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数(新韵)
文/丁学文
月底开资盼有增,
秋闱超线勇攀登。
忽然正负皆不顾,
抗疫西安只认零。
二零二二年元月十四日

美文赏析
文/施晓芸(三大区一分院长)
这首诗文笔犀利,开门见山。通过人们对数字变化的主体感观(即由数字的增减变化,表现在人在情绪方面的忧喜起伏),表达了对当下严峻疫情的无比担忧和对困于疫情中人们的深切同情,希望能早日实现疫况清零,取得抗疫战争的最后胜利。
一、二两句运用对比,说明了历来人们在数字方面好大喜增的特点。然后第三句却话峰一转,一个“忽然”,才引出自己想要表述的,之前的两句只是为了铺垫。现在,“我”,也可以上升到“多数人”,对传统意义上的数字增加突然失去了兴趣,因为眼下抗疫才是主角的事情。如果任由疫情蔓延,纵然有些数字还在好看的增长,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尾句的“西安”,表面上看指一个城市,因为西安确实严重,而实际上是以点代面,指国内很多饱受疫患侵害的地区。昨天还看到一个老师写“西安告急天津紧,豫北安阳不放松”,说明了疫患之广,点明了抗疫的严峻性。 特别是接下来的冬奥会,会有很多国家的运动员参赛,而这些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甚至严重得多。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和世界,即便我们安检与保卫工作做得再好,可谁能保证就没有人携带了那个变异病毒呢?谁都保证会不会又引发新一轮的传播呢?就看看国人,又有多少人不自觉,重复着那个南京牟老太的故事呢?
所以,抗疫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惟有把这个毒疫遏制并彻底“清零”,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正常,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这首绝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先铺再转后议。铺得实际,转得巧妙,议得中肯,结得干脆利落。给合当下实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之荡荡襟怀。特别是“文学作品必须反映社会的风貌,表达人民的心声”,在丁学文老师的这首七绝《数》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体现。
2022.01.16
美文赏析
一一鉴赏丁学文老师(执行总示长)
七绝·数
文/周海峰(二大区教督)
今日拜读丁学文老师《七绝·数》。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感动不已 。丁学文老师这首议论、叙事诗,一字千金,通过“数”字,展开议论,说明,通过几项数字对比 ,说明“零”的重要意义 。以往的传统观念,我们都讨厌"零 ”,因为它表示没有和占位 ,但是,在抗疫的今天 ,归零,清零是多么重要 。作者通过对比的写法,举例子,用事实说明 ,从各种高效数字引出零的重要意义 。表达了作者对抗疫成功的迫切心情 ,关心祖国各地疫情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逐句来赏析 。
我们首先来赏析第一句 ″月底开资盼有增,″作者大意是写:我们在每个月末发工资时盼望有所增长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发工资时 人人都希望增长,这是人之常情 。作者通过 “开、盼、增”说明人都重视收入数字越大越好。反之,心情就不愉快 ,这是对人们的心理都有贪多的描写,是人心的真实写照 ,从而突出了增加收入在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句:“秋闱超线勇攀登。”意思是写:人们为秋天的乡式,超线技术勇敢地攀登。作者用“秋闱、超线、勇”来写,人们读书考式求高分,各项技术求高效。为高分,高效而努力奋斗。写出了人在青少年时 代,刻苦学习努力争取高分,考上好的学校 ;在参加工作时,力求高效,这样就能有大名 ,拿高工资 ,有大利润。这些都要大数字 。这是作者进一步,对人心追求的真实写照。
我们接着来赏析第三句 :“忽然正负皆不顾,”作者好像写:我出呼意料的发现人们对正负数都不关心了。作者用“忽然、正负、不顾”来写人们开始不在注重正数和负数的高低了,而重视“零″了,重视"没有”了。点明了如果疫情清零了,人们该有多么的欣慰,多么的高兴,多么的幸福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瘟疫清零的急切心情。

第四句 :“抗疫西安只认零。”作者大意写:在西安抗击疫情,只需要零。作者通过“抗疫、只、零"。来说明西安抗疫,人们盼望清零,也说明全国人民盼望清零,世界人民盼望清零。体现了作者对世界抗击疫情早日成功的思想感情。
作者起承转合运用恰到好处,环环紧扣中心,层层递进,用典,用对比,语言质朴,内里华贵, 有叙述,有议论,叙述清楚明了 ,论述富有哲理 ,论点论据充分 ,论证有力, 充分说明了"零 ”在抗击疫情中的重要性 ,表达了作者关心抗疫的迫切心情和美好的愿望!

七绝·数
一一和丁学文老师(执行总系长)
文/周海峰(二大区教督)
新年瑞雪福连增,
盛岁祥梅五谷登。
赤县驱瘟齐奋进,
乾坤扫疫共清零。
2022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