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广荣

唐诗宋词在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史上有着最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史中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人习惯把汉代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出现了格律诗,把这种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格律诗在唐朝初期只形成一个雏形,在唐朝中期达到鼎盛。所以有人会说初唐四杰的诗怎么也存在平仄不分的情况。再看看李商隐和杜甫的作品,这一时期格律诗达到了规范化。
宋词这一文体就是在唐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唐朝末期词初步形成一种文体,比如南唐后主李煜。他的那首代表作《虞美人》,这首词断送了他的生命,也成了他一生最后的绝唱。宋朝初期“词”才逐步形成规模,最初“词”这种文体只存在于民间,是最广大的基层民众弹唱的一种娱乐、它所表述的大多是一种男女情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不被上流社会所认可的,那些达官贵人认为这是一种“低俗”的文体。我记得毛主席曾说过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群众,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它就失去了发展和生存的空间。
正是由于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就有了更肥沃的土壤,后来在社会上得到了更广泛的流行。基层民众毕竟是一个广大的群体,一些比较开放的文人墨客也开始加入到了词的创作中,正是由于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加入,词也有了升华得到了质的飞跃。后来词在内容表达上也更加的丰富多彩,也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可和喜爱。到了南宋时期,“词”这一文体达到巅峰。南宋给我们大多数人是一种非常贫弱的印象,南宋政府每年要给金纳贡,以此换取和平,如澶渊之盟。
由于南宋这种重文轻武的国策,才使得在军事上非常的弱势,但南宋时期的经济却非常发达。丝绸、瓷器、茶叶是它的三大支柱产业,也是政府创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前些年在南海发现了“南海一号”沉船,这是一艘南宋商船,在里面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它们在海水里浸泡了几百年依然那样精美,当时瓷器的烧制技术已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这一事件也证明了南宋的经济走向,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出口东南亚,给政府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南宋时期的经济规模曾一度超过盛唐,也是当时世界最发达国家。只发展经济不重视军事,终究会退出历史舞台,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使人们向着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去追求。所以词的发展也到了鼎盛时期,国库虽充裕但在军事上依然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欺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不朽之作,辛弃疾、陆游是我国最著名的爱国诗人。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政府的不作为并不代表人民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辛弃疾空有一腔热血,但英雄却无用武之地,一句“可怜白发生”道尽多少心酸与绝望。陆游已是朽暮之年仍不忘北方的失地,那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曾催落了多少代人的眼泪!
岳飞的那首《满江红》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食粮,在抗战时期整个民族最危亡之际,它曾激励着我们无数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共赴国难。正是出现了这些爱国诗人和他们的不朽之作。抛开南宋的政治与军事,仅对经济和文化而言,有人说南宋是我国最伟大的朝代之一。读历史、学古诗词可促使我们更要热爱自己的文化,更要崇尚自己的民族英雄,踏着古人的足迹,在新的历史时期饯行自身的价值。
词是我们汉字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了我们悠久历史的民族智慧。词牌的种类包括小令和长调共有一千多个,大多数词牌都有多种体,体不同字数也就不同,格律也不同。每一种体都有它的代表性。
有一个词牌比较特殊它就是《鹧鸪天》,这个词牌完全就是由七言律诗演变而来的,它只有一体,晏几道体。它的格式为“首句仄起平收入韵式”。中间颔、颈两联需对仗,虽是由律诗演变而来但在韵律的选择上比律诗要宽泛的多,写起来比较上手。在我的诗词作品中《鹧鸪天》这一词牌写的是比较多的。
学习古诗词首先要了解古人的思想和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宋词其实就是文人填写的一种歌词,再给它谱上曲,供人们弹唱,每一种词牌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曲调,它们充分反应了当时人们丰富的文化生活。唐诗宋词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平仄、押韵,阴阳顿挫合辙押韵弹唱起来才会悦耳动听。唐宋时期那些著名的的诗人基本上都精通音律,所以他们填的词写的诗才会被人们喜爱。
李白的豁达、杜甫的细腻、辛弃疾苏轼的豪放、柳永李清照的婉约,早已消失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但他们的思想连同他们留下的那些诗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五千年文明不倒的历史丰碑!
我们要接过古人的接力棒,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舞台上要让这种古老的文明重新散发往日的风采!我们的文化自信正是来自于被唐风宋雨所滋润的广袤的中华大地。悠悠岁月,万代相承,但愿我们现代人所创作的优秀的格律诗词在几百年后,能和他们的先祖留下的唐诗宋词一样永驻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