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诗稿(新韵)
李城外
咸宁温泉赞
休羡华清趋若鹜,
咸宁沐浴更延年。
桂泉并驾城无二,
疗养齐驱我占先。
遐迩闻名一九五,
诗联唱响百千篇。
身居南鄂何其幸,
时有文思似沸泉。
注:首句指华清池。又,一城而有桂花温泉享盛名者,唯我温泉也。
戒电视铭
远离电视谈何易,
未计光阴似寸金。
时耗每天超四点,
撞钟一岁过千巡。
清闲更悟读书少,
安静方能创作勤。
编著诗文盈案几,
万年太久刻于心。
谒通山朱廷立墓有感
四库全书谁不晓?
侍郎大著列其中。
明朝官宦浪淘尽,
幸有诗文代代红。
注:《四库》收入朱氏《盐政志》。
赞白泥谭家大屋
南鄂宗祠排第一,
跻身国字只缘稀。
耕读立志焉能改,
忠孝为魂不可移。
星火燎原前昭后,
民居凸显鹤羞鸡。
风流人物今朝看,
振翠能华更道奇。
注:该村被命名中国传统村落。又,谭家媳妇陈振翠为十四、十五大党代表,谭能华为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赞通山籍翰林编修吴怀清
如画村风诚耐品,
晚清进士更宜谈。
翰林一入编修史,
乡党几人可比攀?
咏大畈阳春园麻饼
年少舌尖纯味道,伴嚼明月诵秋诗。
而今麻饼趋时尚,每触乡愁便念之。
二
品牌岁岁闻遐迩,行业先军善创新。
老少咸宜吃不厌,中秋惦记是阳春。
玩 石
拣漏深山狭路中,
天然峭壁喜相逢。
分明绝版石头记,
玩赏方知鬼斧工。
腊 梅
花池梅满树,姿肆竞相开。
浴雪芳心盼,焉知冷雨来。
贺张长征《此情可待》出版
一介老兵乐转身,
出家半路作文人。
已知天命君圆梦,
何幸七年笔敬神。
新著墨香飘故里,
长征捷报耀张门。
此情可待无时了,
战友纷纷愧望尘。
注:文集由线装书局出版。
市博参观崇阳铜鼓首展
围观铜鼓乐陶陶,
盛宴咸集众口调。
国宝离家卌五载,
鄂南巡展第一遭。
珍稀鉴赏思亲远,
谱系传承考路遥。
忽忆苏诗禅味道:
“庐山烟雨浙江潮”。
刘红奉寄长篇小说
《野樱坪》有赠
闻道刘红无数计,
天城唯汝享声名。
作协入伙镶国字,
健笔崇阳沁雅风。
炮制长篇曰买码,
打磨新著野樱坪。
文心相近何其爽,
犹赞殷殷赤子情。
注:刘为中国作协新会员。又,“相近”反曹丕“文人相轻”之意。
辛丑岁末降雪,口占五律
本命甘劳苦,耕耘步未停。
诗文朋友重,冠盖退休轻。
俯首亲国保,扬鞭比壮丁。
絮飞清气爽,伴我虎山行。
注:国保指向阳湖。
附闻立玮和诗
甲子辞朱印,征程未可停。
兰台濡墨重,官场弃名轻。
梳理学司马,操刀若疱丁。
终圆国保梦,仰笑向阳行。
恭贺母亲大人郑重九十大寿
生日除夕何幸矣,
家家欢聚庆安康。
九旬尚健骄邻里,
四代崇学耀祖堂。
心善面慈彰孝悌,
言传身教敬忠良。
恩情自有儿孙报,
福寿山高水又长。
作者简介:
李城外,男,汉族,湖北通山人。我国五七干校研究第一人,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咸宁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世界华文文学家学会会员;武汉大学兼职教授,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导师;著有散文集《向阳湖文化人采风》(上、下),被列为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书目;主编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反映“五七”干校生活的回忆录《向阳情结一一文化名人与咸宁》(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编著《向阳湖文化丛书》,计有《话说向阳湖一一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有日译本),《向阳湖纪事——咸宁“五七”干校回忆录》(上、下)《向阳湖诗草》《向阳湖文化研究》《城外的向阳湖》(上、下)。著有旧体诗集《向阳轩诗稿》,中华书局出版。《人民画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华儿女》《中国文明网•名人》和央视等多家媒体均宣传报道其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