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的不奇不游系列之——巴尔干南端的南端
作者:水云天
看见蓝与白,你想起甚麽?
笔者看见蓝与白,不能想起其他甚麽,只能想起希腊。
看见蓝天朗日,你想起甚麽?
笔者看见蓝天朗日,不能想起其他甚麽,只能想起那年的首次欧游,想起走进满衬着晴蓝与朗白,满蕴着温柔与浪漫的希腊。
巴尔干半岛的北端,是著名的火药桶。
而半岛南端的希腊,则是相对安静和平的乐土。
游历欧洲,笔者郑重建议当从这片乐土开始,为啥得从它开始呢?为甚么不是英法德荷呢?用不着长篇大论解说,三言两语便可把道理说个清楚了。
英国大诗人雪莱这么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
这大概要算最简明的注脚了。假如要说得再具体些,且来听听澳洲籍历史学家约翰·赫斯特在他的的史学名著《极简欧洲史》里的提问:“为什么欧洲对现代文明的影响这么深呢?”,他继而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如果我们去找(西方)哲学、艺术、文学、数学、科学、医学以及政治思想的源头,所有这些智识,都会把我们带回到古希腊。”。
国内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教授也表达了几乎一样的观点:“古希腊文明给世界带来了理性的光明,诞生了深邃的哲学与独特的艺术。而科学这门当今的主流学科,就脱胎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可以说,今天的人类依然荫蔽于古希腊文明之下。”。
姑且延申多说两句:游欧洲要率先游的第二个国家,无可置疑该是意大利,那道理同样是三言两语即可交代个明白:罗马帝国继承了古希腊文明,发展出古希腊罗马混合文化,也就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更具体雏形。而罗马的原初版图,就在今天的意大利本土。
道理简介完毕,我们且来开始领略希腊之美吧。
要领略希腊之美,大概没有太多人领悟当从古希腊艺术开始。今天人们领略希腊之美,倒是多数从希腊式的温柔开始的。
希腊式的温柔,就是蓝与白,就是爱琴海。
在希腊看见朗天碧海,就如看见太阳神与海神驾着马车并驾巡游。
看哪,给汪碧的爱琴海扛起来的天空分外高阔!给热灿灿的阳光抚吻着的海面分外闪亮!
看哪,轻倚着小白屋的人们,都脉脉含情纷纷向着碧波投以撒娇样的目光,都朝着蓝宇投以飞吻样的笑容。
朗天与碧海,有如太阳神与海神驾着马车在并驾巡游,希腊式的温柔,温柔死你!蓝白死你!
要领略希腊式的温柔死,其实不一定要追随大众涌往那几个消费贼高的白屋小岛的,即如笔者,便投奔往一个拜占庭年代的废墟去,废墟筑在一片孤崖之上。孤崖伸进海里,那上面没有小白屋,只有荒草莽莽,只有零零星星的坍塌的石头房子。
左拥地中海的水色潋滟,右抱西方文明起源的人文光华,濒临爱琴海的魅蓝国度希腊,进入4月便摆脱了寒冷潮湿的冬季,进入温暖明媚的春季。正好赶上这个美丽的季节,笔者踏上了这片西方文明诞生之地。
希腊风情,离不开蓝与白的诱惑——荡漾的晶蓝!映眼的小白屋!
希腊风情,弥漫着阳光的温暖、海水的蔚蓝、葡萄的醉甜、橄榄的清香!
