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秃头烂疮的三妞当娘娘》
作者:朱志岩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千古名言,不知给人世间留下了多少个动人的美谈。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讲:”秃头烂疮的三妞不但能当娘娘,而且她家祖坟上的枣树与别的地方不一样,圪针个个都是弯着长“。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传奇?且听老新乡人慢说仔细。

很多人都知道,但凡封建社会的帝王,大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欲望。明朝嘉靖皇朱厚熜也是这样。自打登基为王就钦差左右四处选美,寻觅国色天香进宫当娘娘。 皇上选美,要比江山社稷还重,所有的侍从都必须忠心耿耿,来不得半点虚伪和胡弄。 司礼监接旨后更是日夜操心不停,几经斋戒沐浴,夜观星象和指书念经,最终确定娘娘就住在远离京城和黄河以北的一户农家小院之中。在 向皇上递交奏书时如是说:”娘娘她本人不但是容姿天仙、倾国倾城;而且她家因独享南太行山川灵气,门前白玉小桥流水潺潺、鱼跃虾欢;房顶脊兽活灵活现,午时三刻必报平安。圣皇如若选中这家娘娘入宫,龙殿必定紫气东升、王者荣耀和官运亨通”! 嘉靖皇帝闻听这天下竟然有如此心仪的娘娘,早已是寤寐思服和垂涎三尺。叹只叹远在天边不得近前。欣喜之余,即旨精兵强将携带衣冠轿房,一路向南明查暗访,等候娘娘早日入宫一睹芳容。

话说卫辉府新乡县城的西边有个小村叫李唐马庄,村上有户叫姓张名辑的老汉育有三个姑娘,依次唤大妞、二妞和三妞为昵称。大妞和二妞生来如水出芙蓉,说起话来温文尔雅,走起路来弱柳扶风。男大当婚。凡目睹过俩妞容颜的小伙人人争相联姻。 女大当嫁。凡知情俩妞秀色的媒婆登天天登门造访。 估模着是门不当户不对,老俩口总是拿不主意。纵使接二连三的媒婆把门槛踢断,大妞和二妞的婚事到底也没有拍板定案。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怨仇。可张辑并没有这样考虑。对女儿的终身大事拖到现在非但不烦,反倒对大妞二妞更加喜欢。家里和家外的一切活都不让她俩去干,就连烧菜做饭也怕熏坏了她们的眉眼。整天是待在闺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娇宠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那三妞呢?
三妞和她两个姐姐相比,真是马尾串豆腐不值一提。人家大妞和二妞在爹娘眼里视若明珠,而她简直还不如一筐粪土。这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吗?原来,三妞和大妞二妞一样天生丽质,越长越明眸善睐,越大越享亭玉立。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知是哪年哪月哪′日,她满头乌黑乌黑的秀发不再油光闪亮,仿佛一夜之间快要掉光,幸好上天还给她留下了几缕黄毛佯装头像。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没过几天又患上了秃头烂疮。成了这般模样,亲戚礼道的人们谁都不想为她的婚事帮忙,就连媒婆见了也很少搭腔。张辑夫妇见状把养老送终全都寄托在了大妞二妞身上,对三妞不抱星点希望。因此凡户内院外脏活累活都强迫她干。除此之外还要忍受三天两头的羞辱,动不动就骂她是一个看家奴,骂她是赔金搭银都没人要的主儿。面对同是娘生爹养而待遇如此异样,三妞非但从不气馁,反倒越来越大智若愚、高高在上。总是在劳作之余或哼唧或暗诵或歌唱她心中的恋歌以表心畅。你知道三妞唱的恋歌是什么吗?

春天来了。她唱”桃花红,柳叶青,朝廷选我入正宫”。 秋天去了。她唱”桑叶黄,竹叶青,皇上娶我当娘娘”。尽管三妞没有在公开场合放声高唱,但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一长,她那要进京当娘娘的消息很快风糜了十里八乡。同时还给张辑一家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这不,村里村外的亲朋故旧见了张辑都是毕恭毕敬,遇有人多时还要列队逢迎。更有甚者竟当面直呼:“参见国丈,敬祝大人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据说有一次张辑到邻居家里借东西,刚一进门,对方就躹身自卑的说:不知国丈驾临,未曾出门远迎,实乃罪该万死! 还有,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只要是见了三妞的娘就国姨长国姨短的叙拉家常,恭喜她为皇上生了个娘娘,争相祈福良辰吉日早一天降临共享荣光。 其实,张辑夫妇压根儿就没想过家中的令爱结亲为皇,充其量也只是凭大妞和二妞的长相,婚配一户殷实人家好安度晚年时光。谁知三妞胡编滥造的皇上要她当娘娘,一时被传得沸沸扬扬。完全打乱了一家人生活的正常。总觉在笑脸相迎和阿谀奉承的背后,深藏着一种尖刁刻薄的冷嘲热讽。咋想这都是赖哈蟆想吃天鹅肉的三妞不知天高地厚。于是,爹在前面追着打,娘在后边撵着骂,大妞二妞还在一旁落井下石看笑话。不料越打三妞更是越犟,不但嘴不求饶身不躲棒,而且还满脸自信的放开嗓子高唱:”桃花红柳叶青朝廷选我入正宫,桑叶黄竹叶青皇上要我当娘娘”。张辑夫妇见状情短气扬,累得坐在地上,叹息遭人挖苦的日子还能有多长?

