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荷
桂人庆
曾见过白石老人画的《欲语秋荷》,画上荷叶枯黄,已是一幅怠懒的秋色了。可欲零的花还尚未脱落,像麈夏的美人入了秋,还微微的害着季候的病。枯极了的艳,像未尽的生命,在那寥落的秋声中绽着,轻轻的做着休憩的梦。“残花犹欲语。”凝视久了,花也动了灵性,不住的摇荡情性,仿佛一点灵犀不断,要在这商籁中添几句伤心词。
有人以为枯荷太孤、太冷、太涩,夏去了,还苦留在秋,总是多有憾恨。实则,经过了物华之盛,复历西风之爽飒,一艳一残,喜悲已含于莲房中了。那秋荷,更像是卸下粉黛珠钗的小娘子,于瞑色中捧卷,吟着一阙词。时而,传来塘中的凫雁的鸣声,荷叶被拂动的枯寂之声,莲房也摇曳着,那枯色,恍如一霎间的回眸,盈满时序默会,生灭有时。让人突然忆其在石窟中看到的大佛,表面已因摩蚀而失去了平滑之雅丽,却更增加了清逸与出尘之美。凝神静观,观其寂然安适,赏其岁华明灭,孕育枯涩中的莲心,会有如何的熟美之气?看荷,听风,跨越那座连接着此处与彼处的桥梁,风与高踞危楼的星辰亦在凝视着我们,倾听着人世间的人籁,被风吹得欹斜,一切的喜悲都在一方枯山瘦水间,继续着它们的生生灭灭……
白石老人有题荷诗:“少时戏语总难忘,欲构凉窗坐板塘,难得那人含约笑,隔年消息听荷香。”荷,一方小小的,袅袅的荷,寄寓着人之深情无限。情深不悔,恋荷恋秋,大概便是将心之希冀、悦动,全然付诸于物,在心与物、物与岁的牵寄中悠悠的冥思不绝。那年在亭中,与佳人的惜别总还在心中摇荡,想起相指过的并蒂莲枝,说是某某年某某岁的好兆头。秋有些凉,可莲却最懂人心,要为密约赠予几分清香,于是,在我们之间,在那远隔的年月间,还隔着一个咫尺之间的凉秋,含着絮语与谑笑,永存在分别的回廊里,曲曲,复曲曲,教人无意地想起几句极古的诗来,也许是《白头吟》的那句:“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远山之上,有正在南飞的大雁,衬着江山无尽处的楼阙,只觉得迷了楼,迷了楼,在春秋代序里,在荷香里,在絮语中,在不尽的归期里。
记得少时读红楼,只是不解书中意,如今到了可以冥思的年纪,真可以学着山中高士的雅趣,到荷塘中剪下一枝枯荷,遥遥地放在桌前,伴着那些已被翻黄的书卷,在夕照的呢喃中沉沉地睡一睡。《牡丹亭》中,有丽娘春困,春日惫懒,自在融融,而秋气太疏,总是新凉,即便入了眠,也要被那风打枯荷的声音搅醒,去细思一些已经沉入淤泥的往事。飘渺中,又传来了低低的吟唱,也许是传自某月某日的某时,姜夔的《鹧鸪天》:“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闭目悄听,微神冥会,双翅皆青绿的蟋蟀,仿佛就在耳际吟着歌,秋愈沉,荷愈枯,蟋蟀的鸣声愈响,直至某天,荷塘的荷枝第一次的断折,秋的嗓子哑了,方才作罢。到了黄昏,只身对着西塘枯坐,远送着归雁,顿觉庄子之《秋水》一篇,竟是那般超脱,在萧疏中不觉枯瘦,竟平添了几分对山川无极的秀润。枯荷,枯荷,爱荷之亭亭的人总要为它哭上一哭,殊不知,那瘦之枯寂的叶与花中,藏着对岁之催折最大的慈悲。
李义山最懂荷性,在秋阴中,也要“留得枯荷听雨声”。当此寒雨,顶着萧萧的蓬顶,接纳着一点点降下的雨,时而倒伏,时而倾欹,击打的声音并非如珠玉,而像雨落大地,寻找到了最原始的节奏。雨打莲房,如一篷行在江湖中的船,悠悠,悠悠,看似无意却撩人情思。天地远行客,若是此时见了状如乌篷的莲房,怕也要生出苍茫之意吧。少时听雨,只觉得阴郁黯淡,只想拂开了那阴沉的帐子,在无边天地中狠狠地呼几口气。如今听雨,见了萧萧之景,不仅不生悲凉之意,反而会心喜悦。只待在塘边枯坐,闻得枯荷的清明水气,再听得塘后孩童们的躲雨嬉闹,万般生意、千般跃动,都在此际交会了。与物相感之心,就如那翩翩遥遥,时而折断,时而舞动的荷,承载着雨露,亦能在雨露中生出欣然之意。此时听残荷,脑中只剩下一方穷白之象,枯水枯荷,被刻划下褶皱,现出残破的根与枝,虽不比新荷姣美,却被雨洗净了铅黛,留下至真至美的魂。细听,细品,迎风袅袅,宛如佳人着宋之纱衣,对月浅笑。
折了几枝枯荷,在纸上题残荷欲语四字,寄向南国的姊姊,她见了,也学着郭若虚先生画竹的清逸,用枯枝作画。“形似玉簪,最知物音”。姊姊将画寄了来,展卷,墨香混着一点点荷香,只见绢素之上,荷之灵性、柔婉,间有亭亭之感,在素绢上满溢、生长。仔细观来,真觉得千姿百态,皆尽于此处了。有枝似艇,有枝似簪,神思微动,只觉得是一方心魂与另一方心魂的对谈。阿姊说她幼时学画时,老师总说荷性清明,即便枯了,那颗清明之心,超脱之感也仍存留着,等待另一颗心找寻。“终日与此君相伴,不觉莲心苦。”找了匠人将画裱起,窗明几净,焚香熏炉,睹此君形容,常生“生生”之心。或捧卷,或莳花弄草,或习字,或清扫,都不会失去那份静气。
“水静极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禅语解人惑,藕花尽处,自有暗香来。秋深时,到那人迹罕至处,听一听荷,俯仰之间,皆为洞观。秋雨秋深时,踏霜踏桥,寻一份枯淡有致,秾淡自适,以作落照之时的安慰罢。
作者简介:
桂人庆,明月满长安,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安徽散文随笔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安徽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齐鲁晚报》《鸭绿江》《清风文学》《文学中国》等报刊和平台。所为幸事,品茶习文,予燕燕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