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姜华
主编|静水深流

我和祖父母及胜亭兄住在后院,和康二爷一个院子;父母及两个妹妹住在前院,与安莲家一个院子。安莲十四五岁了,身材瘦小。这也是蛮可怜的一家人,大奶奶那时七十多,二奶奶六十左右,是安莲爷爷的两房太太,想必是那时有钱有势,穷苦人是娶不了两个太太的。安莲的父亲也是干伪事的,而且还是不小的一个军官。临解放也跟着囯民党去了台湾。安莲的母亲便改了嫁,家里就剩下老少三口相依为命。我清楚记得安莲经常帮母亲做饭刷碗洗衣裳,母亲疼她娇小,不让她干,但挡都挡不住。那个年代家家缺吃少穿,母亲经常给大奶奶二奶奶送些米和面,聊以度日。现在我还常记起安莲挺着那瘦小的身体用力地帮母亲推碾的镜头。那时并感觉不到什么,但当自己有了女儿,到上高中时还没让她干过一点活,水烧得咯咯哒哒,没让她倒过一壶水,上学放学还有专人接送,再想想安莲那娇小的背影,心里便觉得隐隐作疼。
父亲在县财贸办公室工作,职务编制在这里,实际在这里待得时间并不多。那个年代从县委书记到所有干部都以蹲点包队为重点,叫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许是父亲上过大学的原因,便同县委书记崔俊峰编在一起,包彭集公社彭集大队,二人同住在农民彭立环家中。有时开常委会就在书记包村点开,甚至是在田间地头。经过整风反右,那时书记是绝对权威。父亲记得,一天书记让县长过来一下,王钧昌县长骑自行车从几十里地往彭集赶,先找到我父亲,小心翼翼地打听:姜田同志,知道崔书记找我什么事不?
父亲在彭集,我那时刚学会骑自行车,星期天便骑车去找他玩,见到了崔书记。因他比我祖父小五六岁,父亲叫我喊崔爷爷。他嘘寒问暖,嘱我好好学习,吃饭时老往我碗里夹菜,一个十分慈祥的老头。跟着他俩一同去田间,崔书记和父亲蹲下来看小麦墒情,书记胖胖的身躯一下蹲,腰便全露了出来,他后腰带上竟别着一枝巴掌大的手枪,深棕色的枪套十分抢眼。打那我才知道县委书记也和解放军一样,是可以带手枪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