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寄语
李继深老师,于2021年疫情频发,宅家抗疫的时间里,坚持搜集、整理、考证了比较常用的成语典故一千余篇,并以《每日一典》形式编发到文学群里,受到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支持和赞誉。根据广大文友的要求,现整理编辑,按编号依次刊出。每辑收录一百条典故。所选这些典故具有应用性广泛,文学效果强,对于提升诗词和文学作品的创作效果和艺术影响力都更具有实用价值和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一些易错用,异音异字和与原字具有相反义的典故,都做了注释。
李继深老师眼睛做了手术,视力日拙,他戴1100度眼镜,还要用50度放大镜相配合,才能进行查阅资料和形成文字,在整理典故的过程中,他克服了诸多的困难。这种致力于文化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他表示:倘若生命尚许,当以经典酬俦。
李继深老师是教师出身,从事语文教学和领导工作。当过媒体编辑、评论员、记者,现评为黑龙江省诗词协会男子百家诗人,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巴彦县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在文学知识研究方面,比较扎实和宽泛。在整理《每日一典》中他主要查阅考证了明•杨臣铮、萧良友编著的《龙文鞭影》和袁林,沈同衡编著的《成语典故》,《词综》,《词海》,《古汉语词典》及百度诗词栏目等。在查阅资料中,对有些人名、事件、时间都进行了核对勘正。因不同版本,对典故的解述,(包括出处)不尽相同,有的还存在着明显的谬误。
在这里还要感谢庞子恩老师,他把发到群里的《每日一典》,都一一收集起来,编号并组织成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典故更是华夏文化的精华和永续灿烂的花朵。在文学创作中应用好典故,会起到承前启后,画龙点睛的作用。文无典则浅,用典滥则浮,因此,用典是为文之道,不修难通,须下功夫而知之。
在典故编辑的过程中,由于囿于学识和专业知识,难免存在着意想不到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在此,还要感谢巴彦县诗词协会赵志君主席,王运义,王海顺,张立国,赵国中,刘凤亭,秦英夫,许彦华,徐淑芳,吴生,张淑华,李俊,李彦等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2022年春节

(201)
每日一典
社稷
(释义):古代人们分别信奉的(土神)和“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祀社稷神。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
【出处】: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202)
每日一典
出神入化
【释义】:神,神妙。化,化境,极高的境界,超越神妙,入于化境。形容艺技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水平。
【出处】:《周易,系辞下》“精义入神,也致用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203)
每日一典
滿腹经纶
【释义】:经纶,治理丝缕,理出的丝绪叫“经”,编织成绳叫“纶”。此典泛指人很有学问,极有才干和智慧。
【出处】:《周易,屯》“去雷屯,君子以经纶。”
(204)
每日一典
木鸡养到
【释义】: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像木头一样呆板。形容功夫达到了极高的程度,不外露。
【出处】:《庄子,达生》“鸡虽有鸡者,已无变矣。异鸡无应者,反走矣。”
(205)
每日一典
心猿意马
【释义】:佛教语,认为猿马性善外驰,躁动,不能自持而轻狂。形容众生之心,不能安住,喜攀缘外境。后用来形容人心神不安而无主见。
【出处】:《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茣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206)
每日一典
推心置腹
【释义】: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为人忠厚诚实,真心待人。
【出处】:《后汉书,兴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207)
每日一典
不可救药
【释义】:原指病重无药可医,引申喻人的本性,恶性已达到极限,阴险毒辣,卑鄙无恥已无法挽救。
【出处】:《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无可救药。”
(208)
每日一典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释义】:原指性质相近的物常聚在一起,人本性本质相近的人聚在一起,后比喻坏人互相勾结,臭味相投,往往用于贬意。
【出处】:《易经,系辞上》“万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209)
每日一典
日暮途穷
(释义):天色已晚,路已到尽头,比喻力竭计穷,处于绝境之中。和穷途末路义近。
【出处】: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210)
每日一典
咎由自取
【释义】:咎,灾祸。灾祸是自已找的,自已招来的。指自作自受。
【出处】:《三国志,刘封等传评》“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已也”。
(211)
每日一典
举䅁齐眉(齐眉举案,孟光举䅁)
