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佛岩游记
文/ 喻永刚
春风习习,车轮急急。菜花金黄,浅草泛绿。
车过黄泥坡,路旁站着一位三十七年前教毕业的初中学生。便隔着车窗,大喊一声:“石宁!”
他热情邀我下车,到家中作客。畅淡了别后情况,特别提到附近的险峰,灵岩,溶洞,十分壮美。我本是钟情山水之人,决定一睹芳容。
出门向东行三百米左右,便见一座单面卦型险峰。
背面是缓坡,坡上松柏你争我夺的挤在一起,郁郁葱葱,十分幽静。林下一翡翠长廊,南北贯通。行走间,松鼠跳跃接客,锦鸡亮羽迎宾,蜂飞蝶舞,虫鸟鸣唱。
前面是斧劈绝壁,上突下收,成虎扑状,举眼一看,害怕其倾倒,故尔举步不前。
岩下一洞,敞如礼堂,能坐几百人。是历代山民躲土匪兵患的去处。灶台,水缸,石床等历历在目。洞有前后二门,故曰:穿山洞。

出洞来,有一高岩矗立眼前,抬头一看,高不见顶。石岩中下方,隐约横着一条石缝,走近一看。原来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人工开凿的石堰。弯腰爬进废弃石堰,按着堰沿向下看,有点头晕目眩,但又被岩下深沟,溪水所诱,不得不睁目欣赏。

沿着一条斜斜的岩缝向上攀爬,怪桩老藤目不暇接。爬一会,坐一会。只见头上垂下的藤条:直的,弯的,卷稍的,曲茎的。象蜈蚣,象蚯蚓,象长蛇,象巨蟒。
拐了几个拐,攀了几匹岩,流了几通汗,拼老力爬上峰顶,腿脚无力,浑身发软。
绝顶有房屋遗址。原来这里有一小庙,元兵南下时,为了从思想上净化汉民,强行拆毁古庙,强迫百姓接受他们的教义。我寻了一下,碑记难寻,只有基石。
站在基石上远眺。百里之外的黔北险峰峻岭,近在峰傍的灵山秀水,起伏无边的杂色大地毯,蓝天之下的飘荡白云,翱翔飞鸟,一览无余。伸手向空,想扯一缕白云擦汗,它们远远躲着我,向更高的天际飘去。真遗憾!
顺着峰后缓坡,慢慢来到岩脚,拨开门帘似的藤条,一股热风扑面而来。怎了,这里有空调吗?原来这里有一穹形洞口。
借着照明器强光走进洞。石钟乳,石柱,石笋,各俱形态。定海神钟,卷帘帐缦,莲台宝座,雕花龙椅,腾空舞伎,佛身神像;飞禽,走兽,游龙,驰马,琴鼓,箫笙。好象进入宝藏巨库,美不胜收。
来到音乐厅,一块块石片整齐地排成一列,犹如编钟。捡起石块轻轻一敲。钟声,鼓声,钹声,锣声,扬琴声清脆悦耳,绕洞三转。
循看哗哗的响声一看,一条地下河潺潺向下流去。水中一些通体透明的小鱼摇头摆尾,自由自在,滑稽可爱。石宁说,这个洞长度超过十里,不知水源何处,流向何端。

跨过干沟桥,来到对坡码头上。回头一看我们刚玩过的悬崖,绝壁,险峰。好象一个巨大的佛像头巍然矗立在我们对面。白岩是佛脸,峰顶是发髻,岩缝和岩楞是鼻耳眼。
这时一缕金色的阳光穿破白云,射在绝壁上,回照出一片黄光。使人眼球一亮,真幸运!佛光普照。

注:黄泥坡属四川省古蔺县大村镇,距大村街三公里。将来的古蔺至贵州仁怀高速公路大村出口就在附近,宜宾到遵义的铁路车站也在附近。附近有红军长征驻地和总前委会议地址罗家大院,红色基地苏坝小学,古墓群,九曲流水,香樟水库,雄狮望月等风景。是一块有开发价值的风水宝地。

喻永刚简介
喻永刚,男,73岁,四川省古蔺县人。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四川省作协会员,省民协会会员。出版诗集十本,写诗一万多首,写散文近一百篇。

《九江文学社》
领导组织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杨成贵 、李延录 、倪金茂 、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徐和勇 、丘新梅 、余斯文 、 丘昭骏 、李小燕 、傅塘根、 郭仁炳 、沈志昂
顾问:刘长江(四平),王述成,马艳峰,王长顺,郭洪森、 叶新华
名誉社长:易顺天、张升,徐明、逢春晖、杨成宝、张丽贤、王勤、石慧
社长:洪新爱
常务副社长:吴生泉
秘书长:朱少华
执行主编:郭景刚
编辑办公室主任:箫海玉
现代诗歌主编:张冰剑
散文小说主编:杨学是
格律诗主编:逢春晖
编辑部长:杨柳风
管理部长:张丽贤
朗诵部长:朱德天
组织部长:杨成宝
生活部长:王立田
宣传部长:张安敏
翻译部长:石慧
法律顾问:长缨

组稿、制作:放飞,演唱:放飞,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