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对河大酒坊。
文/李云泉
乡愁呀,乡愁。本是故事,象一首歌,似一杯酒。品之有味,多人忘怀。每当品酒,总念及我村老酒坊。浓浓乡愁,年境虽远,传奇无限。时为上品,酒色黄稠,善于挂杯。凡亲饮者,饮至半杯,则酒花不断。饮毕,将杯倒置,则酒流数滴,而不尽,几经测试,皆有酒滴流出,取乐自怡。引百里亲酒者,纷纷而至。凡品此酒者,终生不忘。有诗云,
莫笑我村辣酒混,
堪比天下景三春。
大汪肥水万千缸。
佳釀换取任客饮。
名酒己随时令亲,
空留印相记乡鄰。
人生难醉咱村酒,
说说也能馋掉魂。

十里堡,四表舅,仁兴啟、常来我家作客,每谈及酒坊,兴致倍添。早年抗日,八路军,军部于沂河东岸,缺粮缺药。四表舅,身高胆大,而不惧夜路。去西山里,取药材,弄布匹。支援八路军,英勇抗战。为劳之功,奖金大批,何等荣光。回家后,来我村,找其表兄,孙孝平之父,孙树芝先生,共议,创建酒坊之事。时年,树芝先生,字瑞溪,善造酒业。乃我村开名志士,拨萃人物。身高力大,不惧恶境,那时缺盐,夜渡新安镇,给八路军供盐,为此,八路军,给他一挑子钱。令吴广建之父,吴汝福先生,挑回家。云,如知可怕矣!钱能生智,二人共谋,找恩师,吴老汝楫先生共议。吴老先生,学者志士,文化名人。时任庄长,推选酒坊,帐房先生,懂经营,会管理,孺家风范,又请,我大姨父,孙作善先生,二舅,孙作连先生,和四表舅,又是表兄弟。亲情意合,又请刘克宽等,若干人,共谋大业。开业何等隆重,场面之大,可想而知。

所造之酒,必用西门里,大汪之肥水。换东西两大井水,则相差甚远,而无味。何谓肥水,全村老少村妇。皆去西大汪,洗孩童尿布。鹅鸭成群,时有水牛泡澡,露一牛头,粗气十足。每下雨天,各家污水,皆经中心街,灌于西大汪,经围沟,排放西河。细想之,造酒用水,酶为上品,西大汪,孩童尿液多多,尿激酶,含量及丰,正适造酒。再观电影,红高梁,酒工,加尿液入酒瓮,给日军喝,而后未果。尝其酒,而味美。乃尿激酶,之故也,传为佳话。余每遇酒坊,皆谈此事。若造好酒,必加童便。童便入药,有壮腰健肾之功。不足为怪乎!好酒不伤人,大姨父云,喝一製壶,而不醉。

解放前夜,日军攻战我村,东西北三面,围墙围沟坚固。炮楼守卫,南小门,小聚点,用全村枣树,作木寨阻档于西东,易于攻破。堂堂大酒坊,被日军,一火毁之,这酒火,映红了夜空,照遍了全村,烧红了坊墙。解放后,于酒坊原址,建油房,每元霄节,全村灯会,孩童皆去油坊,取油点面灯,以乐之。尔后油坊又改学校,学校又成老大队,现为耶苏教堂。有诗云。
乡愁一曲不知年,
记住还需心境转。
不尽光阴日月去,
若品佳釀最为难。
闲题美酒妙可言,
别笑琼酱童尿添。
不是老夫戏旧景,
对河村事望君传。
时值节近,戏说乡愁,李云泉,拙笔戏题,是也不是,信可乐矣。

♥【作者简介】♥
李云泉,山东临沂人,八五年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在书法历史的海洋里走了一趟,绘画以花鸟见常,善写梅兰竹菊,花鸟虫鱼,遍游名山大川,其游记甚丰,诗题自怡,以诗入画,以画入书,自成一家,作品被国内外名家所收藏,愿广结善缘,友朋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