【释义】:原指后汉梁鸿之妻孟光把食具抬举到眉眼侧服侍丈夫。后比喻夫妻间相敬相爱之至。
【出处】:《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再见《儒林外史第一0回》“席终,归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
(212)
每日一典
蚍蜉撼树(蚍蜉撼大树)
【释义】:蚍蜉,大蚂蚁。指以蚍蜉微弱的力量去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不知自已半斤八两。
【出处】:唐,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213)
每日一典
首鼠两端
【释义】:形容踌躇不决,瞻前顾后的样子。
【出处】:司马迁《史记,卷一0七魏其武安侯传》“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谓首鼠两端。”
(214)
每日一典
千篇一律
【释义】: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诗词,特别诗词格律僵化呆板,没有新意,也指做事死板缺乏创造。
【出处】:南朝梁,钟荣《诗品卷中》“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宋苏轼《答王庠书》“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
(215)
每日一典
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黔驴之计)
【释义】:比喻有限的一点本事,拙劣的技能已经用尽,终露出只会嘶吼和踢的虛弱本事,本性。
【出处】: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已入……放之山下,虎见之,厐然大物,以为神……驴一鸣,虎大骇……”。
(216)
每日一典
螳臂当车
螳臂挡车
【释义】:螳螂举起双臂,想要阻挡前进的车轮,比喻野心狂暴而不自量力。而自取灭亡。
【出处】:《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臂乎?怒其臂以挡车辙,不知其不胜也。”
(217)
每日一典
画虎类狗
【释义】:类,像。画虎画不成,反像狗。比喻模仿,抄袭,剽窃手法拙劣,反而不伦不类。在文化诗词创作中这种现象比较严重存在。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218)
每日一典
沽名钓誉
【释义】:沽,买,钓,用饵诱魚上钩。比喻骗取,窃取。指用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权利等。
【出处】:《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219)
每日一典
捉刀代笔
曹操捉刀
【释义】: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也指真相和本质是无法掩饰的。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客止》“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凶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处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220)
每日一典
拾人牙慧
【释义】:拾人,拾起别人的,牙慧,言谈中流露出的智慧,才气。比喻蹈袭他人的言论或文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221)
每日一典
拾人涕唾
【释义】:比喻以自已好恶因袭别人的话或理论,主张,没有自已的见解观点。据别人之见识为已有。
【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吴㬌山书》:“是自家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222)
每日一典
倾盖如故
【释义】: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老朋友一样亲切。
【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223)
每日一典
梧鼠技穷
【释义】:梧鼠,即鼯鼠,乃鼣鼠之误。
比喻才智和技能有限,行事不自量力,过高夸大自已的能力,最后因技绝而失败也。此典与黔驴技穷同义,但鼠终其为鼠,不如黔驴,因其会踢也。
【出处】:《荀子,劝学》“腾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224)
每日一典
绠短汲深
【释义】:绠,绳子,用短绳子吊桶汲深井中的水。比喻才能溃乏,水平低下,难以胜任处事。
【出处】:《荀子,荣唇》“短绠不可汲深井之泉,知不已者,可与及圣人之言。”
(225)
每日一典
卜昼卜夜
【释义】:原义占卜白天和夜晚饮宴的吉凶。后形容吃喝玩乐无度,无节制,白天黑夜放纵。也可正用夜以继日地工作。
【出处】:《庄公二十三年》“饮桓公酒,乐。公曰:以火继之。辞曰,医卜其昼,未卜其夜。”
(226)
每日一典
一寒如此
【释义】:一,竟然,寒,贫寒。竟然贫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穷潦倒之极。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意哀之,留于坐饮,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祶袍以赐之。”
(227)
每日一典
面目可憎
【释义】:原指容貌形象令人觉得讨厌,也喻指文人墨客作品呆扳,僵化,生搬硬套,因袭而非驴非马,面目全非,千篇一律。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228)
