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 命 锁
外孙周岁生日纪实

外爷买的长命锁
人常说“隔代亲”,一直以来我都不是很有感触。但自打牛年牛宝宝外孙喜降人间,加之我去年夜作《牛宝宝》一文,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老话说的一点不假,且近一年来感触颇深,每每回味,幸福感无不萦绕心间。
年前早早的,女儿和女婿就抽时间商量着为牛宝宝的周岁生日提前在做准备。我平时很忙,只记着孩子的生日,偶尔听到说行“抓周礼”,也没有细问,其实我对抓周礼不是很懂,并且是第一次听说。我从小到大也是从困难时候过来的,整日忙于学习工作生活,也就无暇想到这些事情。
抓周,又称拭儿、拈周,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舐犊情深,具有家庭游戏性质,是一种具有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其实也是一种家庭娱乐活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抓周这种习俗,越来越多的被许多家庭所重视,以此来庆祝宝宝的生日。

记得年前有一天晚上夜深睡不着,我在家无意间环顾四周,看到了一个快递盒子,打开一看,这不就是什么抓周礼用品吗?虽然我不全懂,但我平时也喜欢看些生活百科类的知识,也知道一些古今这类事情,其实我心里在想,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啊。也不由自主的想起来了我们姊们小的时候是多么的贫困和父母所受的艰难……

小时候的我好奇心也比较强,经常在家里面翻箱倒柜,就想找点孩提时代能耍的东西。那个时候文化娱乐生活匮乏,我们小孩子不是抓石子,就是打仗、翻绞绞、打砖块、撇油、打面包、滚铁环、跳绳、爬树、缝沙包……记得有一次我从老家衣柜里翻出来了小孩子佩戴的一些饰物,老家人称之为红樰子(方言,又叫斗篷,是有帽子的披风,或叫“莲蓬衣”、“一口钟”、“一裹圆”。用以防风御寒,有黄、红、黑等色)、银项圈,我还把红樰子戴在头上、披在身上玩打仗游戏呢,问母亲只知道是我舅爷家送的。前些年才和母亲在闲聊中详细了解到当时的一些情况,原来是我舅爷家族们一起凑钱在我满月的时候给我送了四样礼。由于年代久远,母亲只记得当时给我送了红樰子、银项圈和一对搪瓷碗,其他的礼物不记得了。至今这几样东西仍能得以妥善保存,这些东西在孙子辈面前也算是“老物件”了。

虎年正月初八中午一下班,我就急急忙忙直奔金店,家里人早早就在那里等我,“抱怨”我有多忙啊,也不重视外孙的周岁生日。其实老早之前我就在想着要给孩子买个长命锁(旧时俗语称银圈),因为我小的时候也有这么个礼物,所以我想最好也给外孙买个银项圈。最后经过精挑细选,为孩子买到了我满意的礼物,别提我的心情有多么的高兴。

长命锁也称“寄名锁”,是古时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新生儿满百日或周岁举行的仪式中最为流行的是挂长命锁,一直挂到12岁或成年。长命锁应以银质为主,除了银是古代的流通货币使用频繁外,跟银的特质有关,银本身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也适合给体质娇嫩的孩子佩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银有“安五脏、安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作用。
回到家里,自己一家人都把做抓周礼的氛围营造的都差不多了,我这个粗心的姥爷和女儿就赶紧准备抓周礼前的准备工作。女婿和儿子都在旁边用手机拍了一些抓周准备的花絮,为孩子的成长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

抓周开始后,家人们都在逗孩子,看孩子都喜欢抓那些东西。小家伙第一把上手就抓人民币,再抓毛笔,又抓官印,又抓尺子和算盘……急得我说抓笔将来当画家和书法家,抓把尺子当个建筑设计家,抓把算盘能理财……小家伙边抓还要吃他的“安抚奶嘴”,一时间满室被欢乐的笑声充盈,不由自主现场即兴一首:
抓 周 礼 赞

小糖宝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开心果,他就是这么可爱。我在想,幸福生活就是奋斗出来的,人生的幸福快乐生活不就是如此吗?随着快门的闪烁,相机、手机也记录下来了这美好的瞬间。幸福生活今非昔比啊,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作者简介
陈万里,乾县公职人员,曾扎根于基层,爱生活,爱农村,爱大自然,闲暇之余偶尔打油自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