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亭記
作者:赵升章
文学总监:李凤鹏★婉萍★印清
主播:郭红
主编:玫瑰

博山,多山之城。東臨東山,西禹王,南鲁山。孝妇河贯穿南北,蜿蜒向北奔向平原。孝德文化随之远播。孝妇者,颜氏文姜。立廟設祭,地处神头,近山则称颜山,臨水名为孝水。河東岸筑城建镇,名曰颜神,声名卓著者皆为此也。城設四关,内城有四门。小城方正,四条路回形绕内城,路又称城壕。步行一周,一小时足矣。
出東门進東关,有两座城门。北门外有通谷桥,可通北嶺,五龙。出東城门,拱形石桥,展现眼前。跨河谷而达東山。桥上流水潺潺,水声,捣衣声,浣衣女言笑声联成一片,民之乐也。扶桥栏南覌,秋谷通幽,凉风阵阵,沁人心脾。谷底细流延绵不断,溯源上行有星泉,泉水喷湧,溢满池而奔流,穿过担山桥,交滙於姑子庵泉,合流北去。民謠有赞担山桥曰:担山桥万丈高,破壳雀儿掉下雏飞了。(太高了,一笑。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异曲同工,妙。)逢盛夏,大雨倾盆,山水汇聚,势不可挡,巨浪翻滚,漫桥而过,声势嚇人。然石桥屹立,坚不可摧!冬日时节,一夜暴雪,沟豁填满,峰嶺纵横,满天皆白。抬眼望去,小泰山顶小廟戏台,顿成冰宫玉殿,红色庙牆,白雪映衬,宛如仙境。美哉,秋谷雪景。

走过石桥,展现南北两亭。南亭,范公读书处,楼阁厅台,依山而建,院内一泉名范泉,泉西立一石碑,书曰:山高水長。沿泉而東,拾级而上,山半腰,建有庭院,是为因园,秋谷先生住居读书处。景因人而名,人依景而居,天人合一,胜地也。可見景如所名,沁园而怡人。
相对者北亭也。门阔而雄伟壮观,似王侯家门,階下一对石獅,威武踞立,走上数级石階,,两面石鼓,相对而立。向内望,香烟燎绕,钟磬長鸣。,是吕祖廟也。原来如此,此门似是候门,实是廟门,不违*制。
进院内,東面联续三进庭院,中间月亮门,门额上书:怡园。左右两院相配,花坛,小溪,假山花木,精巧雅致,相得益彰,此赵氏之花园书斋也。也是先生闲暇悠游之所。一代詩坛领袖,看破官场倾榨假語俗套,飘然回归,一股清流,融入故乡山水之间。即如这桥上流水,清澈見底,流向民间,滋润桑田。詩酒自娛,自号秋谷,虚怀以纳山川,怡园怡人,此不乐哉。

所以奉道家,崇洞宾者亦是如此。吕祖詩酒书劍皆绝。游戏人间,济困扶危。斬.妖除怪,消灾解厄。一枕黄粱,惊醒世上梦迷人,不拘小节,度牡丹脱苦海。吕祖大殿莊严肃穆,香火鼎盛。殿前建一水阁,非常精巧,范泉之水,环绕怡园,经殿前暗渠,流经水阁,凭阁下视,如碧池深渊,落差三丈,龙头喷水,飞注鱼池,水花四溅,如珍珠落玉盘。池中金鲤欢跃,如欲跳龙门。流水声,颂经声,磬声钟鸣,道德乐章,美哉乎。
三公齐聚南北亭,仙,相,詩人共享后人敬仰。不同朝代,然志趣相同。虽仙而常在人间,疾苦同心。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与民同苦乐。赵公远离朝堂,同家乡人共享田园生活。
今逄盛世,重修南北亭,仰三公之胜迹,传承先人之德才。此乃乡人之幸事,亦是颜神人之幸事。怡园,怡事,怡人。心旷神怡,不亦乐乎!


作者简介
赵升章,博山人氏,生於1944年五月。从商,爱京剧,操京胡,爱旅游,見景生情写几首小詩,积余年已三百多首,自书成册。

主播简介
郭红,小名,亚克。企业管理退休,中共党员,曾任计划统计,物价科长,中级职称,喜欢朗诵,文艺,退休后,参加淄博市朗诵协会会员,,2019年荣获淄博市我爱家乡最美演讲一等奖。参加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获一等奖。张店区首届文化艺术朗诵获一等奖。热爱做节目主持,喜欢用声音传递文字的美,静听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