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怀念战友穆桂洲
弓 木
穆桂洲,七六年兵,河南淮滨人。我跟穆桂洲的直接工作关系,主要还是在我从新疆马兰基地学习训练回来后,在新兵连训练新兵期间。那时,已转志愿兵的他是八三年新兵连的三排长,我是他们排里的一个班长。由于我本人几乎没在基层连队的班级里工作、生活过,所以初当班长,带兵经验不足,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时,穆排长总会提醒和帮助我。而有些方面,他也会叫我当他的参谋,听听我的意见。那时我们的工作关系很融洽、亲近,排里的几个班长也都很团结,一心想把工作做好,为排里争光。
新兵连结束后,我们还一度住在同一个屋里,那时我们像无话不谈的兄弟一样。后来,我提拔为教员,搬到连部那边去住了。工作关系转换后,老穆他带头改口称呼我“张教员”,偶尔还指派他们排的学员来我宿舍给我打打开水,从这也反映出老穆这人的本分和厚道。当然,我对他也很尊重,我知道他喜欢抽烟,那年我回家探亲,顺带了一条家乡烟,谁都没给,我只给了他。
以后离队学习,再回连队当副指导员时,我总是叫他穆排长。再后来到机关工作,逐渐地我们也失去了联系。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工作节奏变快,更无暇顾及联系往日的战友了。
前些日子的一天深夜,在与心江连长微信聊天,我问到穆桂洲排长时,才听说他于十年前遭遇车祸,不幸离世了。我很是惊讶和惋惜,也不禁为他的家庭及子女担起心来。我跟心江连长讲,如能联系到他的家人,想转点钱表示一下心意。我想,毕竟我们过去曾有过密切的工作关系,是亲密的战友;毕竟我还活着;毕竟我的岁数要轻些——虽已不是挣大钱的年龄,但毕竟我现在还有些工资收入,就当少挣点、少花点。这也是一种回报和感恩吧。
心江与穆桂洲是同年兵,又是老乡,他的心情跟我一样,他表示,手上有个案子,最近要去淮滨,到时可以寻访一下,结果会告诉我。我无意在战友中发起捐助。我讲,我们战友间,过去的工作交集不同,每个人现今的情况也不一,我想,只要我们能时常念起往日的战友,想着他们曾经的好,在内心默默的祝福他们,那即使是已在天堂的战友,他们也会欣慰的。
(2)探访已故战友穆桂洲之家
弓 木
自加入汽教营的微信群后,找到了失联多年的老领导、老战友。去年战友们在郑州聚会,我一高兴发了礼金和红包,但转给穆桂州之子穆东的两份(含穆丽)礼金,转账了两次他们都未接收,这使我产生了要专程登门探访的念头。
(2016年11月6日于郑州第14军休所)
十一月初,我们从合肥前往郑州,先是去赶去军休所探望了老领导虎协理员(虎处长)和吕站长夫妇俩。午饭后,则由明军战友开车送至车站,我们乘坐长途大巴,天黑时赶到了淮滨县,当晚住下。七号一早,我们一行俩人在穆桂洲之子穆东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城关的一小区的住所内,在这里,我们见到穆桂州遗孀,我们称之:穆嫂。由于时隔久远,虽然去之前已记不得她的模样了,但见了面后却神奇般地唤醒了那三十年前记忆和印象——一个淳朴、端庄、不失秀丽面容。眼下,她语音和面部表情还像当年那样,熟悉而亲切。
穆嫂拉我们进屋,一进门便见着电视柜上摆放的老战友穆桂洲和他老父亲的遗像,我们上前鞠躬、致哀,表达对老战友哀思和怀念,并以给小孙子发红包的方式奉送了礼金。坐落后,穆嫂、穆东,我们聊起了家常。穆嫂向我们讲述了她十年前,突然失去亲人的悲痛;讲述了那时刚刚中专毕业的女儿——穆丽,在艰难岁月里的自立和担当;讲述这十年来,一家人的艰苦创业的历程,以及现今的状况。我们听了,从开始的悲情和叹息,到后来的欣慰、惊喜和骄傲,以致难以抑制内心欣喜,想要把这些情况急切地向战友们报告。
一九八四年,穆桂洲从汽教营调到渭南基地劳资处下属的普光厂后,一九八六年转业至淮滨县粮食局系统。当时粮食系统还是个很好的单位,后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像许许多多的地方国有企业一样,渐渐地不景气了。但老穆脑筋活络,凭着老本行和当地人脉,家里买了辆半挂加拖斗,搞起运输经营来。由于起步早,在运输市场上抢得先机,家庭经济自然是蒸蒸日上。那时大女儿穆丽正上幼师中专(那时的中专也可算现在的“二本”了),小儿子穆东也送至部队,转了士官。走南闯北的老穆并不安于现状,他想拓展经营范围,凭借着运输的优势,计划从事建材和装饰的经营。二00四年,他们家在县里注册了首家装饰公司,然后准备把车辆交给侄子他们承包经营。然而,就在准备“交班”的当年,不幸在湖北黄皮的一次的运输行驶中,由于侄子的驾驶失误导致车祸,老穆因此而遇难。
据穆嫂讲,那时,她们感觉天塌了一样,小儿子还在部队,大女儿也是刚毕业不久,平日经营管理基本上都是老穆管着,她是两眼一幕黑。。。但她感叹:女儿穆丽真的很优秀!是她挑起了家庭的大梁,并继承了父业。在带着从部队请假回来的弟弟穆东处理完善后,她独自一人,硬是把那个刚刚起步的“阳光嘉居装饰公司”办成了如今拥有四十余名员工、为全县首块装饰招牌的公司。穆东,也在部队争得组织同意,提前转业至地方工作。当时他就接受姐姐穆丽的建议,抓住商机,成立了建材经销部,主要承接装饰公司建材零售等下游业务。同时,经过摸索,又在该县域独家代理了一著名(全国十大)建材品牌的业务。经营走上正轨后,穆东才到县畜牧局执法大队报到上班,由于他在部队的经历和实际工作的组织能力较强,领导信任他,今年,组织上聘任他为大队长(股级)。
目前,老穆他们大家庭里,穆嫂单住自己的房子,白天帮穆东他们接送孩子,有空也帮儿媳妇打理门店生意;穆丽经过这些年的商场打拼,公司运营稳健,家庭美满幸福,有一男孩已上小学,她的丈夫也是县财政局的干部;他们姐弟两家共有四辆车,仅穆东接送我们的那台福特SUV,就价值四十多万。
交谈中,穆嫂回忆起当年带着儿女去部队探亲的往事,还提及到湖北战友王兆建和河南战友唐骏礼,讲那时他俩跟穆桂州的关系较好,经常到他们家“弄吃的”。。。穆东也在讲:“现在苏(建民)叔,还时常与我微信联系。。。其实,我们家现在什么都不需要;时隔那么多年,我爸爸的战友还能想起我们家,我们这心里已经是很满足了!”
