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寅春咏六十章
其一
乾坤虎啸又回春,当使东君扫瘴尘。
彩胜犹传风俗旧,桃符已贴岁华新。
饮将白雪喉方润,磨就清冰墨始匀。
因是承平开泰运,会敲警句报洪钧。
其二
瑞雪飞飘缠淑气,东风曳水划春波。
霓裳入曲尊同举,棠棣为诗律自和。
莫说修文今岁少,何言醉酒去年多。
近来因觉山居好,寂静无惭老薜萝。
其三
犹忆早年穿草鞋,登高意欲问清斋。
岂随造物怜霜鬓,恰向风尘送旅怀。
隔岁陈醅舒意醉,临春新句赏心谐。
此身犹幸仍康健,可伴蹉跎遍海涯。
其四
无须岁岁说龙蛇,玉历今翻寅虎夸。
莫道坚冰仍锁腊,但看艳雪却飞花。
元风拂曙柳条绽,春色卷帘梅蕊奢。
屈指山川苍翠滴,天时应律换年华。
其五
虽是深宵浅暮时,琼花呈瑞腊将微。
赋诗终岁人如昨,入梦初回事已非。
壸漏催声知律转,梅花弄色乞春归。
素心若与韶华竞,好待莺啼柳叶肥。
其六
开元旋转运鸿钧,青帝初收紫陌尘。
昨夕宵光几依旧,今朝曙色一番新。
梅花雪后山川秀,杨柳风前草木春。
奥密克戎当会靖,升平气象向坤垠。
其七
谈虎迎春气势昂,丛林笑傲独称王。
高崖有径乾坤阔,大野无垠岁月长。
八面威风动江海,一声怒吼震山梁。
如今人兽好相处,何惧当年武二郎。
其八
谁说新正贺客迟,和风丽日会相期。
把尊辛丑屠苏酒,来写壬寅隔岁诗。
曦色始升鸡早报,春光未至鸟先知。
骚人总被多情恼,吟债难偿老更疲。
其九
楹联贴罢尽传觞,除夕欢颜借酒光。
气候南来春会早,星辰北眺夜犹长。
随风孤雁难成字,献岁新梅勤作香。
乘气行时恒不息,耕桑寰海祝丰穰。
其十
擘画山川一望收,振衣节日上高楼。
迎春莫喜吟为虎,除岁何妨唤作牛。
五福临门祈岁首,三阳入牖豁晴眸。
倾尊无厌千杯饮,醉里钱塘不尽流。

十一
阖府围炉守岁时,桃符始换又佳期。
但凭虎啸威颜展,犹仗莺啼秀色驰。
谁谓古人身不朽,自嗟今是有清诗。
晨曦莫负神州望,好写东风第一枝。
十二
迎春谁不愿升平,又遣东君送漏声。
环宇同城办双奥,星辰独室伴三英。
天光华盖心堪醉,云气蓬莱眼倍清。
开岁京畿消息好,汉唐古国耀文明。
十三
莫以私心说自然,丑牛能耐忍长鞭。
临风搔首清堪画,驰雨描图倦悟玄。
吉日良辰开淑候,山光水色弄春妍。
三更鼓角酬诗稿,但咏融和胜旧年。
十四
雄鸡一唱启云扉,即见东方曦色微。
遣去寒鸿懂凋索,驰来娇燕想芳菲。
山梅赤绽花枝俏,垅麦青含草露肥。
自得悠闲常矍铄,浑搔白首对春晖。
十五
天道循环花甲匀,今朝斗柄转壬寅。
流莺恰恰春光早,瑞雪霏霏曙气伸。
暖意先行会除腊,寒威渐逐更生春。
东风引领过惊蛰,莺啭蛙鸣格外亲。
十六
暮霞曙色写无穷,老至新年锐气冲。
昨赞躬耕牛沐雨,今吟坐啸虎生风。
酒随日月自然醉,赋到山川更会工。
况值高朋好乘兴,擎觞却对白头翁。
十七
玉光何以灿如花,一片琼琳望眼赊。
双奥同城真可贺,五洲异域競相夸。
风云际遇琉璃滑,冰雪清娱翡翠加。
盛会广寒宫里办,而今谁不仰中华。
十八
酒冷深更梦不成,即晨提笔费周旋。
鞭炮频放祥光漫,阊阖初开瑞色明。
昨日宵分怜腊意,今朝坐久写春声。
若将心力图荣禄,白发无忧会自生。
十九
嗟尔挑灯夜未央,烛花那解傲冰霜。
冲寒沛雨催春色,带雪残梅伫腊香。
交泰三阳今日始,敛时五福本年昌。
暖驰海宇山川晓,望极苍旻报故乡。
二十
扶桑枝上唱金鸡,暖日扫云晴不低。
莺啭溪边争绿柳,燕飞垅上啄红泥。
东风帘卷祥烟迥,淑气窗含野径迷,
因是新年诗思涌,春声赋就玉壶携。