欣喜钦差带领的寻亲人马日夜奔忙,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新乡的李唐马村明查暗访,蓦然发现一户农家小院的风水非同别样。定神细观,恰如之前在京城夜观星象和指书念经所说的一样,门前水沟用白石碎片铺底设面,犹如白玉小桥流水潺潺鱼跃虾欢;房顶屋脊东西两只公鸡雄伟骄健,酷似脊兽活灵活现,时值午时三刻,正昂首挺胸啼祥鸣安。“这不正是娘娘家住的地方”! 钦差们一个个喜出望外,迫不及待的恭贺主家张辑喜接圣旨。张辑闻听钦差专程来他家选美入宫惊喜万分。忙接过霞冠风帔谢过皇恩,唤秀色慧中的大妞更衣前行。谁知大妞轿中还没坐稳,就觉天旋地转,一头栽在了外边。二妞替换也不给张辑尝脸,未曾入轿就头昏目眩,还恶心的呕吐到地上一片………。钦差暗想,难道娘娘不住在这个地方?沉思片刻,重新比对风水和查阅卷宗,对娘娘就住在此院坚信不疑,只是大妞和二妞福份太浅而已。又请家主再唤三妞赶快更衣别误了良辰吉日。张辑一听说叫三妞上轿就头皮发麻, 心中好比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如若阻拦那是抗旨不尊,定会招来引火烧身;如若顺从那更是犯下欺君之罪,轻者命赴黄泉,重者诛灭九族。正当张辑像似一口吃下二十五只小老鼠百爪挠心之时,人家三妞经过梳妆打扮早已自告奋勇、且莞尔娇羞的钻进了了轿中,目光流盼之间还充满了绚丽和自信。闻讯赶来看热闹的人熙熙攘攘,有的恭贺张家新禧,有的祝愿三妞梦想成真。 三妞上无哥哥下没弟弟,谁来把轿送亲成了当务之急。所有近亲都因她秃头烂疮去见皇上而你推我挡,谁也不想去往死墙上硬撞。但按照当地风俗习惯,有一个人的身份使他责无旁贷,那就是合河镇上三妞的亲舅舅非他把轿送亲不行。大千世界真的是无奇不有,人间爱情也真的是无奇不怪。暂且不论送亲队伍走的是那条路线,只说来到芦沟桥那边,一个扑朔迷离的怪象,着实改变了三妞秃头烂疮的模样。一路上,为三妞把轿送亲的舅舅,生怕外甥女节外生枝,总是提心吊胆的与轿房形影不离。走着走着,突然听到轿内动静异常。忙揭开纱帘往里探望,竟然发现外甥女把原来的头壳刚刚脱光。疑惑是怕泄露了天机,也不管看她的人是谁,一边冲着外面高喊:”看!看!再看瞎你一只眼”!一边把脱掉的头壳使尽力气甩出了老远。巳经瞎了一只眼的舅舅定神仔细一看,发现三妞头上的脱壳竟然是一只金碗。为了掩饰瓜田之嫌,就顺手把它埋在了河边。传说皇上后来在此修建一个脱壳庵,还派专人看管,以防有人偷走那个金碗。当然,脱了壳的三妞更加飘亮光鲜,仿若紫霞仙子一般。很快到了紫禁城,迎亲的人们前呼后拥。三妞见过皇上,嘉靖帝喜欢的前倾后仰,没多久就被册封为正宫当上了娘娘。

