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杠铺》
文/墨染芳华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带着子路、颜回,一日,走在某地的大街上,忽然发现前面路北有一家门店,赫然高挂一副牌匾,名曰《抬杠铺》,下面还有四个小字,不抬死人。
孔子感到纳闷,抬杠不就是抬死人吗,还不抬死人,于是感到好奇,两个徒弟也说我们进去看看,到底是咋回事。于是,孔子和两个徒弟便一起走进了抬杠铺,这个铺子分两部分,前面一间门面,除了茶壶茶碗,还有一小徒弟外,再无它物。
小徒弟见有人进来,赶忙抱拳拱手,先生是抬杠啊?孔子说我没事抬什么杠啊,小徒弟忙说:“先生没看到吗,我们这里是抬杠铺,而且还带输赢,十两银子起步,最高二百两,您若赢了,只能得到九两,您若输了,十两银子就归我们了。”孔子听完就说:“那好,我今天就和你抬一杠,”小徒弟连忙说,我不会抬,要抬您得和我师傅抬,说完就冲里屋高喊:“师傅,出来吧,有人抬杠,”这时,从里面走出一位掌柜的,“您要抬杠啊?”孔子回答哦是的,“那请问先生家住那里,姓字名谁啊?”“哦,我本山东曲阜人士,姓孔名丘字仲尼,”“嗷,原来是孔圣人驾到,未曾远迎,当面赎罪。请问是您先抬啊还是我先抬啊?”孔子心想,我是孔圣人,谁能抬过我,我先抬不是欺负人家吗,于是说您先抬吧,杠头于是说那我可爱财了啊,孔圣人心说,我的钱要完。
这时就听杠头说到:“请问孔圣人二老可安好?”孔圣人忙答承问承问,杠头又问先生此去处?孔圣人又答周游列国,方向不定。这时,杠头说道:“那我可爱财了啊。孔先生,我这里有两句话问你是你说的不是?”孔圣人忙答请讲,杠头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不是孔圣人所说啊?我刚问您,家中父母可安好,您说承问承问,这说明您父母都健在,您又说,游必有方,可我刚问您您却说周游列国,方向不定,这两句话怎么解释啊,能和您所说的对的上号吗?”孔子一听,这确实是自己说过的话,还无法反驳,于是,带着两个徒弟垂头丧气的走出了抬杠铺。
正在大街上走着,见前面走过来一人,背后背着一个大葫芦,一条腿一瘸一拐的,这时,那人也看到了孔圣人,忙道:“这不是孔圣人吗?”孔圣人也认出了来人,正是八仙人物铁拐李,忙说:“正是不才,请问大仙何处去?”铁拐李回答道:“四海为家,居无定处,不知圣人从哪里来?”于是孔圣人便把抬杠铺的事说了出来,铁拐李大笑,原来如此,你们跟我去,我去把你们输的钱要回来。
于是,四个人又回到了抬杠铺,杠头还在和徒弟说话,见有人进来,忙道:“几位,又来抬杠啊?”铁拐李说道:“今天我来和你抬一杠,”“很好很好!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阁下是李大仙人了?”“正是在下。”“嗯,那我们谁先抬呢?”铁拐李心想,我是神仙,我若先抬,这不是欺负人吗?我能掐会算,谁能抬过我?于是说你先抬吧,杠头说到,那我爱财了啊,孔圣人心说,他的钱也要玩完,就听杠头说到:“请问您背后的葫芦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啊?”铁拐李回答道:“里面装的是灵丹妙药,无论天下什么疑难杂症,我都能治,”“哦,那既然里面的药都是灵丹妙药,啥都能治,请问您的腿是咋了?怎么不治一治啊?”“啊这个……”铁拐李顿时语塞,于是又输了二十两银子。
几个人垂头丧气的出来,刚好碰到一个人,见此人上身棉袄下身棉裤,满身油污,左手握着一把杀猪刀,右手拿着一杆秤,正向抬杠铺而来,见到他们四位,于是问道:你们可是去抬杠铺了?是啊,那你们是赢了输了?输了,那你们把经过告诉和我说一下,于是,孔圣人便把经过告诉那人,“好了,你们跟我走,李神仙你拿着这把刀,圣人你拿着这杆秤,我说让你割你就割,又对圣人说我让你称你就称。”说完,几个人又一同来到了抬杠铺。
杠头没回里屋,还在外间,见有人进来,忙起身说道,几位还来抬吗?就见那位说到,今天我来抬,好啊,请问抬多少两银子的,二百两,很好,请问是你先抬还是我先抬啊,我先抬,可以,那我们开始抬吧。
就见那人吧腰一扠,“杠头,我说你的脑袋正好八斤半可对?”杠头连忙摇头,“不对不对,怎么会是八斤半呢,你说错了,错了?”“那我们割下来称称,”话音未落,铁拐李握着刀就过来了,孔圣人也忙拿着称就要钩,杠头一看,连忙说:“对对对,是八斤半,”“你怎么知道是八斤半斤半啊,”“我妈刚生下我的时候就告诉我,我的头不多不少正好八斤半,”于是,几个人赢了一百八十两银子,孔圣人十两,铁拐李二十两,剩下一百五十两归了那人,几个人扬长而去。
这时,杠铺的小徒弟哭了,“师傅,您怎么不和他们抬啊?”就见杠头轮圆了巴掌给了徒弟一记耳光,“他们不是来抬杠的,是来抬命来的。”
根据民间传说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