每日一典
沉魚落雁
【释义】:魚见之羞怯而沉入水底,雁见之羞怯而落下。形容女子姿容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嬙,丽姬,人之所美也,魚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聚,四者孰知天下正色哉。”
(229)
每日一典
王昌
【释义】:古人名。用以代指丈夫或情人。常和“宋玉王昌”联用。
【出处】:清高奇士《天禄识馀卷下》“其人始末已无可考。”汉末皇帝,都邯郸,后兵败刘秀,被杀。
(230)
每日一典
痴人说梦
【释义】: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其信以为真,比喻用荒唐的思想和心计胡言乱语,其荒唐目的无法实现。
【出处】:宋,释惠《冷斋夜话卷九》“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也。”
(231)
每日一典
竹溪六逸
【释义】:唐开元末,居山东任城的李白与孔巢文,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泰安府豁域徂徕山下的竹溪醉酒酣歌,吟诗唱和,时号“竹溪六逸。”
现以此典比喻文人墨客相谐相聚。
【出处】:出自《新唐书李白传》,可查阅。
(232)
每日一典
竹林七贤
【释义】:指魏晋时的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戌七人,崇尚道教,轻礼法,规避尘俗。常放浪于竹林中,纵情诗酒,肆意人生。时称“竹林七贤”。现以喻指放浪不羁,文人雅士。
【出处】:见晋孙盛《魏氏春秋》和《三国志魏志》。
(233)
每日一典
诃子
【释义】:原义是一种植物,果可入药。古时用以指妇女遮胸的饰物。传始于杨贵妃。了解此典须知晓,有些字词是不能凭字面解释的,要精准把握。
【出处】: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三,诃子》“贵妃私安禄山,之后颇无礼,因狂悖指爪伤贵妃乳间。遂作诃子之饰以蔽之。”
(234)
每日一典
寸草春晖
【释义】:寸草,小草,春晖,春天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荅不了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以报荅。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35)
每日一典
堕泪碑(砚山碑)
【释义):晋名士羊祜都督荊州军事,驻襄阳。曾登临其境砚山聚贤畅怀。死后,友人在砚山立庙碑以志纪念。友人们每到此,总要洒泪祭之。后以此典喻对亡友深刻怀念,或示友情之篤。
【出处】:《晋书卷三四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望其碑者,无不涕泣。”
(236)
每日一典
雷轰荐福碑
【释义】:比喻命运多舛,事不如愿。也喻天意难违。
【出处】: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二》“范文正公,(仲淹)镇鄱阳时,有书生上书甚工,并其言平生未尝饱,天下寒饿无出我佑者。时盛行殴阳率更字,其所写荐福碑墨本值千钱。文正准备为之拓一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俱,一夕雷击碎其碑。”
(237)
每日一典
蝇营狗苟
【释义】: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追腐逐腥,像狗那样苟且偷生,摇尾乞怜。比喻这种人为了一已私利,而丧心病狂,投机钻营,谋以利已。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238)
每日一典
无愧衾影
【释义】:比喻没做亏心事,磊落正直,行为端正。
【出处】:《宋史,蔡元定传》“剔行不愧影,独寢不愧衾。”
(239)
每日一典
分道扬镳
【释义】:道,道路,镳,马嚼子,驭马时用缰绳牵引马的用具。比喻人各有志,目标不同,德向不同而分手,各走各的路。
【出处】:《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道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240)
每日一典
韩卢逐逡
【释义】:韩卢,战国时的良犬,逡,狡免。指驱使矫健善驰的猎犬去追逐狡免,比喻争强好胜,两败俱伤。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免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免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免俱罢,各死其处。”
此典还可参阅:
东门逐免
韩卢逐块
韩卢逐𠬍
……等

(241)
每日一典
檀郎谢女
【释义】:檀郎指晋潘岳(潘安),谢女指晋谢道韫。二人皆才貌名士。后因用以形容夫妻或情侣非常匹配。
【出处】:唐李贺《牡丹种曲》“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242)
每日一典
匪夷所思
【释义】:匪,不,尽,夷,不寻常。考虑问题的方法,行为或语言违反常规,使人难以想象和理解。
【出处】:《易经,涣卦六四》“涣有丘,匪夷所思。”
(243)
每日一典
忍俊不禁
(释义):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已,指忍不住要发笑。
【出处】:唐赵璘《闲话录卷五》“柜初成,周戌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244)
每日一典
班荊道故
【释义】:班,铺开,道,叙说,荊,柴草。用柴草铺在地上,坐下來谈过去的事情。形容老友相遇,坐下来一叙别情。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相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荊相与食,而言复故。”
