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副古代故事绝联赏析
●毕林飞(扶风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兼会刊《扶风文艺》主编,中国诗歌、中华诗词、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2018年5月7日下午,我县城关镇牛家村牛青云(网名,也自作牛清云、青云,真名牛升瑞)先生在微信中给我发了一副对联,上下比均为自己所对。上比曰“三顾茅庐,有备而来”,下比曰“四渡赤水,出奇制胜”,同时要求征对,余一看,简直绝了,经再三思考,终于成功对出了1比,现与大家解析分享。
首先,我们剖析一下出句的意义。
出句曰:三顾茅庐,有备而来。[牛升瑞]
这是一比下联,其前分句“三顾茅庐”恐怕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那就是三国·西蜀刘备(161~223.6.10)三请诸葛亮(181~234.10.8)的故事。毋容细说,当年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携义兄义弟关公、张飞三次前往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深山草庐,终于感动诸葛亮出山扶汉。
后分句曰“有备而来”,字面意思是说刘备是有准备而来聘请诸葛亮的,但字里行间却含有刘备的名字“备”,联句则显得慎密而巧妙。
自对句明显不足:一是前分句字词虽对仗,但平仄失对,其“顾·渡”皆为仄声;二是后分句“出奇制胜”中“奇”字为形容词,与名词“备”字含义不同。因之,不能算作佳联。所以,他要求我续对。之后,我苦思冥想、绞尽脑汗,终于如愿以偿。
对句曰:二攻曹魏,无权即胜;(毕林飞)
这应作为上比(亦称上联),其前分句“二攻曹魏”指的是三国·东吴孙权(182~252.5.21)两次攻打曹魏(即北魏,也称前魏、先魏)的故事。初作曰“二攻曹马”,曹马系指北魏丞相曹操(155~220.3.15)、大将军司马懿(179~251.9.7)。“二攻”指孙刘联军两次抗曹之战。第一次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建安十三(208)年,吴蜀联盟抗魏。西蜀丞相葛亮亲赴东吴,与吴主孙权建立联合战线,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与曹操军队进行了一次以弱胜强的大规模著名战例赤壁之战。曹军号称水陆军80万,联军号称水陆军10万。曹军多为陆军,不习水战,所以决定将船舰用铁环连起来。蜀相诸葛亮与吴大都督周喻合谋用火攻之术,反用曹军不习水战之弱,借冬至东风在赤壁之江面火烧连营,曹军因而大败,顺流而下江陵(又称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这一战,曹军损失不计其数(即无有详细资料说明损失多少),联军损失也无所考。其胜利乃周喻之功,时吴主孙权在周瑜后方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助阵,故曰“无权”;又因指挥权在东吴不在西蜀,亦曰西蜀“无权”。第二次是东吴大帝孙权黄武七(228)年,吴蜀联盟抗魏。西蜀在这一年两次北伐中原,提前与东吴结盟,东吴就与北魏进行了一场石亭之战。这一战,东吴军9万,北魏军10万,两国对江淮地区进行激烈争夺。东吴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太守周鲂用诈降计致书魏主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曹休中诱敌计,率军10万人马自皖(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级市)与另外两路魏军同时深入吴地进发。孙权率军进驻皖口(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皖水入江处),派陆逊、朱桓、全琮各率兵3万,迎击曹休于石亭(今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县级市境内)。上大将军陆逊(183~245.3.19)等三路吴军同时向曹休的军队冲杀、追击,斩俘魏军1万余人。斩魏军卒1万余人的胜利,乃陆逊之功,孙权不在这个战场,故曰“无权”;又因指挥权在东吴不在西蜀,故曰西蜀“无权”。
“三顾茅庐”显示出一个“1+1+1﹥3”的非凡效果,“二攻曹魏”表达了一个“1+1﹥2”的显著结局。联句精湛,可为“联眼”。
本联为数字联、故事联。声律完美,意境佳好,以较少的字句表达了宏大的内容,可称楹联艺术中绝联的上品。
当初误为北京市微友袁清云女士所撰,故在我们扶风县诗词楹联学会2008年12月第11期会刊《扶风文艺·单联征对》中予以刊发(初句为“二攻曹马”)。今在网上一查,出句“三顾茅庐,有备而来”乃“十一姨太”于2020年8月8日在网上用钢笔书写发布,署名“十一姨太”,且有红印,这与会刊发布时间相差12年之久。“十一姨太”何人,其真实姓名无可知晓。中国封建社会高官大款的“十一姨太”可能很多,但知名的似乎只有两个。从网上查知:清末民初军阀袁世凯(1859.9.16~1916.6.6)和张宗昌(1881.2.13~1932.9.3)各有一位,究竟哪个,不得而知,况且查不到“十一姨太”的简历与文才。而这副绝联,在本初稿写成后发与牛先生询问,回答是他“2018年写的”,对于“十一姨太”的说法,他认为“可能属于一种巧合。”我认为:牛为前者,姨为后者,疑系后者阅读前者所发。无论怎样,我认为这副绝联可成为中国文化宝库存中的一枚瑰宝。
2022.1.29(周六.阴间微雪.扶风县上品斋)原稿~1.30(周日.阴.扶风县上品斋)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