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湖的残荷
朱文虎
已有好两年没到南京莫愁湖去了。冬日下的莫愁湖,虽没有春的妩媚,夏的葱绿,秋的浪漫,但湖景依旧是那样的美丽,令人倍感亲切。站立在湖水中的那片冬至残荷,像磁铁般一样,深深地牵引着我的目光。
冬至前夕,家乡的老战友薛加成向我发来微信说,他已来宁,明天找我小聚下。我们彼此已有多年没有见面了,相互牵挂。这次他难得有时间与我相约南京,我说什么也要抽出时间,好好陪他叙叙往事,让彼此间情感再次在欢快中“激活”。
冬至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他如约而至。我特地邀约南京战友胡玉桦,与我们相聚在一家餐馆。三人畅饮小酒,共叙战友之情,兴奋心情,不言而喻。餐毕,老薛说,我们一起到莫愁湖去走走。他的想法与我们一拍即合,于是,我们打的前往莫愁湖。
步入莫愁湖,来到湖畔处,冬阳当空,天蓝云洁,微风徐徐,湖水清澈,人流稀少,有点静谧。我说,你来过莫愁湖吗?他说,来过,那还是好多年前来过,但都是走马观花,没有静心细细观赏。我说,这时节来此,不是观赏风光期,如在春天来,湖畔树木吐翠,芳草萋萋,海棠缀枝,诗意浓浓,赏湖定会多份雅致。他说,是的,那感觉肯定不一样。我们沿湖徒步而行,一路谈笑风生,每见一景,老薛兴致昂然,举起手机拍景,高兴的劲儿在他脸上不断溢出。他边拍边赞说,这里的景色真的漂亮!他把拍的美景让我们欣赏,并不断发送给他家人,与亲人分享。
在湖畔拐弯处,我看到有一片残荷孤伶伶的站立湖水中,有枯叶披盖在头,有零叶缠在茎上,有枯藕莲歪着脑袋,有茎杆光秃,有像折断的树枝等。它们千姿百态,风吹摇曳,发出低吟。我首次见到这样大面积的冬日残荷,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看似我们在欣赏一幅湖中壮观的残荷画面,其实,我的内心却感到有点悲凉。这使我想起了“留得残荷听雨声”古诗句。虽没有诗人那样心境,但至少我欣赏到了残荷的容颜。透过这片残荷,让我看到了残荷的坚强不屈性格,也看到了它对春天寄托希望的神情。
一路笑声一路情。不知不觉我们已绕湖一圈。老薛觉得玩的还不够尽兴,便又提出坐电动游船观看湖上风光。我立马到售票处买了三张票,拉开了湖上游景序幕。上船后,他们坐在后位上,我坐在前位负责驾船,船缓缓离开码头,向湖心方向行驶。三人坐在游船上,高兴的如孩童似的。
冬阳洒在柔美的湖面上,清澈碧透,可清晰的看到湖底下水草轻轻摇晃,时不时看到水葫芦在湖上漂浮、扎水、嬉戏,把原平静的湖水带出了活力。游船逐浪而行,发出轻盈的撞击声,像是我们踩着优美节奏游湖,显示一种浪漫的气息。战友老胡系南京人,平日厚道、斯文,他熟悉莫愁湖情况,不停的向我们介绍莫愁湖一切景致。他讲的有声有色,我们听的如痴如醉。家乡战友老薛,游湖心情激越,只见他手机拍摄发出的咔嚓咔嚓响声,他那戴着一副眼镜的眼睛,笑咪出了一条长缝。当船行至残荷处时,我再次凝望站在寒风中的那片残荷,仿佛它们仰着头与我们对视,又像发出轻语与我们对话。此时我想,如果节气调转下,荷叶绿油油,荷花朵朵放,小鱼水里游,蜻蜓立上头,那又该是另番生机勃勃景象,给莫愁湖美颜,为我们打开一扇别样赏景之门。
船在湖中绕,景在眼中转。冬至湖畔上的树木有绿有黄,错落有致的楼房倒影在水中,景色秀丽,美不胜收。我们似乎感觉被湖四周的座座美景团团包围住,尽情享受这里的美妙时光。经半个小时的环湖,我们船终于行驶到原点。一股浓浓的战友之情,在我们笑容里绽放。
冬阳渐渐西斜,寒风吹到身上发出阵阵凉意。一泓湖水微笑出淡淡的波纹,可站立于湖中那片冬至残荷,以期盼的目光,向远方的春天遥望着……
作者简介:
朱文虎,笔名虎墨,江苏盐城阜宁人,曾在军旅生涯发表过作品。几十年来,勤奋笔耕,对文学执着追求,除有3000多篇新闻作品发表在全国省市县报刊电台外,还有百篇以上散文作品发表在《江苏工人报》《粮油市场报》《江苏粮食研究》《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盐城工运》等报刊杂志及多家网络媒体上,在报刊多次征文中获奖。参加中华文艺举办的”当代精英杯”全国文学大赛获征文二等奖,西散南国文学举办的“全国第二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获征文金笔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