(245)
每日一典
梦刀
【释义】:比喻官吏升迁或提抜。
【出处】:《晋书,王𣿰传》“𣿰夜梦三刀悬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𣿰惊觉,意其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乃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见张弘杀益州刺史,黄甫晏果迁𣿰为益州刺史。”所以后人以此典喻官吏腾达升迁之赞语。
(246)
每日一典
尔曹
【释义】:代词,指汝辈,你们等意。
【出处】:《后汉书卷=十六,赵嘉传》: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杜甫: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47)
每日一典
邑怜(悒怜)
【释义】:不快和惋惜,抑郁情绪。
【出处】:《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
(248)
每日一曲
娉婷
【释义】:轻巧美好,多形容女子姿态美。
【出处】:汉辛延年诗《羽林郎》:“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249)
每日一典
草芥
【释义】:小草,比喻无足珍惜的东西,或用以表示卑微的谦词。
【出处】:《孟子,离娄上》“视无下悦而归已,犹䓍芥也,惟舜为然。”
(250)
每日一典
黾勉
【释义】:勉励,鼓励,努力之意。
【出处】:《诗经邺风,谷风》:“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251)
每日一典
别出机杼
【释义】别:另外;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创作的构思和布局灵巧多变,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出处】《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252)
每日一典
人云亦云
【释义】: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已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隨声附合。
【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賦》“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253)
每日一典
鸿章钜字
【释义】:鸿,鸿雁飞翔形成的字形队列,钜,大。形容文章有气势,有文彩。
【出处】:汉,王充《论衡佚文》“望平屋知名家,瞻乔木知旧都,鸿文在国,盛世之验也。”
(254)
每日一典
淑郁
【释义】:香气浓厚,芬芳悦人,犹喻花草。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郁,酷烈淑郁。”
(255)
每日一典
陶开
【释义】:陶冶化育,指教化社会风气,引善抨恶。
【出处】:唐,黄滔《课虛则有赋》“向无声无臭之间,陶开品汇。”
(256)
每日一典
黄气
【释义】:古时指王子之气,比喻吉祥之气象,祥云瑞气。
【出处】:唐,沈佺期《则天门赦改年》:“六甲迎黄气,三黄降紫宅”
(257)
每日一典
龙飞凤翥
【释义】:形容书法笔势雄奇飞动,很有功力。亦形容相关的气势。
【出处】:明,沈德符《野荻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其文龙飞凤翥,不足拟其势。”
(258)
每日一典
薫莸不同器
【释义】:薫莸,香草和臭草,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有时和尧桀不共国联用。
【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至思》“回问薫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259)
每日一典
一丘之貉
【释义】:丘,山。貉,一种似狐狸的野兽。比喻,野性相同,兽性相同。往往指坏人结伙干坏事,用于贬义。
【出处】:《致书楊恽传》“若秦时担任小臣,诛杀忠良,竞以灭亡,令亲仼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260)
每日一典
狷介
【释义】:孤傲耿直,不与敝俗同流合污。
【出处】:《晋书,卷四九,向秀传》“以为曹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

(261)
每日一典
尺泽之鲵
【释义】:尺泽,一尺见方的水面,鲵,小魚。小水洼中的小魚,比喻心胸狭隘,沒见过大世面。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262)
每日一典
曲学阿世
【释义】:指为了迎合权势和世俗,不惜改变自已的观点和见解,背叛良知和道义溜须拍马。如下流文人写的马屁诗。
【出处】:《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辕固生传》“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263)
每日一典
肝胆胡越(肝胆楚越)
【释义】:肝胆,比喻近,胡越比喻远。本典比喻虽近犹远。
【出处】:《淮南子,俶真》“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
(264)
每日一典
道不同不相为谋
【释义】:走不同道路的人,其观点,思想和处事就不一致。这是由本性所决定的。比喻不能与坏人共处共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265)
