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途杂记(中)
作者:周晓宇
六
想起初进疆时,整节车厢的青年人说说笑笑,唱歌聊天很是快乐不觉寂寞,转眼几天就过去了。那知十年之后的今天这么难熬,坐在火车上度日如年。车上拥挤得水泄不通,加之提心吊胆,生怕丢失东西,简直不敢轻举妄动。整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浑身酸麻的滋味可真难受。幸而邻座有对上海夫妇,可以聊聊天,调节一下精神。有一次我问他们说:“听说你们那里(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女的多男的少,有些女青年找不到对象是不是?”
他们半开玩笑的回答说:“怎么,你想找个对象吗?”
我说:“那倒不是,我是听说南疆兵团里的姑娘多男孩少,有些姑娘到了结婚年龄找不到合适的男友,就给民族男孩结了婚,生活能习惯吗?”
他们说:“不大清楚,也许有把,不过我们团场没有这种现象。我们所在的是工建团,男的比女的多好多,找女朋友还要去农业团场呢!”
我说:“嗯!是这样。我以前听我的一个好友说,她们团场有个姑娘通过火车上的旅行见面和我们单位一位男生结了婚。这大概属于个例吧!”就这样我们谈天说地东拉西扯,饿了吃困了睡的混过了两天多。

七
车到宝鸡,我换乘宝成线去成都。宝成路是举世闻名的艰险路段,山洞连山洞,桥梁接桥梁,几乎没有平路。铁路修筑的艰难是可想而知。桥梁是在深不见底的山谷之上架起的,山洞是从半山腰穿过的。很难想象解放军是怎样把这神话般的铁路修通的。从宝鸡穿过秦岭,经广元,剑阁至绵阳,数不清的山洞,走不完的桥梁。李白当年看了凋朱颜的蜀道,今日畅通无阻了。
宝成路,两条轨,只见火车凌空飞。
颗颗石子浸血汗,条条枕木含智慧。
人定胜天非神化,天府心脏接动脉。
千年梦想成现实,感恩当代好社会。
满载旅客的火车,在昔日的鸟道上穿行,在天梯石栈下飞驰;在飞湍瀑布旁高歌。万豁雷声隆隆,千山鸟声缭绕。盛景诱人,丰功伟绩感动心。我们的解放大军艰苦卓绝,风餐露宿,攀险峰探深涧苦战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啊!筑路英雄们,我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虔诚的感谢你们。

八
火车离成都越来越近了,成都北站旅馆的售票员忽然出现在列车厢,这很使我诧异。旅馆的售票员能够到列车上售票,这对我初来砸到的人来说非常需要。由于高兴,几天来坐车的疲劳,车上的拥挤还有列车服务员服务态度之差等等,一股脑儿的全没了。我急忙迎向前去,一边买票一边询问着各方面的情况。售票员有问必答,使我心中产生了无限崇敬。在当时能有这么好的工作者,实在令人敬佩。车到北站,我按照她的介绍找到旅馆后,心里还想着她呢!
旅馆在火车站南面。进了大门有一条通道,经过一个小卖部,通向两座院落。院内清一色的三层楼房,青砖红瓦,傲然矗立。楼内设有行李寄存室,只花一角钱,让顾客方便又省心。每间客房摆四张床,吊蚊帐,铺草席,盖毛毯。有两抽桌一张,备有热水瓶脸盆等公用。唯有洗刷要到楼下院内一个大盥洗棚去。棚下有两行约八米长的水泥槽,男女老少都在此洗漱。时值盛夏,男的大多只穿条裤衩,女的也只多一件背心。大家在一起洗漱,熟人还开着玩笑,简直毫无顾忌。但对我这个北方人来说就很不习惯,像看西洋镜似的。顾不了仔细洗漱便草草了事。

九
欲觅云乐入锦城,街直向正老市容。
游人必谒武侯祠,翠竹隐处蜀皇宫。
读诗请去工部院,拜佛唯有宝光灵。
若去都江观石堰,回瞻芙蓉花正浓。
十
动物园里动物多,大自大象小至雀。
亚非拉美集一地,凶善美丑聚同窝。
各有特技能长存,自然淘汰不自觉。
天地水中谁为首,感谢饲工劳心多。
原稿:1974年9月20日
修稿:2022年1月5日

【作者简介】周晓宇,网名晓宇,山东邹城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经济师,金融业,现居成都。爱好文学,勤奋好学,弘扬正能量。讴歌祖国壮丽山河,赞美人民美好生活。诗歌、散文百余篇见于省、地级刊物及网络微刊平台。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