美援朝事业做奠基石的伟大人格,和万军敌中我自气定神闲的军事家气度。
②抗美援朝战争,美国总统接连任命三名联军总司令,均败于彭德怀手下。麦克阿瑟:五星级上将,李奇微:四星级上将,克拉克:四星级上将。
作者简介:书法家、诗人王嘉平,1946年出生,退休语文教师。自幼酷爱书法、诗词。书临《曹全碑》《华山碑》等汉代名碑和现代书法家刘炳森之隶帖。在书临前贤、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所创作隶书条幅深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创作的书法诗词曾被照金革命纪念馆、陕西省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藏。现为渭南市书法协会会员,富平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富平诗书画院院士,黄河金三角文研院富平分院会员。

主播简介
宋春献,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喜爱诵读、合唱,以声音抒发情怀,感恩社会。现为鸿雁诗轩文学平台主播,并担任国内多家媒体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