每日一典
翘楚
【释义】:高出杂树丛,挺抜的荊树。比喻特出的人才或事物等。
【出处】:《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266)
每日一典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释义】:欲,要,患,担心,忧虑,辞,言词,借口。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借口,安不上罪名。比喻以仗权势欲所欲为,整人,害人。
【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267)
每日一典
斫雕为朴
【释义】:指去掉浮饰,崇尚质朴,也指斫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回归自然本性。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破雕而为朴。”
(268)
每日一典
染翰操觚
【释义】:古时,雅称作文,写文章文事类。
【出处】:《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作文曰染翰操觚。”
(269)
每日一典
引狼入室
【释义】: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来,比喻把如狼性般的坏人,敌人引到身边和内部来。善良的人常犯的错误,只因狼的伪饰难辨。
【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一》“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的蚰蜒钻耳朵。”
(270)
每曰一典
口蜜腹剑
【释义】: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本性。形容两面派的处事,阴险狡猾。也就如当今的贪腐官吏的权术。欺上瞞下,打压异已。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为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271)
每日一典
两面三刀
【释义】:比喻居心不良,心术不正,现在所说的“三观不正”,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一套,阴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二》“岂知他有二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272)
每日一典
寡廉鮮耻
【释义】:没有起码的道德操守,自以为是,利已害人,不听别人指教,脸皮厚,不知耻。
【出处】:《明史卷,二O八余珊传》:“正德间,士大夫寡廉鲜耻,趋附权门,幸陛下起而作之。”
(273)
每日一典
衣冠禽兽
【释义】:穿戴着人衣帽的禽兽,指善于伪装,示人以假象。而掩饰了兽性。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即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274)
每日一典
空穴来风
【释义】: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指传闻是有根据的。此典往往被误用为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楚宋玉《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冈。”
(275)
每日一典
首当其冲
【释义】: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受灾害。此典往往被误用为首先冲锋,冲锋在别人前面。
【出处】《汉书五行志下》:“郑当其冲,不能修德”。郑,指当时郑国。
(276)
每日一典
望其项背
【释义】: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影,比喻还能够追上。此典有的用于赶不上,追不上,这是错误的。
【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能望其肩项也。”
(277)
每日一典
美轮美奂
【释义】:原义只形容房屋高大美丽,现有关字典解读也可形容装饰布置居所的美好漂亮,主要与建筑相关。
现在常有形容美好事物也用此词那就缺乏准确性,或是用错。
【出处】:《札记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278)
每日一典
始作俑者
比喻第一个做某种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事件和风气的创始人。此典常误用于第一个做某件事或任务的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279)
每日一典
炙手可热
【释义】:比喻权势大,气熖盛,使人生畏生惧。
现在常被误用于比较吃香受宠的事上,是错的。
【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280)
每日一典
不足为训
【释义】:意思指某事不能做为典范和法则。
现常被误用于不值得教训某人。此词与教训无关。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281)
每日一典
方兴未艾
【释义】: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多形容形势和亊物正在蓬勃发展,沒有停止。
现在常被误用事物刚刚兴起,还远没形成气侯。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天下非有豪滑不可制之奸,虏人非有方兴未艾之势,而何必用此哉!”