二十一
灯光璀璨自依然,有兴挥毫弄砚田。
江海风霜辞旧岁,乾坤气象入新年。
已知寒尽梅红后,犹见春生草绿前。
笑我忘机身尚健,至今难写杜陵篇。
二十二
律转洪钧气自佳,东风早已报天涯。
已催淑候山川丽,也遣阳和景物排。
陶令曾经开柳径,坡仙不必试芒鞋。
行吟但践春郊约,便会悠闲慰老怀。
二十三
红梅白雪两蹉跎,旧岁新宵又若何。
寂静街衢人已少,婆婆星月影无多。
驱除瘟疫当须尽,吟唱诗篇莫厌哦。
千里莺啼何日至,届时应赋太平歌。
二十四
就地幽居过大年,缘何又报起硝烟。
龙门山下旌旗展,罗刹江头鼓角传。
大爱悬壸存道义,初衷许国见贞坚。
长缨指日可缚魅,动地春雷开碧天。
二十五
藤鞋竹杖无人识,今日何知玉局翁。
白发怜谁岂堪似,青春奚自会相通。
松阴三径晴光动,柳色千门淑气融。
若得催芽品龙井,西湖应速领东风。
二十六
崇拜春神自古隆,句芒人面驾双龙。
千年礼乐元风里,一派山川晓日中。
草色临溪初自绿,桃花近岭向谁红。
行吟迟早终须约,诗与江南好雨融。
二十七
东山冉冉送宸晖,宇色初红影共依。
送腊乾坤能得暖,迎春时日蔚生翚。
凌空莺燕从风共,跃浪鱼龙倚势飞。
青帝年年布阳气,沧桑有道不能违。
二十八
因是芒神今驾到,迎春时刻报新晴。
须知瑞气先从柳,但觉寒威再唤莺。
习习和风传叶秀,曈曈柔日着花明。
冬魂凋索当将尽,万物来苏总发生。
二十九
出年犹见立春来,节物殊心总见催。
草木感时生气动,山川随意宿云开。
梅花信息天机泄,彩胜情怀地脉回。
若识东风何处在,吟声可以动千杯。
三十
春到人间今日始,雪消冬水满汀洲。
风生一啸犹凭虎,阴破三重何赖牛。
已见晴光収雨脚,犹知朗色沐冈头。
烟霞物外身何系,极目闲云意自悠。
中国古代神话及文献记载,春神(句芒),或名句龙,勾芒,木正,木帝,历代相传为司春之神。值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之际,解析其厚重文化意蕴,恢复其神圣继天立极之形象,乃事为迫切而意义重大也。

三十一
昨宵冬奥汉仪恢,笑傲寰球蹊径开。
虽嘱东风南国沐,且将春色北京栽。
鸟巢低洒瑶池雪,燕苑高擎玉镜台。
如此良辰能有几,琼花欲放莫先回。
三十二
薰风似仗勾芒势,又作鞭春到九州。
沐雨禾苗穿土绿,含晴毛竹带霞稠。
黄鹂已向新杨落,紫燕还朝故宅投。
举笔难题晋时帖,便携年月夕阳流。
三十三
已着东君启晓霞,遍吹和气满天涯。
春怀入酒杯频举,醉笔题诗墨乱加。
梅萼香消全结果,柳枝烟积半生芽。
新篇写就寄知己,龙井泉清任煮茶。
三十四
虽无传箭漏声移,气转乾坤正此时。
不说梅花春意早,何嗟杨柳午阴迟。
驱寒那得身无补,破梦犹惊鬓有丝。
笑问东风何解冻,挑灯对壁问谁知。
三十五
捷足阳春漫八郊,十分元气入云霄。
但祈雨顺山川胜,更愿风清莺燕娇。
金虎腾来身会健,青牛鞭罢岁丰饶。
浊醪赖尔勤相劝,莫笑坡仙一醉消。
三十六
试向游郊能即景,踏青莫负好风光。
未欺柏叶新春气,犹带梅花旧岁香。
草色驰来随鸭绿,柳条绽出见鹅黄。
行歌欲唱紫芝曲,丽日晴云会转芳。
三十七
崖边梅萼早偷新,恐是东皇恩不匀。
因料冰坚当契腊,须知雪化会成春。
阳和聚气先归柳,寒峭发威还着人。
草木当凭施雨露,千红万紫有精神。
三十八
无限斜阳故里愁,题诗落笔未能休。
岁寒冰雪真堪赋,物外烟霞难与俦。
春信方临暖应转,元和先到气初浮。
门前花朵何时放,为爱家山破旅忧。
三十九
不与佳人唱踏莎,新晴涉足更如何。
物心方喜寒威少,游客还随春意多。
向岭无须攀曙色,临江不必截清波。
每因身到聊敲句,抖擞斜晖冻笔呵。
四十
无声木帝落江湄,梅岭游蜂早已知。
重布阳和还有待,尽収肃杀末嫌迟。
放翁吟里风霜梦,子美杯中苦难诗。
冰雪虽多春定好,江南尽绽绿杨枝。