南欧诸国中,这个魅蓝国度是国人多去和不多去之间的一个较偏选择。不过,人们即便有前往,涉足面也非常偏狭,只集中在寥寥几个点:雅典、梅特歐拉、奥林匹亚、扎金索斯,与及几个人尽皆知的白屋小岛。如果在网上搜寻中文的希腊攻略或游记,来来去去也几乎只涉及这几个点,无法找到其他了。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更是集中到那几个白屋小岛去,好像希腊除了白屋小岛,便再没有值得向往的风景了。
旅行好比做学问,各自修行,你走你的阳关道,俺走俺的独木桥。笔者希腊之行,便偏离了以上诸热点,半个月的行程里面,走的都是独木桥,而打从离开雅典开始,一路上便没有碰见过一张亚洲人脸孔,所见都是希腊人或者欧美旅客,都是洋脸孔。
从地理上看,笔者的行踪聚焦在雅典西南面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Laconia拉科尼亚。这个甚么尼亚你大概会感到很陌生吧?但如果提起斯巴达,你便一定多少有所闻了,拉科尼亚正是古代斯巴达人繁衍与兴盛之地。斯巴达武功赫赫于世,有相当长的时间曾与雅典分庭抗礼甚至压倒雅典,他们以不到一千壮士,力拒波斯二十万大军进犯,歼灭和杀伤了近两万敌军,这段悲壮的战争史上奇迹,感动了世上千千万万读历史课的学生,包括笔者。有识之士指出,斯巴达抵御波斯入侵的功绩非比寻常,没有他们,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制度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游览拉科尼亚,斯巴达是区内交通枢纽。来到今天的斯巴达市,但见城区簇新,房舍明洁,街道井然,车少人稀,一派新兴的市镇格局。最吸引眼球的街景,是那些稀疏排立在干道中央的棕櫚科巨树,一支支巨木仰首挺立直刺蓝天,望之大有一股英雄气概,很斯巴达。
在拉科尼亚这块斯巴达土地上,笔者一共串游了四个点:龙头寨、吉雄,还有两个没有中文译名的 Gerolimenas和 Areopoli。拉科尼亚位居希腊南部,而这四个点又位处拉科尼亚的南端,所以简单直接来说,笔者这回的探奇,可谓深入巴尔干半岛南端的南端。
排首位的龙头寨,它其实不叫龙头寨,这是笔者自创的一个名字,上述四个点当中,也只有它才偶尔有国人到访,在网上,它有个通用的名字,叫莫奈姆瓦夏Monemvasia。
为甚么笔者管它叫龙头寨呢?全因为深深觉得它的地貌就如一匹昂首吐舌的巨龙,气吞大地!从岸上远眺,龙头寨一丘突兀从海上孤拔而起,已自气宇不凡!要是从空中鸟瞰,那更不得了,简直便是青龙展翅,一飞冲天!不相信吗?请看附图。
对,这垛形如海角孤丘的巨岩,正是引人遐想的龙头寨。
从平视角度看过去,龙头寨很像一粒肉汁饱满的肉包子。不过如果从航拍角度俯瞰,它便有如作势吞咽大地的飞龙,气宇硬是威武不凡!
龙头寨是一座巍峨的海上岩石山,这座峥嵘巨岩诞生于公元375年的一次大地震,整个山寨自诞生之日起便只有一个出口,莫奈姆瓦夏Monemvasia在希腊语中正是“一个出口”的含义。原本山上山下各有一片小镇,然而沧海桑田,山上的镇子早已荒废不复存在了,如今只剩山下的小镇因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得以孤脉绵延下去。
孤悬海上的这座岩石山让人一瞥惊艳,再瞥倾情,有人稱它「希臘的直布羅陀」、也有称它「希臘的聖米歇爾山」!古寨历史可远溯至中古,如今寨内中古风情犹浓,年年月月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人蜂拥而至。
龙头寨每逢假日都有如潮旅客涌到,它的商业化程度和热卖度,远超出笔者的预期。不过,尽管这样热卖,但亚洲人至今还是鲜有到访它的,亚洲人朝拜爱琴海的魅蓝,至今还是只懂得盲从商业大流蜂拥向那些消费贼高的白屋小岛去。其实,爱琴海的魅蓝啊,是大公无私的,不仅仅在白屋小岛可以领略,在这千年古寨的崖上崖下,你也同样可恣意地搂着爱琴海入梦!