(282)
每日一典
石破天惊
【释义】:原形容箜篌的声音,高低音变化奇妙,出人意外。比喻文章,议论奇妙惊人,令人震撼。
现常被误用某种惊人的消息。
【出处】:唐,李贺《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283)
每日一典
奉为圭臬
【释义】:比喻遵循的准则。把某些事物或言论尊为准则。现往往误用于把某人奉为某领域的先行者或创始人。
【出处】清,钱大昕《六书音韵表序》“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
(284)
每日一典
差强人意
【释义】:基本上使人滿意,但往于误用于不能使人滿意。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功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285)
每日一典
万人空巷
指人都从巷了里跑出来,街上人山人海,形容人聚场面宏大。
现往往误用于街上空无一人。
【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286)
每日一典
久假不归
【释义】:假,指借用,归,归还。长期借用不归还。
经常误用于长期请假,惑占用假日不回来。
【出处】:《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287)
每日一典
锱铢必较
【释义】:锱铢古代很小的计量单位。形容为人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要计较。引申为心胸狭隘,凡事都要争得利益,斤斤计较。
【出处】:《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略之,……而欲无厌。”
(288)
每日一典
鬼斧神工
【释义】:形容建筑,雕刻技艺高精绝妙。像是鬼神魔幻之力创造出来的。但往往误用于形容自然的景物,这是不准确的。
【出处】:清屈大均《端州访岩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289)
每日一典
百身何赎
【释义】: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回来,比喻逝者贡献之大及表示极具悲痛之情。
【出处】:《诗风秦风,黄鸟》“如何赎兮,人百其身。”
(290)
每日一典
以白为黑
【释义】:指颠倒是非对错,白的说成黑的,指对人进行中伤诬陷。
【出处】:《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
(291)
每日一典
羲和(望舒)
【释义】:義和,望舒是两个典故,古时的日神和月神,是太阳和月亮的驭手。分别代喻太阳和月亮。每一典,都有较细致的故事和寓意。
【出处】:《广雅,释天》“日御谓之羲和,月御为之望舒。”总书记《元旦献辞》中“羲和逐日”,就是对此典的活用,义是要珍惜时间,追赶太阳,奋发图強。
(292)
每日一典
祝融
【释义】:古时火神。(还有较细故实。)
【出处】:《呂氐春秋,孟夏纪,孟夏》“其神祝融,汉高诱注:祝融,颛琐氏后,老童之子……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总书记《元旦献辞》中“祝融探火”就是对此典的活用。
(293)
每日一典
穷寇茣追
【释义】:穷,指技穷,路穷,没招了,沒路可走了。寇,指敌人。指对处绝境的敌人不要追赶。
【出处】:《孙子,军争》:“穷冦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294)
每日一典
飞黄腾达(飞黄腾踏)
【释义】:飞黄,古时传说中的神马,腾达,上升到达。引伸为发迹,骤然得志,此典往往用以贬意。
【出处】:韩愈《符读书城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295)
每日一典
涸辙之鲋
【释义】:涸辙,干枯了的车辙印,鲋,鲫鱼。比喻处危机之中,急需斗升之水地救助。指处境可悲。
【出处】:《庄子,外物》“周昨釆,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魚焉。”
(296)
每日一典
困兽犹斗
【释义】:被围困的野兽还要做最后的挣扎。比喻恶人不能改变野兽本性,顽抗到底,指恶人不会弃恶从善,不要存有幻想。
【出处】:《左传,定公四年》:“困兽犹斗,况人乎?”
(297)
每日一典
纵横捭阖
【释义】: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方法。比喻在政治外交上运用分化策动的方法,手段灵活。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经。”
(298)
每日一典
桑土之谋
【释义】:比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通桑土绸缪。
【出处】:《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金汤之策。”
(299)
每日一典
励精图治
【释义】:发愤图强,拼搏努力争取更大作为,指有理想,有志向。
【出处】:《元史一三六拜住传》“英宗倚之,相与励精图治。”
(300)
每日一典
楚腰蛴领
【释义】:指腰肢纤细多姿,颈项洁白如蝤蛴,形容女子体态美好。
【出处】:后蜀,阎选《虞美人》词“楚腰蛴领团香玉,鬓叠深深绿。”

黑龙江通联站文学艺术编辑部
主编:李继深
收录初审副主编:庞子恩
执行副主编:傅贺楠
文学编辑:傅贺楠
书画艺术编辑:方世兴,李伟星
音像编辑:张民志,刘德财
终审校对:单庆联
供稿:龙江站执行副主编傅贺楠
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