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华
父亲山东财经大学还没毕业,合县时他的工作就已安排在平阴县委,到平阴后,给他任命了个“三反”办主任。这是个临时机构,当时称新三反运动。即在财贸系统开展反对分散主义、反对投机倒把、反对贪污盗窃运动。那时,县委、人委人都很少,东平平阴合县后,两委的干部加起来才一百二十多人,县委才五十多人。这样,祖父和父亲父子俩就同时出现在平阴县委大院里,而且同为局级干部,这在东平和平阴都是绝无仅有的。
父亲在济南带资上学期间,躲过了一次严峻的政治运动一一反右。据祖父和父亲回忆,运动开始后,县里开动员会,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给县委县人委提意见,可以写大字报,也可以在大会上提。结果,比较踊跃的都被划成了右派。东平县一个部门的文书,想不出什么问题来,想来想去想起,县委食堂的院墙用盐和泥是铺张浪费行为,写了大字报,第二天又在大会上发言批评。后来就被定为极右派,开除了公职,而且这人还是解放前的干部。运动到了后期划定性质阶段是有指标的,反右扩大化,伤害了不少干部。所幸父亲在济南学习。祖父所在的办公室,由于他的保护,没有一人被划为右派。
据他们回忆,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也是一个膨胀的年代。大跃进吹牛风盛行,居然都是堂而皇之。象福建省海星一社花生亩产创一万零五百斤,麻城一社早稻亩产达三万六千九百斤,这些谁都知道是假的,但竟大张旗鼓地刊登在当时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祖父回忆说,那时谁说的越大越多越好,梁山县发布规划,五年之内,县城到各公社都修飞机场,县城到各公社,各公社到县城一律坐飞机出行。更可笑的是一个县粮食局长搞了一个"重大发明",让羊拉磨磨面,专门加工了小石磨,并专门组织各公社领导人参观,现场示范推广。美其名曰,一年可节约大量饲料。在这种形势下,祖父从来不说违心话,做违心事,而是冷静观察,宁肯什么也不说,也不当典型,说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