几个月后,嘉靖皇对着张娘娘的牙齿调侃说:”梓童,你从脚跟到头稍那都光彩照人,唯不足之处就是牙根儿有点微微发黑,这究竟事出何因”?启奏万岁:”皇上对这事有所不祥,我家方圆几里的男男女女都是这样。皆因天天烧砖搞得烟雾缭绕。妾身的牙根儿微微发黑,与此有很大的关系………”。还没等娘娘把话说完,嘉靖帝就下旨把她老家的砖窑全部易地搬迁。原来,新乡西边素有土肥水美之称,不知那位先贤聪明,秉报朝廷恩准,于是在娘娘家附近建起了十八个土窑烧砖供应京城。由于贡砖是为了修缮紫禁城专用,其质量要求必须上乘。一要敲之有声、断之无孔,二要块块整齐、楞角分明,三要菏叶包装、芬芳飘香。只有这样才能在卫河源头的杨树湾码头装船运抵京东通州,然后卸船装车直至紫禁城。这种苦役除累坏了很多人的身体之外,不少人还因此遭遇了牢狱之灾。自从张娘娘借牙根儿发黑之由,斩除了那十八个砖窑的罪恶之手,娘娘家乡的苦役无不为之暗中窃喜、炮竹庆祝。

时间一长,虽说张娘娘在宫廷吃有三珍海鲜,穿有绫罗绸缎,玩有宫女陪伴,可近期来精神萎靡不振、苦闷不堪,脸上很少有灿烂的笑颜。嘉靖皇为此私下打探。听得娘娘满腹惆怅的如下诉说:”卑微能在宫中答谢皇身,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福份。可是俺村由于昔日里烧砖挖土,把原本平整的良田搞的坑坑洼洼,很多人至今还是缺衣少食,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想求万岁恩典恩典”。嘉靖皇闻之如大梦初醒,心想万不能因之小事而凋落朱颜。当面答应“拣好地“五百顷赐予娘娘村上;再把李唐马村封为”皇亲庄”,好让村里的男男女女、童叟老少都跟着娘娘风光风光。谁知嘉靖帝在正式钦定圣旨时笔下有误,错把“拣好地”三字写成了“碱蒿地”赐予。皇上圣旨金口玉言,谁敢轻易改变?

三年过后,张娘娘恩准回家省亲。来到皇亲庄一看,遍地都是白茫茫一片,薄雪浓霜的碱地上,远远望去,不见禾谷生长,只有些许臭蒿棵在风中悲伤。娘娘见状满腹狐疑:“为何原本肥㓇的土壤如今变成了这样“?思来想去,这都是因为皇上钦定“碱蒿地”的金口玉言带来的后患,这下非但不谢皇恩反倒恼怒万分。清明节这天。张娘娘及早来到自家的祖坟上祭奠,不经意间被枣树圪针扎伤了脸,就气不打一处出的对着枣树高喊:”你咋这么不长眼,皇上欺骗我,你也羞辱我,还不快点陪礼道歉”!真奇怪,枣树听罢娘娘的话,就叫身上的圪针个个都像鱼钩似的弯着长!张娘娘奉旨回到京城,对皇上赐予给她村上那五百顷”碱蒿地“深恶痛绝,脸崩的比以前行更紧,无论皇上使啥法儿逗她取乐,还是见不到从前的笑颜。至今老新乡人提及起那五百顷的皇封,仍对嘉靖皇帝骂不绝口。但大凡听说过秃头烂疮的三妞当娘娘,和她祖坟上的枣树圪针都是弯着长的传奇,特别是经她免除烧坯制砖的苦差,虽扑朔迷离但都愿娘功德无良万世流芳!

作者简介:
朱志岩,河南新乡人。《江南诗絮文化发布中心》副总社长。拥护党的领导,热 爱 社 长主 义制度。为人诚信,做事认真;毕生宗旨:好好学习,与诗同行。

《江南诗絮文化中心》团队名单
顾问.岩青 维港泊人 金建民 冰清
一分社社长 淡泊风云
二分社社长 岳利平
三分社社长 向日葵
古韵社社长 一箭寒梅
微诗社社长 尘缘
总督导 伊人溪部
诗歌总监 陈晨
副总编 思北
副总编 曲士文
副总社长 朱志岩
副总社长 万海峰
总社长 雪儿
总编 王佐臣

二:投稿作者须知
1:插图和音频部分来自网络。
2:本平台推出的作品内容上如有异议,烦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
3:所有前来投稿的作品均视为“独家授权江南诗絮发布。不同意者,请勿投稿。
4:谢绝抄袭、一稿多投。
5:零容忍反党反社会主义以及侵害他人权益不当言论,严禁黄赌毒传播,严禁各式商业广告。
6:文责自负。如有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侵害他人权益各种行为所发生的纠纷,均与《江南诗絮无关》,应由作者夲人自行承担法律与经济上的责任。
7:以上条款,敬请各位作者必须知晓与遵守。特此告知!
8:江南诗絮投诉电话
02166272798 02166269946 

