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记宗亲(散文)
刘志军
今天是二0二一年农历端午节。端午是纪奠伟大的文学家,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奠日。十分巧合,我的宗亲,陪伴我度过二十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奶奶,谢世时间正是五月端午节……五十年过去了,奶奶的音容笑貌,点点滴滴,十分清晰地在脑海中涌显——
一
奶奶生于一九0三年。那时,她的家庭比较殷实,有勤劳的双亲,耕种着七十来亩田地,饲养近百头大小牲畜。独生女儿,掌上明珠,为了生产生活,招了上门女婿刘启彦,也就是我的爷爷。后来,生下了我的父亲刘旺明。奶奶姓王,名叫王瑞枝,长的人高马大,大脸盘,大眼睛大鼻子,大嘴巴,四方脸,端端正正,堂堂正正,应该是十里八乡标致的美女。一家五口人,有老有小,齐乐融触,小日子过的有声有色。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舜间祸福。那年,爷爷是位木匠,要到西地上打工,三岁半的我爸,死活都要跟大大(敦煌土话,大大即父亲,爹,老子,同意词)。就这样,我的父亲被爷爷带到了西地上。谁都没有料到,东地上(梁家堡,东湾一带的通称。)遭到南山土匪抢劫了。而且,受灾最重的就是我的祖上!
那天奶奶陪伴父母饲喂羊群,别处发过信号,(放火,敲钟,鸣炮之类)她们娘仨没注意,还没来得急躲到堡子里去,就被一群匪徒团团围住了,这群穷极恶的惯匪,先抢大牲畜马,牛,羊,再抢……两位老人拼命护着羊群。“嘭,嘭,"两枪,不由分说,惯匪在光天化日之下,直接开枪杀人,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俩口,就这样在枪声中悲惨地死去了……奶奶当时躲在一个狭小的磨房中,看到这血淋淋的一幕,她疯了,不顾一切,扑在亲人身上嚎嗂大哭。几位杀红了眼的惯匪,看到这样一位美女,兽性大发,立即朴上牵住奶奶就往外拉,奶奶个头大,身强力壮,她凑准时机,在路过井口的时候,突然转身,撞倒了一个匪徒,纵身跳下约六米多深的水井中……多名匪徒惊呆了,傻了!可是,过五六分钟,缓过神了,慌忙冲到井台边,“嘭,嘭,嘭,″又是数声枪响……这帮万分残忍的惯匪,赶走了王家的全部牲畜,杨长而去……在说井下的奶奶,跳下井后,土井约有两米多深,靠着强大的反作用力,井水把她托出了水面,她一把抓住井盘,用尽全身力气爬出水面,用最快的速度躲在井壁栓湾里,子弹打在井壁上,打在水面上,却没有伤着奶奶。就这样,奶奶在潮湿的栓湾里整整呆了一天一夜,约有五十来个小时,才被爷爷归来后从井下吊上来,从那以后,奶奶再也没有站起来……
性格坚定而乐观的奶奶,下肢瘫痪的奶奶,顽强的生活了五十年,于一九七二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因病谢世,终年六十九岁。
我出生于一九五二年五月(阳历)。奶奶以病残的身体,陪伴了我二十年。我从记事起,就跟奶奶在一起,形影不离,奶奶教我说话,教我唱歌,奶奶会唱《闹王哥》,会唱《东方红》,会唱《大海航行靠舵手》。那一年,我牵着毛驴,走过一趟七里镇,看望过在七里镇上班的姑夫姑娘。在返回的路上,我把奶奶背到照像馆,照了一张像片。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是奶奶一生中唯一的照片。近六十年了,虽然照片己残缺不全,但奶奶的形象,在我心中,永远光辉灿烂,春风拂面。
三
奶奶在旧社会,抱受仓桑,抱受剥削与压迫,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但是,她赶上了新社会,赶上了社会主义。奶奶无限热爱毛主席,热爱共产党。她一次次,一回回,把新旧社会进行对比,她反复地告′诉我,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就是好,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地主,没有恶霸,更没有土匪为非作歹,人民安居乐业,太平盛世,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生活……
时光飞逝,转眼就是百年。奶奶谢世也有五十年了。我祝福奶奶在那个世界里,安度晚年。慈祥,憨厚,饱经风霜的奶奶,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