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子新 朗诵 |
水若天心 编辑 | 若水芳雅
过年真好,好好过年音频:
年年过年年年过,年年过年不一般。 真正过一个好年,不是那么简简单单 、平平凡凡。不仅仅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而是一次总结过去的一年,庆贺丰收;展望新的一年,争取更大的胜利的一次盛典。通过这次盛典,孩子们会受到文明礼仪家风传统教育,老人会精神倍增益寿延年。人们都会得到鼓舞而斗志昂扬,并能进一步增强了和谐和友爱。
中华民族的过年,历史渊源,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因驱逐一种怪兽‘年’而得来的。‘年’这种怪兽每到岁尾就窜进村子祸害百姓,吃人吃牲畜,老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躲进深山。后來经一位高人指点:‘年’最怕红色,怕声响。人们就开始在门上窗上贴红纸,放鞭炮,真的把‘年’吓跑了。为了庆祝驱‘年’的胜利,人们开始杀猪宰羊,喝酒吃饺子放鞭炮……后来就把贴红纸演变成贴红联,掛红灯……并称之为过年。
从前过年,内容复杂而丰满,意义重大而深远。人们为了过个有意义的年,一进腊月就精心筹备,尤其是农村,年味最浓,杀猪宰羊,蒸年糕,做豆腐,穿新衣,戴新帽,相互拜年,相互祝福,惠语吉言,一派温馨喜气的景象。相亲相聚,和合融融。不论农村或城市,这样过年,还是有质量有意义的。 发展到今天,因为人们总是想着钱钱钱,什么过年拜年都放到了脑后边,捧着手机就是年。
更甚者,个别人家过年却很惨。有的越到年关越心烦,净回想一年来不愉快的事,甚至把怨气、怒气撒在年关。小则吵吵闹闹,大则摔盆砸碗,和家人吵,和邻里吵,吵得乌烟瘴气天翻地履,把过年变成了灾难。还有的人,一到年关,胡吃海喝,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的赌瘾大发,不顾家人劝阻,赌得个天昏地暗,甚至输得个倾家荡产……过什么年?全家老少都愁眉紧锁,苦叹一片。 笔者认为,要是过个好年,就必须好好过年,用心用情去过年。过年不仅仅是吃好玩好,最主要是趁着过年的契机,达到某种心愿,通过欢聚、庆贺而实现精神境界企盼和扩展。
笔者认为,想要真正过好年,要分三步走:忙年(准备),过年(除夕),拜年(大年初一)。尤其是过年,有几项重要程序不可忽视。过年的过程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及美好的心愿:精心准备 忙碌杂烦合家团圆 相互祝愿祭祀神灵 缅怀祖先孝老尊亲 和谐人间除旧布新 健康平安庆祝丰收 谱写新篇相互拜年 ! 恭贺新年!
精心准备 忙碌杂烦准备过年,忙忙碌碌,起早贪晚。磨米碾面,蒸年糕豆包,杀猪宰羊,做豆腐,赶年集,备年货,买酒买点心,买红联灵鞭炮,买布料做新衣。搞卫生大扫除。每一个人都理发洗澡,从里到外焕然一新。尤其是选好日子,大人领着孩子去上坟扫墓,烧纸钱,祭祀祖先。还有的人家借迎新年去親友家送礼物,以表示感谢及祝福。合家团圆 相互祝愿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不论你远在千里之外从政做官,还是做贾经商,还是打工挣钱,或是求学追梦,还是相守故园,都急切地盼着这一天,早日回家,看望爸妈,欣赏家乡的变迁。亲人相聚,共庆团圆,相互倾诉思念和祝愿,倾诉分别分离的苦辣酸甜,道不尽祝福和企盼,亲密缱绻,幸福绵绵。童乐叟乐全家乐,合家团圆大有年。有家可归,有爹娘可见,全家团团圆圆过新年,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祭祀神灵 缅怀祖先 在民间过大年有请财神送灶王供奉祖先(请家堂)的风俗,烧香祈祷以表达对神灵佑护的感谢和继护的企盼及虔诚,感谢祖先的荫庇,缅怀祖先的丰功伟绩,并表示继承祖先的遗志和美德,传承家风家训,世代不忘本,不灭宗,兴家旺业,代代传承。孝老尊亲 和谐人间 那些明智的父母,都紧紧抓住这个过年的良机教育子女:百善孝为先,孝德天下行。孝老尊亲天下事,不孝百病生。孝敬老人,关爱亲友,和睦邻里。今天你孝敬老人,也是为了明天的你。孝心满满的人,他的人生会精彩,他的前程会灿烂,他的生命更辉煌。并教育子女,不孝者不交,不孝者不为侣,不孝权者不从,不孝富者不攀。孝是人生道德的灵魂,失去灵魂的人,与行尸走兽没什么区别。所以教育子女从除夕开始给老人、师长、亲戚拜年祝福。望祖敬宗,爱老爱家。
