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伟人毛泽东对雪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不仅喜欢观雪,要求身边人要像雪一样纯洁,更在诗词中多次咏雪。诗词中展现的雪景、雪境在人们心中闪闪发光,从多种角度反映了他的精神境界。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描写红军战士拓展革命根据地的高昂斗志,奔赴战场的迫切心情。“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形容红军长征一步步走向胜利,越过大雪山的喜悦心情,又赋予大自然艺术美感。“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用冰雪衬托梅花俏丽报春、引发百花吐艳又与百花同乐的高尚品格。“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坚强意志。“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象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最让世人瞩目的是《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不仅展现了华夏之雪横括万里、纵贯千年的气魄,显示了神州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更让读者产生纵深的历史感,堪称抒情词章的绝妙之笔、千古绝唱!
“地以人彰,文以景著。” 毛泽东笔下的雪,既有自然之雪、更有思想之“雪”、精神之“雪”。徜徉在一首首雪诗中,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伟人世界。面对雪花一般纯洁思想、人格,我心潮澎湃。吟诵他的诗句,感受他的情怀和品格,心中就有了一种美丽的大景致——雪润神州!
毛泽东心中的雪、诗中的雪,本身就是润泽中华大地的雪。一是玉成了不懈奋斗的坚强。从南湖红船的初心到推翻三座大山,让中华民族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今天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正是这种不懈奋斗、接力奋斗,让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吗?二是让纯洁在华夏永驻。从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今天的“以人民为中心”、“精准扶贫”、“全面小康”,不正是这种纯洁的延续和深化、细化吗?三是形成了共筑中国梦的基石。从毛泽东时代扎实的农业基础、完整的工业体系、“两弹一星”、“小球转大球”,到今天的深入改革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正是步步登高、形成了祖国发展的繁荣富强吗?正是这种“雪润神州”,形成了一路高洁的风景。
今天,我们阅读、吟诵、歌唱毛泽东的诗中之雪,感受伟人的思想之雪、精神之雪,就是一种心灵的“雪浴”和“雪润”,就会感到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的伟大与高雅!就会感到无数英雄、“风流人物”为中华之崛起做出的巨大贡献!就会感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高尚品格!就会感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雄伟气魄!就会感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沧桑巨变!就会为看到百年中国梦的灿烂曙光而意气风发!就会为“雪润神州,诗韵东方”而引吭高歌!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