让人惊艳的中古石头寨戟指出爱琴海之上,由一道石堤和大陆连接。当你步上石堤,便可见一边巉岩高耸,另一边微波拍岸,沿堤漫步十来分钟,便来到一片城墙下,当中有一小小洞口,那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过的古山寨唯一入口了。
洞口幽而不深,畧一拐弯,便豁然步入暖阳抚吻下的一条石卵巷子,窄巷长蛇一样蜿蜒向前,两旁娇气的店家林立,只消十分八分钟,便来到一方小广场。在巷径崎岖仄狭的古寨里,广场自然成为人们群聚的焦点,场内耸立着一座犹如纪念碑似的小钟楼,旁边伴着一方长条形的小教堂,这两座白色建筑物弥漫着浓浓的中古风,在骄阳灼照下显得格外圣洁,也给广场衬托出一片祥和的气氛。广场的另一端临海,凭崖眺望,几排红顶雅舍披戴上一身花妍草绿,无限娇娆,对开的一大片汪碧澄蓝的海面,便是许多人日思暮想的爱琴海。
铺上卵石的路面走尽,长巷便变身成灰土仄径继续蜿蜒向前,再走数百米,便看见古寨另一端的城墙,古老斑驳的石墙由山上盘旋而下,直窜落海边。土径穿墙而过并且继续它的蜿蜒,无怨无悔地直扑向龙头寨的龙头。一出城墙的洞门,地貌便显得特别荒凉,海风也愈发清劲了,让人心生一份萧瑟感。灰土路来到一个灯塔前便嘎然而止,距离海角还有一箭之遥,再前方是乱石惊涛,已无路可走。在这里,海就蹲在你面前,或者说你就蹲在海面前,坦然相对,相看两不厌。
石头寨仄径纵横,崎岖上下,入眼尽皆粗糙古朴的石头房子,估计千年以前,景况也差不多,寨子让人一瞥惊艳的魅力,也全在于此。
围绕海边的狭窄平地,分布着许多各有特色的小酒店小旅馆,逛完这小片平地,就是时候要一探古寨的另一风貌——高踞小山岗上的,废弃已久的拜占庭年代的古镇。
踢踏着碎石沿着崎岖山径曲折上行,山上风光渐次展开,但见山中乱石遍布,杂树丛生,野花漫山,到处星散着只剩下残垣斷基的石头房子,这些房子,多是拜占庭年代遗留下来的。眼前一片破败荒凉,人烟绝迹。尽管眼前的房子已无一幢完好,可是山上最恢弘的见证过昔日辉煌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却几近完好地奇迹地依然屹立在山头,依然日复一日在独对荒草斜阳。
气派依然的大教堂高雅地伫立在一处陡崖边上,面朝着如镜的爱琴海,仿佛一位迟暮美人在朝朝暮暮揽镜自照,在沉吟自叹。人走累了,最适宜倚着这幢落寞颓败的大教堂,坐在陡崖边,默默的看着爱琴海巧笑倩兮地莲步移近,只见她略一款摆,便拨弄起万顷碧波轻漾过来浅吻悬崖。怔怔的盯视着眼前的这大片魅蓝,入神,这一刻,人的心绪即便有再大的烦躁,顷间也会徐徐给抚平下去了。
龙头寨破败荒凉的高崖顶上,四望碧水澹澹,天涯路远,大有曹操东临碣石观沧海的意味。就是这样的一幅荒草莽莽连天海,微波捆涌一孤丘的有如青龙展翅一般的奇姿壮景,把笔者诱惑到奇妙的希腊来。
(全文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朱鏻灿 笔名:水云天
平生最爱寄情于水于云于天于林莽,宗大自然为师。闲时喜爱阅览及写作诗文,尤爱饱览散文游记,藉以神游天下。
屡获征文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散文奖,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年鉴》、〈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出版有个人诗文集《行云流水水云天》,现任中国散文网特约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