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像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其中汉赋最具影响。
(摘自网络,若有争议,速删)

2022年元旦年会赋
单宝新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得沐风雨,犹披雪霜,白马如龙冲破雾,犊车辗冰又梅香。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满悬九霞觞。历添新日,翻过旧章,承陈调,创新腔。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列诗行。
昨晚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元旦更阑人不寐,鹤舞笙歌乐无穷。吟朋佳辰聚,年会多俊雄,挥翰墨以奋藻,寻前贤之师踪。诵诗闻国政,祈福奔安平。意切知音遇,情真醉酒酲,载歌奏春曲,声狂唱雅风。有邻密州闻出猎,乡梓犹听完璧笙。遥看辋川水,和诗有新朋。皆晓襄阳客,山水寄衷情。大江东去浪淘尽,拔山翻海握长缨。万里云横生积雪,三边寒色动危旌。屈子鸿篇芳菲继,诗仙豪气鬼神惊。新年贺诗倾四座,人人自称是陶翁。此起彼伏兴未尽,你方唱罢我即声,饮宴昌黎怀古旧,登楼庾亮对千盅。
一元复始,际首祚之迎瑞,翘企送之祥熙,老去逢新,又换花枝。何处江楼笛,吹到胶河月上时。逢年日,与君聚,共与诗,无何求,摘星揽月狂吟痴。兴来每独住,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谁能更拘束?狂醉句更奇。岭猿同旦暮,江柳共烟姿。
劝君更进一杯酒,漫学长沙傅,乐活三千旬。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多年吟雪双蓬鬓,万里长风七尺身。赖有老成多提携,喜看诗坛耀星辰。大好河山有待咏,感人感事正心音。政通人和当时代,再扬征帆自而今!
2021.12.25

壬寅新年赋
单宝新
牛笛传祥,虎盐献祚。桃符换而旧去;幽径红映,篱落香绕,红梅绽之新迎。续明犹催画烛,守岁然闻春声。歌销腊酒,茶候东风。四季自有跌宕,轮回则无始终。不见度岁岁,迎送一宵中。
年事聚为首,天涯孤客,周匝四方,不管冷暖,无论闲忙。长途岂是远?半程恨路长。共于休戚,挂肚牵肠。速相见,乐一堂。君不见,车载船渡,归途如虹。浩浩连伍,绵绵云程。后启海角,前连九重。峰回路转故乡望,路上空留人行处;风打浪涌舟似箭,脚下犹飞老歌声。风露浩然,山河影转;家盼归客,望眼穿波。遥思千里,相见时几多。酒温又放,茶冷几何?花灯鞭炮齐挂,待驱年魔,举杯共欢歌。五更连灯火,何处不夜狂?今宵忘却他宵事,折来梅花笑一场。邀得仙人抚琴瑟,相伴亲朋唱吾乡。除夜消去身倦,抱神不思忧伤。他乡千般美好,难比村笛悠扬,围炉煮酒,动情那般?只因一声爹娘,。化了千载,感了上苍。管他云卷云抒,世态炎凉,亘古不变,乡情难忘。看今日,山峦陌野,又迎春光!
每逢除夕,抚今悼昔,悲鸣怆叹。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忆思缕缕,亲骨煎煎。纸钱化作仙鹤,泪水染红杜鹃。话昨日,期明天。响鼓焉需锤重,家语不用千言。殷殷希冀,寸心可鉴。装点春色犹到眼边,冻消残雪乍暖生烟。开门纳吉,祈福平安!
丑末寅始,日转扶桑。白云濯顶,清溪流长。山重水复,蹈厉发扬。阳春白雪当抒怀抱,明月林泉犹发清狂。少壮倒海䠙礴大气,老暮排山犹唱夕阳。立贤继世宗,葵心向日杲。世事多艰虞,大节无颠倒。山川风流,展望美好!
东风荡荡,春流所归。鳞翻龙翔,鹭鸣凤飞。今宵尽,明天催。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不觉又著梅。轻愁手摘,还寻旧梦,心铺素纸,笔绘新颜。预向风君,结签锦约,明朝花翠,犹扶栏杆。
2022.2.4(立春)

作者简介
单宝新,退休人员,青岛西海岸六汪文联副主席,爱好格律诗词及辞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