除旧布新 健康平安 过大年图个新颖、干净、快乐、喜庆、健康。所以大多人家,一进腊月,不论怎样忙,也要大搞卫生:扫房擦玻璃,折洗晾晒被褥,涮洗家俱,洗澡理发,清除垃圾和废品,并张贴红联,掛红灯,点红烛。插红花。红通通,喜洋洋。除夕夜还要烧纸焚香,驱污摒邪,接福纳祥。除夕夜发红包,放炮竹,意思驱赶晦气。还要穿新衣戴新帽,坐福守岁到新年的第一天的清晨,“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迎接新年新气象。更重要的是清除思想上的垃圾和污垢,敢在精神上‘清零’,吐故纳新,卸掉‘包袱,轻装前行。庆祝丰收 谱写新篇 百节年为首,新年伊始,万物更新。回首过去的一年,全家人有辛劳,有付出,有收获,有快乐。通过齐心合力,拼博进取,取得了人寿年丰,心想事成的美景。为了庆祝胜利,杀猪宰羊,把酒临风,放鞭放炮以示庆功。与此同时,更多的是相议新年的打算,怎样再接再励,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争取更大的收成。每个人都雄心勃勃,跃跃欲试,鼓足了干劲,振奋了精神,以利再战并誓夺成功。
相互拜年 恭贺新年这是过年最后一步,也是新年起步的祝愿。过了五更(12点)就是新年第一天,孩子们拎着灯笼去亲戚家拜年。见面后抱拳作揖磕头,并说着吉祥话,如“姥爷姥姥新年好!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这时大人给孩子赏钱或糖果。同辈的大人们相互拜年就是一恭手说句“新年好!恭喜发财!” 机关举行团拜,大家到一起,共同呼喊一句“新年好!新春快乐!”或“新年好!万事胜意!”农村也有团拜,则是通过秧歌队挨家挨户拜年。这种形式叫作“会” 会有会首,副会首,负责大会一切事物。伞头,负责领队及唱贺词。有会计,负责记载各家赏钱及物,也有保管,保管钱物。秧歌队很状观,扮演各种角色,如八仙过海,取经的师徒,青蛇白蛇,牛郎织女,牛魔王,刘关张,浪当公子,老卖婆,猪八戒背媳妇,小驴车,跑汗船等等,五花八门,花技招展。彩旗翻飞,锣鼓喧天,一家不落去拜年。
到了每一家在院里或院外打场。扭几圈后,伞头就高唱贺词,他见景生情,不同人家词句不同,比如到了軍属家,他就高唱:“锣鼓阵阵响连声,軍属大爷听我明,你送子参軍保家卫国,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在大多数人家都唱:“杀住锣鼓我便开言,今天大会来拜年,大会拜年东家乐,东家那边赏了钱。” “东家赏钱10元整(其实他是双报着的),我贺东家平平安安!” 也有放鞭炮的,也有赏烟糖果的。烟或糖果就地就给秧歌队员分了。很多围观群众一直跟着,人山人海,轰轰烈烈,很是壮观,一拜就是十多天。有时村与村互相拜年,或集中到公社或乡政府去汇演比赛。十几支秧歌队伍集合到一起,人声鼎沸,锣鼓振天,鲜花似海,红旗漫卷,歌声如潮,人海人山。说是拜年,其实是秧歌大比拼。预兆新年新气象新的开端。可惜的是这秧歌队拜年的民间文艺及伞头的美好的贺词文化己失传了。
张灯结彩不夜天,
祈福守岁乐不眠。
继往开來好兆头,
百尺竿头在新年。
全家人都带着滿满的幢憬去迎接新年新胜利的召唤。在新年第一天互相拜年中,表达祝福及慰勉,相互鼓励,恭祝新年更圆满。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开好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过年真好,好好过年。
作者:陈子新
责编:张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