四十一
无主疏梅自会花,心殷碧宇亦流霞。
已于冬至勤锄笋,不到清明便品茶。
北极朝元青犊驾,南方迎气白云遐。
郊游何处寻芳草,各处山河茁嫩芽。
四十二
只因白雪不沾尘,收拾晴云便会新。
接地青筠犹在眼,连空白鸟已宜人。
寒消渐暖当除腊,冰解初融早报春。
浊酒盈卮有缘受,无聊一醉任天真。
四十三
自有风流蝶梦归,当年江左自光辉。
笋芽破土占芳节,梅蕊馨园沐玉妃。
一座皆穿华服聚,四时便得羽翰飞。
渐传春信家山到,从此池塘青草肥。
四十四
桃源何处可追寻,须向花前作醉吟。
老未成春千里意,寒方入梦百年心。
无生上界还依旧,解冻东风直至今。
草木无知青自好,只将和气蓄虚襟。
四十五
春透梅梢已解寒,频飞彩燕拟追欢。
桃花近路红人面,芝草临溪绿钓滩。
如把阴晴祈雨顺,何应禽鸟使风抟。
沿堤垂柳开青眼,莫说夏前生意阑。
四十六
迎暖送寒谁不知,啼莺飞燕几同时。
催芽暮雨牵新梦,拂柳春风绽旧枝。
已种黄花陶令宅,犹栽青草谢家池。
屠苏醉饮懒奔走,要学巢由事已迟。
四十七
晓临云气见氤氲,独倚东风倍有神。
梅蕊飘香犹带腊,柳条弄色总撩春。
土鸡山笋为乡物,羊肉村醪醉野宾。
诗句年华都觉好,晴光会照万般新。
四十八
睡意朦胧柳眼开,鸡声唱彻梦难回。
晨光先入除残雪,夜雨初添润老梅。
纵是桃符无意贴,何妨桂酒有人陪。
直须驱腊十分尽,又遣东风拂面来。
四十九
夜间白雪犹铺地,象物模糊已变天。
欲便乘风向银阙,惭无好句落云烟。
瑶林黄衍画能得,玉圃陆机诗可传。
访戴当陪青眼客,深宵还泛剡溪船。
五十
万物欣欣总向荣,潜推旧历换新正。
溪承暖气将舒柳,面拂寒风尚盼晴。
春事随鹂还啭曲,画梁待燕又修盟。
田园转眼皆为趣,开过桃花又吐樱。

五十一
碧草离离静意寻,须从嫩叶感春心。
临晨旭聚烟霞早,夤夜风驰雨露深。
浊酒盈卮临故苑,佳肴登俎豁新襟。
踏青胜日须长醉,好听广陵弦外音。
五十二
撩人绮景伴春还,腊雪犹藏隔岁寒。
醉吐衷情诗句浅,愁看节物酒杯宽。
年光流转阳初动,客兴纷纭梦未阑。
白发衰颜孰堪问,推敲隽永费盘桓。
五十三
新旧年华将替换,东风又到夕阳楼。
光阴流转梅花老,岁序峥嵘柳色柔。
弦管千家邀旅客,亭台九陌待春游。
时移往事如堪问,会惹诸多故国愁。
五十四
浮名恐是难堪爱,每至林泉兴便高。
残腊应知除昨岁,严寒已觉尽今朝。
故园入寐红楼梦,新草盈眸白日饶。
旧雨岂忘舒柳眼,十分和气步风调。
五十五
欲到田园静处看,春天景色可怡颜。
堤杨摇曳三阳泰,山鸟飞鸣一气还。
朝至玄晖生涧底,晚来微月满窗间。
吟游早晚皆相约,谢客何时会觉闲。
五十六
已将春色洒三江,淑气驰来便扑窗。
寒尽乾坤诗漫兴,暖回花鸟酒盈缸。
行吟清韵佳篇独,游踏香尘倩影双。
此际相逢嗟故友,东风莫负此乡邦。
五十七
此地风光格外佳,赏新撩动老年怀。
每因隔岁开松径,岂为新年掩竹斋。
几度丹心马前卒,数茎白发镜中侪。
江南春事乱花鸟,有待清高试草鞋。
五十八
故人远寄一支梅,已觉春光次第催。
草木昨宵生意动,山河今日冻云开。
毫挥气象铺书案,指点阴晴映酒杯。
聊借周游何处去,当邀耆旧共追陪。
五十九
春丽衣冠故作妍,新诗写在酒卮边。
桃符换节馀多日,斗柄回寅总一年。
久别还嗟秦代月,相逢又说汉时烟。
柳条渐长堪攀折,青眼看人颜色鲜。
六十
东君寄信到山家,追逐晴空使燕斜。
酒绿谁褒金谷酒,花红自说上林花。
杜翁才气驰天府,谢客诗篇靓永嘉。
欲向阳春歌一曲,晴光暖色会无涯。

【作者简介】朱超范:号於越散人,别署渔浦痴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杭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野草诗社副社长,鸿雪诗词顾问,东方之珠文化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现当代诗研会学术顾问,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近年著述《凤岭吟笺》、湘湖、西湖、钱江、浙东唐诗之路各五百咏以及《砥砺吟行》、《於越散人吟草》、《秋声吟稿》、《四时吟稿》等诗词十余部。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对联》、《诗刊》、《中华辞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等刊物以及新华网、百度、“学习强国”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