中午,我们一起来到附近的饭店,穆东点了一桌菜,并执意要买单。饭后,他冒雨开车几十公里,把我们送到安徽阜阳火车站。
2016年11月7日于河南淮滨穆桂洲家)
为早逝的战友而痛惜,也为遗属的现状而高兴。这次探访之行,虽然只有半天多点的时间,但内心颇有感慨和感想。一是,不能轻易向命运低头。当厄运和灾难来临的时候,要勇于担当,敢于向命运抗争,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去改变它。穆丽就是一个典范,值得我们战友骄傲!
二是,战友间曾经的友情,最纯洁而宝贵。我们当年的工作关系,那是个缘份;当年的交往,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语言或相同的秉性、趣味;并且这些年回想起来,在脑海中彼此还有着美好的印象。如今,大家都已到了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年龄了,战友间彼此联系、走动,我的想法和体会:就是延续曾经的战友之情,了却心中的那份心愿,条件允许时能奉献就奉献一把(条件不允许,想必战友也会理解),并不参杂着任何实用心态和利益考量。特别是曾经对我们有所关心、帮助的老领导和老战友。虽然当年他们也属正常工作,应该也是秉公办事,但如今我们却把这些,视为一种情缘、一种恩德。所以,不论昔日的战友如今境况如何,该还情的还情、该报恩的报恩,这是应尽之意,别无它求。
三是,别忘了我们那曾经的“兄弟”。我们战友间阔别三十余年了,如今相逢,格外欢喜,把酒言欢亦人之常情,但也可以想一想,还有没有曾经要好战友,现尚处困境之中?那先我们而去的“上下铺的兄弟”,我们是否还记起?他的家人现在可还好?记得刘心江连长,曾在群里公布过电话号码,还喊过一嗓子:“现在老穆他们家什么都不缺,就缺一声问候。。。”
做人还是应该问心无愧。曾经的战友,在我们的百忙之中能抽出一丁点儿时间,心静下来,回想一下当年像哥们一样的战友间的那些往事,顺手能拿起你的手机,给已故的曾经要好的战友的家属打个电话、发个微信,表达一声问候,展现出应有的人文素养和情商,那该有多么美好啊!我们战友为此都会高兴的。那已故了的战友,即使在天堂也会感叹:“咱这当年的“兄弟”,这辈子没‘白交’”!
人生无常,灾难降至让人扼腕,但此访却让人庆幸。相信逝者在九泉之下得以安心了,他的战友们也能为此而放心了。
祝福穆桂洲他们一家!
2016-12-18日于三亚
(3)【附 记】
战友情谊的延续与升华
今年元月,《怀念战友穆桂洲》、《探访已故战友穆桂洲家之行》在网上发表后,受到了许多老战友、老领导和朋友们的关注与鼓励。
之后在与穆桂洲遗孀——穆嫂的通话中,我邀他们在方便的时候来海南游玩。年前,穆桂洲之女——穆丽,受穆嫂之托,又打来打电话并加了我的微信。她表示,要寄“信阳毛尖”茶叶过来。我跟她说:不用客气;现在,我业余时间除了锻炼身体、游泳和写作、创作外,对烟、酒、茶等,都没什么嗜好。我讲:心意领了;把东西就留给其它亲朋好友吧。
本来他们一大家子人,是准备今年春节期间一起飞来海南的(他们家这些年工作、经商,发展得不错,财务也比较自由),一是他们家原有此旅游计划,二来也是到我处,大家一起再会会面(上次去淮滨探访,穆丽因故外出,没见着),喜庆一下。
其实,我心里倒是希望他们暑期来海南,一是我这边原有年前、年后去三沙、上永兴岛的计划,现在还处“待命”状态,二是夏天我们海边也不太热,房子也空闲,他们一大家人来都能住下,可以多玩些天。所以我跟她说,如果春节假期紧,倒不一定非得赶忙过来,暑假小孩放假时过来也可,到时还可多住些天。但具体什么时间过来,只要他们确定了,我们这边推迟上岛也都问题不大,所以随时欢迎。
今天一早,穆丽发来微信说:他们计划春节来海南的行程,因故取消,打算暑假时再来。我们跟她说,没关系,什么时候来都行。欢迎!
期待着暑期大家的会面,以告慰先去的战友。
弓木 2022年春节于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